资源简介 第四章 生态安全第一节 生态安全的意义教育理念生态安全是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出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深刻认识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有效应对生律。态安全领城所面临的咸胁和挑战,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安全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也与国家安全的其他领域密切相关。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有助于推动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安全、资源安全的相关知识,知道资源安全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懂得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提高学生对维护国家安全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具备辨识损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能力,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方式、方法等。3.情感目标:感受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树立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观念,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教学准备视频、课件、各小组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一)观看视频:《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片》(二)出示前言,指名读一读。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题,让学生初步了解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日的相关知识,知道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二、汇报分享,展示才能。(一)各小组根据课前预习,整理搜集到的资料。(二)第一小组汇报分享。生态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是由水、土、大气、森林、草地、海洋、生物等多种要索形成的有机系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一个人,如果离开了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则一切牛存和发展就都无从谈起。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也是一个国家赖以持续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节选)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拓展南读正在被海水吞没的国家由于气候变暖,极地冰川、冰盖加速融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已成为全球沿海国家普遍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国土面积本身就比较狭小的岛国而言,这种问题甚至正在向“灭顶之灾”的方向演变。有着“人间天堂”美誉的马尔代夫当前正在面临这一严峻的问题。这个国家被称为世界上最平的国家,80%的国土都在海拔1米以下,最高的地方也不超过3米,较低的海拔令它成为最容易受到海平而上升影响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两个国际机场都距离海边不到50米,如果海水上涨淹到机场,将对这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一--旅游业造成极大冲击。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海水将上涨0.8米,最多甚至到 2米,如这一切成真,马尔代夫的大部分国土将被海水淹没。 马尔代夫只是面临这个问题的岛国之一。有的国家,例如巴布业亚新几内亚已经开始把生活在一些小岛上的国民整体搬迁到位于大陆的国土上。虽然这些小岛国本身大多依靠旅游业或者农业发展,和工业大国相比,排放的二氧化碳并不多,但是它们受到的因全球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更直接也更快。那些有大陆国土的国家还可以把住在低矮的岛上的国民搬去大陆,而那些只有岛礁的国家,最后可能甚至要把国民搬去其他愿意接收他们的国家,眼看着自己先民长期生活的土地被海水吞没,上面的建筑和自然历史遗迹也将一起消失。这不仅是这些国家自身的损失,也是全人类历史文化的损失。旅游胜地马尔代夫正面临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严峻挑战阅读思考马尔代夫会被海水淹没吗 人们应该如何应对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 (三)第二小组汇报分享。生态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本保障良好的生态是经济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船性条件,其不仅为经济活动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同时也为各种生产贸易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纵观世界历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扩个国家如果生态安全受到破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坏,不仅会直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削弱一个国家保持经济健康增长的能力,进而动摇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既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又能治理环境并保护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良好的生态系统能够为发展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身也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四)第三小组汇报分享。生态安全是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的坚固基石生态问题不仅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还影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有可能激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危及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我国雾霾天气、一些地区饮水安全和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等严重污染问题集中暴露,社会反映强烈。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积累T来的环境问题进人了高强度频发阶段。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安全也是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的坚固基石。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未能妥善应对生态安全领域的挑战,正在经受持续的暴力冲突和政治动荡。拓展闻读非洲萨赫勒地区的生态危机萨赫勒地区是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的一条长约3800千米的地带,横跨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乍得、苏丹、厄立特里亚等国家。该地区处于热带沙漠向热带草原的过渡带,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萨赫勒地区降水连续低于平均值,引发干旱,人类的过度经济活动又加剧了干旱的反复和持续,导致沙漠边界显著南移。富拉尼牧民也开始向南部迁移,一些牧民选择在中部地带永久放收,从而引发了与当地农民围绕土地和水源使用权的纠纷与争夺。与此同时,随着乍得湖面积大幅萎缩,乍得、喀麦隆和尼日尔的牧民也陷入困境,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农牧民冲突。持枪放牛的富拉尼牧民(五)第四小组汇报分享。生态安全是国土安全的重要屏障传统的安全观一般把国土安全作为维护边界、主权和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不太注重土壤、空气、水体是否遭到污染,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是否适宜等生态环境因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生态多全对国土安全的影响都是十分明显的。没有肥田沃土、绿水青山的国土不安全的国土。生态不安全直接影响国土质量和国土的实用价值,进而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六)第五小组汇报分享。生态安全是资源安全的重要基础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体系统,构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人类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维护好生态安全,就能以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稳定、可持续供给的资源能源。实践探究请你查找资料对比自己家乡十年间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结合本课内容说一说良好的生态对自己的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三、课堂小测,展现风采。(一)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二)主持人指名回答,评选优秀小组。设计意图通过资源安全知识的小检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领悟相关的资源安全知识,进一步帮助学生辨识危害资源安全的行为,树立资源安全的危机意识和敌情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让学生明白只要人人投身其中,就必能筑起国家安全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四、课堂小结。结束语:生态安全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也与国家安全的其他领域密切相关。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有助于推动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设计意图通过这节课,坚定了学生自觉做国家安全的模范遵守者和坚决捍卫者的决心。有益于提升学生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自发保护我国安全。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意识培育能使学生们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引领学生重视国家和民族尊严,增强民族自豪感,把爱国之心转变成报国之行,时刻关注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五、特色作业,巩固拓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篇小论文,请你查找资料对比自己家乡十年间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结合本课内容说一说良好的生态对自己的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下周四的课后服务时间进行展示。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用正确的知识和思想引导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总结通过这节课,坚定了学生自觉做国家安全的模范遵守者和坚决捍卫者的决心。有益于提升学生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自发保护我国安全、社会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