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班会教案】奇妙的心理暗示活动背景:心理暗示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著名儿童教育心理学家张芝华教授说心理暗示方法在台湾正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工作者用于解决心理困惑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懂得使用积极的暗示,可以让一个人重塑信心,激发潜能,可以战胜困难挫折,从而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习惯使用消极的暗示,往往会把事情弄得很糟糕。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心理暗示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在人际交往中,有的学生老是觉得“人家不喜欢我”,到头来发现,大家果然不再喜欢她了,使她形成了消极的自我概念。根本原因是她老是这样消极地暗示自己,大脑的意识就停留在她那些不好的方面,她的行为就难以逃出这些不好的方面。如果她是积极地暗示自己,相信她的人际关系一定可以改善。还有的学生老是觉得自己的学习学不好,脑子笨,后来,他真的差了,因为这样的暗示令他减少了努力尝试的机会。本堂班会课就尝试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克服消极的自我概念,顺利走出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增强自信,体验到学习和生活的幸福和快乐。活动目标:1.认识到心理受暗示性是每个人的特征,且程度不一样。2.感受到心理暗示的神奇力量,区别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3.在平常生活中学会摈弃消极暗示,合理利用积极暗示。活动重点:认识到心理暗示的重要性。活动难点:学习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并能尝试作用。活动准备:1.班学生分成六人的小组。2.准备三杯清水,标上序号1、2、3。活动过程:一、热身小游戏1.想象自己的左手挂着一个氢气球,轻飘飘的,而右手挂着一块很重的石头,很沉很沉,不停地想象左手挂着氢气球,右手挂着重石头……(一分钟过后)2.嗅觉测试3.比手指的长度总结:以上的游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理暗示。二、心理暗示的定义心理暗示,在心理学上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等,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三、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的作用积极暗示能够对人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言语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外界事物和生活现象的代表,在人的大脑中都有反映,对人体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消极暗示则会扰乱人的心理、行为以及人体的生理机能。四、心理暗示的影响力——故事分享1.国外有个囚犯,被判了死刑,并告知他将以放尽血液的方式处死。行刑时,死囚被带到一间隔音的房间里,捆绑在床上,蒙上眼睛,有人用针头刺入他的手臂(未刺入血管),然后开动床下的滴水器,让他听到“滴答”、“滴答”的滴水声,使他自以为是自己的血液在一滴滴地流出。10小时后,死囚的心脏停止了跳动。2.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实验。他们从1~6年级中各选了3个班级,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然后,罗森塔尔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发现:凡是在名单中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他们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乐于和别人打交道。五、生活中的暗示——情景模拟1.想象你咬了一口酸而多汁的柠檬(你的口中即刻就会充满唾液。)2.想象铅笔与石板刮擦的声音(你的身体就会颤抖,脸部也会痉挛,你的神经把这种感觉从脑后沿着脊髓一直传递下去。)六、自我暗示的技巧简洁有力、积极肯定、目标可行、配合想象、用心投入、不断重复。七、案例探究,情景讨论:1.小硕在中队各项活动中表现积极,很想给战友们留下一个好印象。训练成绩也还行,但训练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的,容易被周围的人和事物影响。偶尔也会担心一年后选取士官时候的考核,也想努力,但很快就放弃了。如何帮助小硕将努力的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坚持下去,成为训练和生活里的“闪亮之星”。2.小美的例子:我觉得我好笨,各科成绩都不怎么好,也没有突出的。妈妈都给我请了家教,但是也没什么效果,上课听一会,就不想听了。我听课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这节课的内容听不懂,这样下去不知该怎么办?你认为这名学生学习学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呢?你能帮小美解除这些烦恼吗?八、暗示体验1.拿一张纸写三句话,用“我一定要……”的句式。2.将写好的句子用心读三遍,并且想象实现后的场景。九、分享交流十、总结想象远比意志力更有力。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在每天早上醒来之后和每天晚上入睡之前,在床上闭上眼睛,以自己能够听见的声音对自己重复20遍“今天,我的各个方面变得越来越好”,但不要刻意地去想你说的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在积极暗示中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