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暑假知识点预习(一)绪论,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知识点1:化学及其发展史】什么是化学: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近代化学理论: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现代化学理论:绿色化学,纳米技术等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出可靠的结论。1. 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是( )A.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B. 元素概念的提出C.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 绿色化学的提出2. 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 ;(2)关注物质的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 。【知识点2:化学的研究内容】化学研究的内容: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③物质的制备和用途3. 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C. 物质的运动与状态D. 物质的用途与制取4. 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内容的是( )A. 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B. 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C. 设计新程序、开发计算机新功能 D. 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知识点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定义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举例 外形变化、物态变化、灯泡发光等 燃烧、变质、金属锈蚀、粮食酿酒等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5.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请你判断下列哪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A. 火药爆炸 B. 衣服晒干 C. 纸张燃烧 D. 酒变酸6.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电池供电 B. 纸剪窗花 C. 粮食酿酒 D. 蜡烛燃烧【知识点4: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密度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酸碱性、腐蚀性等。7.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后者属于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 氢气是无色气体;氢气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 氢气是无色气体;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C. 氢气是无色气体;氢气加压、降温变成了液体D. 氢气是无色气体;氢气能燃烧生成水8. 阅读下面短文,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化合物;④酒精易燃烧;⑤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⑦且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5)文中描述酒精用途的是 。【知识点5: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9.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灯泡中填充氮气B. 氧气支持燃烧C. 氧气供给呼吸D. 氢气用作填充探空气球10. 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A. 木炭作燃料B.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C. CO2用来灭火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巩固练习11. 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提出该理论的科学家是( )A. 道尔顿 B. 拉瓦锡 C.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D. 门捷列夫12.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某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 泼上汽油焚烧B. 倾倒入江河中C. 深埋入土中D. 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13. 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发明和发现,它们为世界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以下发明或发现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的是( )①火药 ②指南针 ③造纸术 ④印刷术 ⑤炼铜、炼铁、炼钢 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⑦人工合成蛋白质 ⑧提出原子-分子论A. ②④⑥⑧ B. ①③⑤⑦ C. ④⑤⑦⑧ D. ①③④⑧14.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颜色、状态 B. 溶解性 C. 密度、硬度 D. 可燃性15.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 牛奶变酸,蜡烛燃烧B. 瓷器破碎,水分蒸发C. 水结成冰,银器变黑D. 矿石冶炼,空气液化16. 生活中许多变化都产生热量。下列放热现象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 木炭燃烧放热B. 铁生锈放热C. 烧柴取暖D. 电灯通电发光、发热17. 纯净的铁:①是银白色;②密度为7.86g/cm3;③熔点为1535℃;④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其中,你认为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④1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用铁、铝制作炊具B. 氢气用作填充气球C. 酒精作燃料D. 用铜制作导线1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铜制造电线B. 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C. 氧气支持可燃物燃烧D. 用氢气填充气球20. 下列关于“一定”和“不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变化中有颜色改变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 在变化中有状态变化的一定是物理变化C. 在变化中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D. 在化学变化中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21. 下列现象的描述中,先表现物理性质,后表现化学性质的是( )A. 点燃蜡烛,先看到蜡烛熔化成蜡油,后燃烧,直到燃尽B. 开春时,冰融化成水,水再蒸发变为水蒸气,地面变干C. 将固体牛油放入热水中加热,固体牛油熔化成油膜浮在水面上D. 铁块熔化成铁水,铁水铸造成机器零件22.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铁在空气中生锈;蜡烛熔化B.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C. 液氧是淡蓝色液体;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D. 酒精挥发;镁条在空气中燃烧23. 化学界研究的课题有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开发高效药品;③研制快速可降解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能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⑤合成人造皮肤和血管;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生产;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转化为无毒物质等。请将上述问题填写在下面相应的问题的后面(填序号)。(1)健康问题________;(2)能源问题_________;(3)粮食问题 ___________ ;(4)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24. 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 L-1,比空气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铁元素还原出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25. 阅读下列短文,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空格里.①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氧气不易溶于水;③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重;④将纯氧吹入炼钢炉中,可以提高炉温,用于炼钢;⑤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铁丝、木炭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⑥氧气具有氧化性.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______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 ,属于用途的是 ______ .26. 下列文字描述了有关干冰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请将下列各项的字母序号填在下面的空格内。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e.用途(1)干冰在-78℃以下时是一种白色雪花状的固体 。(2)温度升高,干冰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固态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 。参考答案1、A 2、(1)性质;(2)变化;(3)解释和讨论 3、C 4、D 5、B 6、B7、C 8、(1)①②③;(2)④;(3)⑥;(4)⑦;(5)⑤ 9、D 10、C 11、C 12、D13、B 14、D 15、C 16、D 17、B 18、C 19、C 20、A 21、A 22、C23、(1)②⑤;(2)④;(3)①⑥;(4)③⑦⑧⑨24、(1)气体;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有毒;可燃性;还原性.25、①②③;⑤⑥;④ 26、(1)c;(2)a;(3)b;(4)d;(5)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