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班会】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教学背景该主题班会课是自选内容。校园内只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图标的公共垃圾桶,班级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品德,但对于垃圾分类没有认知和概念,经常出现把垃圾放混淆等情况,在此背景下召开主题班会课。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本班学情,以生活化主题贯穿整个班会,在探索中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使学生从已有经验中建构直接经验,从而树立爱护校园环境的环保意识。学情分析A层6人,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主动性强,已养成不随地扔垃圾的良好品德,看到地上有垃圾,能主动捡起来投放进垃圾桶。B层5人,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配合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知道垃圾需要投放进垃圾桶。C层3人,能听懂一些常用的指令,但执行教师的指令尚需要辅助指导,注意力较分散,需要在教师提醒下将垃圾投放进垃圾桶。教学目标A层:1.能识别“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图标。2.认识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3.能从垃圾挑选出分属于“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将其投放入对应的垃圾桶,树立环保意识。B层:1.在教师的辅助下能识别“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图标。2.在教师的指引下认识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3.在教师的指引下选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将其放入正确的垃圾桶里,树立环保意识。C层:能根据垃圾桶的图片提示进行垃圾分类,树立环保意识。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一)教师播放视频,从卖废品的过程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二)教师讲解可以回收利用的是“可回收垃圾”,不可以回收利用的是“不可回收垃圾”。(三)引出课题并板书。二、探索新知(一)教师出示各种垃圾桶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校园里面哪有垃圾桶。(二)教师出示图片,介绍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三)学生说一说“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这两个图标像什么。(四)出示教具,图片配对。配对环节: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找出对应的图片。(五)教师出示图片,“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有哪些。(六)播放视频,了解可回收垃圾回收后可以加工成什么,并出示图片。(七)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进行比赛,拖动图片投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三、课堂练习出示师生在校园内捡到的垃圾,让学生做一个校园清洁小卫士。(一)提问:老师现在拿出的是什么垃圾呢?应该放进哪个桶呢?(二)学生投放垃圾。课堂小结:这些垃圾都各回各家,我们的校园就会变干净了。四、课堂总结(一)出示堆满垃圾的校园,让学生要爱惜环境,要做垃圾分类,不产生多余的垃圾。(二)教师:我们平常要做好垃圾分类,可以将“可回收垃圾”攒起来,等攒的差不多,再将这些“可回收垃圾”卖掉,然后用卖来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