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个案教育】祖国强大,我的责任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本工作室致力于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班级育人的实践研究,旨在通过日常班级管理、举办班队活动、开展主题班会、研发班本教材等一系列途径,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让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深度融合,以求达到有效德育的目的。一 背景1、问题的来源当今青少年一代,他们出生在新时代,生长在新中国,国泰民安,生活富裕,有的青少年表现出爱国意识淡薄,责任感淡化;有的则口头大喊着“爱国”,却不知怎么落实到行动中。因此,如何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特别的重要。8月2日,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都在关注佩洛西窜访台湾,这例新闻动态事件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契机。由此举办德育活动,旨在让广大学生了解祖国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 政策文件的相关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明确提出了“爱国”一词,学生核心素养中也要求学生“爱国”,由此可见,爱国是当今儿童必不可少的美德。《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小学生守则》第一条明确规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二 可用文化资源名言诗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戚继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岳飞《满江红·写怀》、陆游《示儿》、龚自珍《己亥杂诗》等名人故事赵忠尧、邓稼先、华罗庚、詹天佑、杨靖宇、方志敏等爱国故事屈原以身殉国、苏武牧羊、戚继光抗倭、林则徐虎门销烟、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爱国故事三 教育案例育人目标1、了解台湾热点事件,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2、了解爱国人物事迹,理解爱国主义精神内涵。3、引导学生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目标,从小承担起对家国的责任。活动形式图片展示、名人故事与身边故事、讨论与交流育人过程(一)事实导入明道理了解新闻事实:2022年8月2日晚,美国国会众议长南希·佩洛西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冲击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当时,很多人听闻消息,有相同的感受,恨不得一发炮弹将佩洛西的飞机击落。人们的想法正常吗?学生结合阅读资料,了解台湾历史,谈事件感受。附台湾历史简介: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曾派一万官兵到达“夷洲”(即现在的台湾)。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始出现台湾的名称。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殖民势力曾先后侵占台湾。1662年2月,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1683年,清兵入台湾,迫使郑氏政权瓦解归顺清政府。19世纪中叶,清朝孱弱,西方列强再度涉足台湾。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1949年,蒋介石集团率部分国民党军政人员退据台湾。引导谈话:击落佩洛西飞机,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最正常,最原始的爱国感情,这也是作为中国人的血性的体现。可她的飞机,却没有击落!因为此事一旦发生,它必然会引起我们和美国之间的直接冲突,随之必然会中断我国向前发展的良好势头。相对于美国,我们还有一定差距,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科技上,所以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暂时的“忍”是为了日后的“进”。现在,国家采取了很多行动,最关键的就是通过军事演训,大大增强了对台湾的控制。相信终有一天,台湾会回到祖国的怀抱。目前,火候还没到,只能一步一步接近,直到水到渠成!国外干出这种挑衅中国的事件有不少,如钓鱼岛、黄岩岛事件等,如果希望此类事件不再发生,中国必须更强大。国家强大,才能更自由地行使主权。所以请铭记:祖国强大,我的责任!(二)问题呈现纵观我国历史,你们从哪些人物事迹感受到他们的爱国精神?我们小学生现在该如何做,将来去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呢?(三)解决问题预设一:人物事迹谈感悟阅读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事迹,说说他爱国精神表现在哪里?附材料: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山东东牟(今山东蓬莱)人,明代爱国将领。当时,中国沿海常常受到倭寇的侵扰,戚继光十分痛恨倭寇的暴行,16岁时,他曾经写下一首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17岁那年,他继承父亲的职务,开始了金戈铁马的军事生涯。他到浙江视察军队,发现陋习甚多,于是决定另组军队。很快,一支三千人的新军组建完成,在他严格的调教下,这支军队成为日后令倭寇丧胆的“戚家军”。戚继光还根据江浙地区的地形以及倭寇的作战方式,因地制宜地创造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莺鸯阵”。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一万余人的倭寇大举侵入浙江的台州、温州沿海地区,并妄图侵占台州、宁海。戚继光闻讯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宁海,切断了倭寇的退路,将敌人逼迫到龙山地区进行决战,戚家军首次出战就将倭寇击溃,残敌败退到温州西面的雁门岭,戚家军乘胜进攻,经过一番激烈战斗,肃清了这股倭寇。此后,戚继光相继获得了几场胜利,在浙江九战九捷,歼灭倭寇六千多,清除了倭寇在浙江的势力,恢复了当地的稳定和安宁。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七月,戚继光被任命为上将军,率领六千军队基本肃清了福建的倭寇。戚继光骁勇善战,剿灭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维护了海疆的安宁,实现了其“但愿海波平”的雄心壮志!小结:戚继光的爱国精神主要表现在他骁勇善战,消灭倭寇,维护海疆安宁,保护了人民,也保卫了国家。观看两弹元勋邓稼先事迹及图片,教师引出讨论:邓稼先,我们的两弹元勋,他的爱国表现在哪里?(1)他领导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研制了中国第一颗原 弹和第一颗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 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 平。(2)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的兴亡紧密相连。博士毕业后,放弃了美国的优厚待遇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3)为了国家科技力量和军事力量的强大,不在乎研究条件的艰苦——物质利益;不在乎自己的论文是否发表,不在乎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被人知道——名誉;放弃了对小家庭的照顾一家庭;不顾个人安危,宁愿牺牲自己的身体亲自去辐射区查明原因——生命。(4)在临死之前心里想的、嘴上说的还是国家:“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小结:邓稼先用自己的一生承担起了科技强国的责任,为祖国的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爱国精神主要体现在对国家和民族的强大责任感。你还知道哪些爱国人物故事 (学生简单概括列举林则徐、钱学森、王伟等历代爱国人物事迹、穿插背诵爱国古诗名句:如《示儿》、《过零丁洋》等)小结: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爱国英雄志士数不胜数,他们心系国家,不屈不挠,用汗水和智慧,用鲜血和生命,担当起了保卫国家,强大国家的重大责任,这些都是最实实在在的爱国壮举!预设二:辨析交流明做法辨析正误,简要说说理由。(1)保家卫国是军人的职责,与旁人无关。(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爱国是大事,与小学生无关,毕竟我们年龄太小。(错,爱国与年龄无关,王二小、雨来都是小小的爱国英雄;爱护国旗、国徽,常浩国歌等这些小事都是爱国表现)(3)自觉纳税当兵是爱国行为。(正确)(4)爱国家的领土,爱自己的同胞,爱我们的文化和制度都是爱国的表现。(正确)(5)和平年代。祖国繁荣昌盛,只管吃喝玩乐就行,(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家昌盛依靠每一个公民的力量。)思考交流:我们也有一腔爱国心,我们该怎样做来实现我们的爱国之志呢?祖国强大,我的责任!我的志向是 ,我打算从现在起, 。小结: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强大而读书;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做到心中有祖国;我们不能贪图享乐,要奋发向上,笃行不怠,把强大祖国当作己任。(四)总结提升导行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3周年。73载风雨沧桑,73载荡气回肠。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我们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默默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汇聚而来的。“少年则智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要想使新中国的明天更加强大,同学们,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为实现新中国伟大的复兴梦想而奋斗,这才是真正的爱国!请记住:祖国强大,我的责任!教育延伸1、举办“每日社会播报”和爱国故事演讲、爱国诗词佳句积累等活动。2、家校合作,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开展学生重走长征路实践活动。教育反思1、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平年代,生活安逸,忧患意识淡化,爱国主义情感走向低落。活动开始,老师有意识地借助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如佩洛西访台事件,组织讨论,活动延伸中的社会热点事件播报,这些不但能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颖性和吸引力,而且能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感染力和渗透力,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形势,形成正确的立场和态度,增强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2、利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人物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诗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征途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这些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是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依托,是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活动中讲述的邓稼先、戚继光等爱国人物故事以及涉及的台湾历史简介,都激励着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3、利用中华经典诗词、名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名言体现了历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交流汇报中背诵的爱国诗词佳句,如岳飞、陆游的诗词,林则徐、周恩来的名句等,可以使青少年一代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进而燃起他们内心深藏的爱国热情。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爱国主义教育依托的根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