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理解包容 和谐相处——小学友善主题班队会活动目标1.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切身感受,从思想上认识到理解、包容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自觉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好品质,进而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真正学会做人。活动重点从思想上认识到理解、包容的重要性。活动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观看一组优美的图片并设问:从刚才欣赏到的画面,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感受到他们具有一种共同的美,这种美究竟是什么呢?2.观看图片并思考问题 、发言。3. 总结学生发言。二、勇敢述说1.展示多媒体画面并提问:为什么在我们人和人之间会出这些不和谐的画面呢?在我们相处的过程好像还缺少一点什么?你能告诉大家吗?(生:观看、思考、发言。)2.教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勇敢的讲述来激励学生:同学们,我们应该有直面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这样,我们的“人”字才是真正大写的人!如果你有过不理解不包容的别人的小故事,那就请你勇敢地讲出来。3.生认真倾听,思并酝酿自己的故事,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讲述。三、温馨的回忆1.多媒体展示小故事“绝缨之会”“将相和传奇”“六尺巷传奇”等。并引导学生:能理解人,包容人是一种快乐,请把你内心的快乐讲述出来和大家分享。2.生谈谈自己理解包容别人的故事,并简单讲一讲这样处理矛盾以后的内心感受。3.展示正确的和同学相处的方法,并给学生以正确引导。(1)热情开朗。对人要热情开朗,平时主动与周围同学交往沟通,大家一起敞开心扉、以诚相待、以心换心,你就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对自己的学习和心情都会有很大的好处。(2)诚信友善。同学之间交往要讲诚信,不要虚情假意,口是心非。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不能敷衍了事。对同学要有友爱善良的心,不要尖酸刻薄,无事生非。(3)文明礼貌。与同学交往时,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要注意自己的举止,尽量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不要有粗鲁行为,不要说脏话。这样你和大家的关系就容易融洽,也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4)宽容大度。对他人要有宽容之心,多找找自己身上的不足,做到求同存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容了别人,也会减轻自己的烦恼。原谅了别人,就消除了自己的埋怨情绪,人际关系就会增加一份和谐。(5)乐于助人。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乐于帮助别人,这样就更容易赢得同学的尊重与信任。你帮助了别人,将来别人也会帮助你。相反,如果你自私自利、损人利己,那是很难交到好朋友的。生朗读、感悟。四、解读宽容与理解之关系1.让学生猜一猜:茫茫荒原两只相依为命的刺猬怎么过冬吗 (激趣,引出对自我境遇的思考)2.学生思考,讨论:当你遭遇:父母有时候把你当小孩,把你不喜欢的思想强加于你时……;当老师有时候对你产生误解时……;当同学有时候和你发生矛盾时……当社会规则有时候与你发生冲突时……;当人生有时候给你挫折、困难时……你怎么办?(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宽容前提是的理解,我们既然要宽容,就必须要换位思考问题)五、感悟名言多媒体展示名人名言并带领学生朗读。1.生活像一座山峰,宽容是小径,循径而上,才知山的高大和巍峨。 2.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3.生活像一杯咖啡,宽容是奶糖,二者的融合,才知道苦中芳香与甜美。 4.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威尔逊5.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爱因斯坦6.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苏霍姆林斯基生朗诵、感悟名言对理解、包容的精辟的阐释。六、庄严的承诺1.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感悟、感动用语言表达出来。2.写下一句关于“理解包容 和谐相处”的话语,以鞭策自己。七、关注世界 关注社会由学校的孔子雕像,引出世界大同的概念,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何构建和谐校园?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建立和谐校园,须具备四种人文素质:(多媒体显示)(1)要有共生的理念。和谐一定是关系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不同于对抗,而是以差异与多元为前提的。和谐社会承认社会的不同主体和要素可以而且应该和平共处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着所有成员能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增进利益,社会的成果要汇集每一个社会成员。(2)要有宽容的心态。一方面我们要寻求问题的积极解决;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宽容可以是对人的宽容,一类人对另一类人的宽容,也可以是对一些事情,乃至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宽容,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美德。(3)要有感恩的意识。每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就都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社会的保障、家庭的关爱、师生的帮助。饮水思源,对那些让我们今天一切成为可能的先辈、祖国、政党、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对那些随缘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无闻的大自然,要学会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让人总觉得是“欠你的“。感恩而后懂得珍惜,才会加倍珍视自己拥有的一切,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回报社会。(4)要有审美的情趣。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应该有超功利的审美尺度,应该以审美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和发现身边的世界。一旦拥有了审美的情趣,就会发现自然不仅仅是资源和财富,它更是人类诗意的家园;社会不仅仅是名利场,它亦是人们共同完成的无以伦比的艺术品;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仅仅是“物的依赖关系”,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本身。这样的社会人们收获的就不是浮躁、倦怠和郁闷,而是公开、舒畅与愉悦。(目的在于提升认识高度,树立正确理念)2.引导学生总结和谐校园的特点:和同学愉快相处,互学互帮;和老师认真配合,教学相长;和家长倾心交流,亲情无限。3.回顾前面的学习,总结宽容、理解和谐的关系:宽容的前提是理解,就犹如源头的活水,惟有理解,宽容才有根基,没有理解,谈不上宽容;宽容的结果是和谐,是宽容结出的累累硕果。只有理解宽容,才能和谐相处。(目的在于弄清关系,生活中真正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平等。)4.生由己及人,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我们的理解、包容。八、总结,结束班会1.总结:同学们,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只要你付出友爱,你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关怀。要把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和谐,需要你、我、他共同用理解,用包容去装点。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他人的爱,并努力奉献自己的爱。2.生把自己的“心声”誊写在教师准备的“心”形卡片上,课后张贴在班级文化墙上。3.师生齐唱:《让世界充满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