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教学设计
一、目标呈现,导入激趣
(一)呈现目标
1、课标:3-1-5 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学习目标
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制作长征重大事件年代尺,知道红军长征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开始、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等。
②通过合作学习,说出遵义会议前后党和红军的命运发生的变化,通过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把握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认识到红军长征的艰辛;感受到正确的路线引导对于革命的重要性;感受中国共产党顽强不屈的斗志和为民族勇于求索的精神。
③通过课内探究和课外延伸,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感悟长征精神在青少年个人成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征途中的重要性。
3、学习重难点
1.重点:遵义会议前后党和红军命运的变化和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2.难点:长征精神的内涵以及现实意义
(二)导入激趣
师:出示投影《地球上的红飘带》,播放背景音乐《长征组歌》
介绍《地球上的红飘带》是作家魏巍创作于1987年的一部长篇小说。请问这部小说题材取材于中国革命的哪一重大事件?“地球上的红飘带”是什么意思?
介绍背景音乐《长征组歌》,词作者肖华,共和国上将,参加长征时才十八岁,1964年创作《长征组歌》,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教师朗诵《长征组歌之过雪山草地》节选部分歌词: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生:猜测《地球上的红飘带》和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并欣赏《长征组歌》。
二、自主学习,双基教学
环节一:自主阅读 了解概况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和红军长征有关的重大事件,并动手画出长征线路示意图。
生:联系问题看书,找重大事件,按照时间排序,制作简单的年代尺。(反复轻声播放《长征组歌》,烘托气氛)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找出和红军长征有关的重大事件: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开始(1934年10月)、湘江战役、遵义会议(1935年1月)、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会宁会师(1936年10月)等。
在师生问答中,简要了解以上重大事件的概况(教师适当强调几个重要的时间)同时教师点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
师:播放教参光盘:长征路线示意图flash。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红军长征示意图》(教材第63页),说说长征经过了哪些省份,找出发生以上重大事件的地名,并动手在纸上画出长征线路示意图。
生:读图,找相关地名,根据地名说和长征有关的重大事件。同桌交流合作学习,两人互相发表看法。
师生互动,明确长征经过江西、广西、湖南、贵州、云南、西康(民国省份,现撤销)、四川、陕西、宁夏、甘肃等省。明确和长征有关的重大事件发生的地点:瑞金、湘江、遵义、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夹金山雪山、松潘草地、毛儿盖草地、吴起镇、会宁等。学生画出长征线路示意图。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环节二:同桌合作,找变化,思原因
师:请同学们在刚才阅读的基础上深入阅读教材,通过同桌合作交流解决以下问题。
1、同桌合作一:说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故事,并分析失败的原因。
2、同桌合作二:说说湘江战役惨烈的程度并分析原因。
3、同桌合作三:从四渡赤水可以看出,红军作战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 1.同桌合作一:说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故事,并分析失败的原因。
2、同桌合作二:说说湘江战役惨烈的程度并分析原因。
师:请同学们先观看四渡赤水的视频,然后观察四渡赤水示意图,再结合教师对四渡赤水的口诀归纳:一渡赤水,放弃渡江,游弋扎西;二渡赤水,避实击虚,拿回遵义;三渡赤水,放弃遵义,假装北上;四渡赤水,回师贵阳,巧渡金沙。结合以上所给材料,思考红军作战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在以上三个合作问题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总结,后设问:比较第五次”反围剿”、湘江战役和四渡赤水,说说党和红军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师生一起总结党和红军命运的转折变化:
遵义会议前革命形势极端危急:“左倾”教条主义路线指挥(全线出击、分兵把守、携带辎重、阵地决战):遵义会议后长征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运动歼敌、声东击西、轻装上阵、机动灵活)。而发生上述转变主要原因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师:关于遵义会议,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教材,找出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并且制作历史小卡片,温馨提示:通过关键词快速记忆。
生:同桌讨论交流,制作历史小卡片,快速记忆,理解遵义会议的重要地位。
(





主题:
遵义会议
会议
时间
:___________
会议
地点
:___________
会议内容: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了________________
选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了________________
会议意义:结束了___________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
挽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环节三 合作探究,感悟长征精神
师:出示材料。请同学们结合所给的材料说说长征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红军长征二万五,一九三四开始数;四道封锁强渡乌,遵义会,三五初;四渡赤水追剿误,跳出重围金沙渡;大渡河,飞夺泸,雪山草地人烟无;三五十月吴起路,三军会宁在三六;锻炼考验存基干,鼓舞人民推发展。
生:结合所给的材料讨论长征的历史意义。后师生归纳:
长征的历史意义: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师:请同学们一齐朗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生:一齐朗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请同学们进行小组探究:结合《七律·长征》和外国人对长征的评价,说说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指定学生朗读外国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
外国人对长征的评价
“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远不仅于此!” ──美国作家 史沫特莱
“长征是中国人民重要的精神财富” ──英国中国问题专家 迪克·威尔逊
“长征是锻炼以后中国领导人的熔炉。” ──英国评论家 安东尼
“长征是艰苦的冒险,长征是人类的勇气与怯懦、胜利与失败的搏斗”──德国社会活动家 王安娜
(以上资料来源新浪网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说明: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只要能主动表达,言之有理,教师都要予以鼓励,根据课堂时间安排讨论。)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这是网络调查中当代青年对长征精神的理解的资料。
72.4%的青年人认为,值得现阶段继续发扬的长征精神是“团结一致艰苦奋斗”,64.8%的青年人认为是“不怕困难”。32.7%和30.7%的青年人认为,长征精神中“独立自主”和“大胆创新”的部分,恰恰是我们在现阶段最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网络调查)
请用相关的史实解释材料中提到的长征精神。
师:出示胡锦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讲话》,当前,我们正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怎样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70年前,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今天,我们可以满怀豪情地说,红军长征向世界宣告的革命理想已经变为现实,红军长征播下的种子已经开花结果,并将继续开出更加鲜艳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胡锦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设计意图:外国人眼中的长征,增加学生知识面,更加有说服力。设置开放性的题目,意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辨。)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西行漫记》《地球上的红飘带》)
四、板书设计,建知识树,
五、巩固检测
一、选择题
1.(2014遂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2014年济宁市)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下列长征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  )
①遵义会议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会宁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⑦四渡赤水
A.①⑦②⑥④③⑤ B.①②④⑦⑥③⑤ C.①②④⑥⑦③⑤ D.①⑦②④⑥③⑤
3.(2014年临沂市)“会议室的房顶中央吊有一盏旧式煤油灯,房屋中间有一长条桌子,当时开会时代表们就是围坐在这张桌子前。会场十分狭小,却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命运。”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1960年5月27日,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来华访问时对毛泽东说:“您指挥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毛泽东却出人意料地回答:“三大战役没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发生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1、D 2、D 3、B 4、B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
(

七律·长征

1936年9月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材料二:
材料三:新浪网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报道,外国人对长征的评价。
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远不仅于此!──美国作家 史沫特莱
长征是艰苦的冒险,长征是人类的勇气与怯懦、胜利与失败的搏斗。──德国社会活动家 王安娜
长征是中国人民重要的精神财富。──英国中国问题专家 迪克·威尔逊
长征是锻炼以后中国领导人的熔炉。──英国评论家 安东尼
(1)阅读材料一,说出红军长征开始、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的地方。
(2)阅读材料一中的《七律·长征》,找出诗中提到的地名。
(3)材料二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一次重要会议的地址,说说这次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
(4)从材料三这些外国友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中,你怎么看待“长征精神”指什么?
【参考答案】(1)江西瑞金、陕西吴起镇、甘肃会宁。
(2)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岷山。
(3)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这个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开放式题目,不拘泥于参考答案)长征精神表现在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