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第一章 复习课科 目 通用技术 课 型 复习课年 级 高一 课 时 1课时教材安排 粤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技术与设计1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章节的学习,同学已经基本了解的技术与设计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本节课对第一章进行一个总体复习,加深巩固,为后面的章节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复习第一章节的重难点内容。 2.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一个总体框架。 3.使学生可以熟练并准确完成练习题。教学重点 技术的发展历程: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学习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相关性、价值性、两面性 技术创新来源分类:有计划、有目的;偶然发现教学难点 学习技术的性质 发明和改进是技术的源泉 设计的方法教法学法 练习法教学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一、复习旧知 (一)思维导图 这三个小节都是在围绕技术进行学习,对技术的认识逐步由浅入深,循循渐进。 第一节主要讲技术的基本知识,起源与发展,技术是什么及他的重大作用,然后学习技术的性质。第二节分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我们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让技术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技术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第三节学习了一个新的概念,“设计”,并且理清了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来具体看看每一节的知识点。 (二)具体复习 第一节围绕技术讲了三个方面,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技术的巨大作用以及技术的性质。技术起源于那个时代?同学们回答。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同学回答。技术的发展历程,每个时代是以该时代的特征性技术进行命名的,同学们要记住这个发展顺序,不要混淆。技术的巨大作用,是指每一项技术都是有用的,技术本身就存在价值。以互联网为例,让我们可以移动支付,指纹或刷脸解锁,远程操控等,所以我们很好理解技术具有巨大作用。第三部分,技术的七大性质。同学们回顾一下脑海里还记得哪些性质?同学们还是记得大部分性质的,遗漏一两个也没问题,因为我们这个知识点的考察方法主要是选择题,我们需要理解每个性质的含义。这里比较难理解的就是实践性和价值性。实践性是说技术不能只是理论的东西,更应该被人们所使用。比如有一门知识是通过推理得到的,但不能在实践中证明或应用,那它只能算一种理论,而不算技术,只有可以在实践中所应用的才叫技术。技术的价值性指技术作为一种满足人类需求的活动,本身就具有价值。没有价值的技术会逐步被社会淘汰。一些复古的物品或技术能被留下来,说明它还是有价值的,只是价值相对来说低一些,但是具有收藏或研究价值。 第二节讲了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技术对人来说可以保护人(防盗门)、解放人(洗衣机)、发展人(在线学习)。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体现在技术促进经济发展(高铁,一个地方交通便利了,去旅行或经商的人就多了)、改变生活方式(共享单车,解决了出门的一两公里难题)、丰富文化内容(在线学习)、促进社会进步(移动支付的出现)、增加综合实力(火箭、高铁技术)。我们使用技术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保护自然,合理运用技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 第三节引入了设计,学习了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我们需要分清楚技术发明和技术改进的区别,一个是创造新东西,一个是改进旧东西。然后学习了技术创新的两种来源,一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种是偶然发现的。最后学习了设计的方法。二、习题练习 (一)选择题 1.显微镜的发明促进了“细胞学”的建立,青霉素的发现又促进了抗生素技术的发展,这说明( B ) A.科学先于技术产生,科学高于技术 B.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科学与技术不是相互依靠、相互制约 D.技术产生先于科学,技术高于科学 2.下面各个选项中,属于技术发明的是( C ) A.人们根据使用环境的恶劣程度,制造出“三防手机” B.戴姆勒在汽车上采用双缸发动机,制造出动力更加充沛的汽车 C.人们根据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制造出雷达 D.利用直升机的飞行原理,制造出多旋翼飞行器 3.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下列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的体力的是( D ) A.B超技术 B.摄像技术 C.电视技术 D.蒸汽机技术 4.袁隆平院士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他研究的“超级稻”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亩产高达1317斤,比原来每亩高出1000多斤,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一案例表明( C ) A.杂交水稻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 B.人类可以依靠技术战胜自然 C.杂交水稻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杂交水稻技术可以解放人 5.每一种类型的专利都有一定的保护年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是20年 B.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是15年 C.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是5年 D.所有类型的专利保护期限都是相同的 6.下列属于正确使用技术的是( A ) A.利用北斗卫星进行导航 B.利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动战争 C.在河道内域电鱼 D.利用手机系统漏洞收集用户信息 7.下列关于“技术的未来”的说法不恰当的是(D) A.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 B.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 C.以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参与技术活动 D.从经济效益最大化出发,忽略技术对自然环境等的影响 8.技术满足了人类的需求和愿望,对人具有的作用不包括(A) A.改造人 B.保护人 C.解放人 D.发展人 9.下列关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说法不恰当的是(D) A.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B.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 C.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D.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百利而无一害 10.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依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先后经历了( A ) A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B石器时代→铁器时代→青铜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C石器时代→铁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电气时代→蒸汽机时代→信息时代 D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信息时代→电气时代 (二)判断题 1.技术最早源于人类寻找、生产事物,制作衣服和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求。(√) 2.技术是指从人类需求出发,秉持一定的价值理念,运用各种物质及装置、工艺方法、知识技能与经验,实现一定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3.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 4.发明指的是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三、总结回顾 本节课对第一章进行了总体复习,大家已经学习了设计和技术,对觉得技术和设计还挺有意思的吧,我们下节课就开始第二章的学习,技术设计的基础,学习如何具体进行设计,学习完之后,同学们就可以设计自己的作品啦。板书设计 第一章 复习课 1. 技术的发展历程 2. 学习技术的性质 3. 技术发明与技术改进的区别 4. 技术创新来源分类教学反思 板书:要按时板书,不要后面补 把握重难点,复习课需要重新统筹知识结构,使知识间形成关联,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组织好各板块之间的衔接过渡,使内容流畅自然 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回忆复习,增加更多问答互动环节。作业反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