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正投影与三视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正投影与三视图。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地位与作用教材的内容:本课选自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正投影与三视图》的内容,将学习正投影原理、三视图的成图原理和投影规律、三视图的识读和绘制等内容。地位:这节内容是本章乃至全书的重难点之一。作用:有一定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三视图是工程设计及加工最基本的表达方式。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视图成图原理和投影规律。难点:三视图的识读与绘制3、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图样表达能力。教学目标:1.掌握正投影原理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2.掌握三视图绘制方法。3.学会利用模型或轴测立体图画出三视图。二、学情分析学习对象:高一年级学生。知识起点:已学习过简单三视图及相关知识,但较肤浅。学习能力:图样表达能力薄弱。兴趣爱好:对作图感兴趣,但部分学生不够细心、认真。三、教法学法教法:采取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方式进行有效教学。学法:通过观察、教师引导、练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构建知识体系。教学实施:运用模型、运用课件、绘图示范与练习、有奖竞答等手段不断强化教学。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环节引入一:看图片引入二:故事一位学生要加工师傅加工一物体——笔筒,以下是他与加工师傅进行交流的过程。首先该学生试图用口头语言描述所加工物体的形状,发现难以表述清楚。接着,他又绘制了草图,加工师傅还是难以看明白图纸。最后他制作了该物体的一个模型并绘出正等轴侧图。加工师傅还是摇了摇头。该学生好奇地问:“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加工师傅很不耐烦地回答:“回去问老师!” 设问:剧中的加工师傅并没有直接回答该学生的问题,于是他回学校后便拿这个问题向老师请教,你知道老师对他说了什么吗?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启发引导学生看问题不能只看单方面;通过讲故事片段。学生请加工师傅加工笔筒,用口语、草图、轴测图,师傅都看不明白。让学生感受到三视图是工程设计及加工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引导学习正投影及三视图 。(二)正投影原理环节1.投影: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在地面或墙面上投下影子。2.投影种类: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平行投影分为斜投影和正投影。正投影:投影光线相互平行并且投影光线与投影平面垂直时,在投影平面上得到物体视图。正投影是工程制图的基础,是本教材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3.正投影的三个特性:真实性、积聚性、收缩性。4.用正投影法绘制出物体的图形称为视图。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三视图?正等轴测图不能如实地反映物体的内部结构。一个方向的正投影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两面正投影也可能不能完全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物体的六面视图,虽能反映物体的现状和大小,但视图两两相同。结论:三视图能较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形状。设计意图:通过讲授投影概念、种类,着重指出正投影是工程制图基础,接着探究正投影特性,建构“视图”的概念,学生讨论一般要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才能表达清楚物体的形状?引出三视图。(三)三视图原理环节1.三投影面体系用自制教具及PPT展示:三投影面体系投影面:正投影面(简称正面或V面)、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或H面)、侧投影面(简称侧面或W面)。三个投影面互相垂直。设计意图:三投影面体系是形成三视图的必要条件。2.三视图的形成将物体正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用正投影法向三个投影面投影,就得到了物体的三面投影,也叫三视图。主视图 ——物体的正面投影(从前向后进行投射),俯视图 ——物体的水平投影(从上向下进行投射),左视图 ——物体的侧面投影(从左向右进行投射)。3.三视图的展开和安放位置三视图的展开:正面不动 俯视图向下旋转90度 左视图向右旋转90度三视图的安置位置:俯视图在主视图下方 左视图在主视图右方。4.三视图之间投影规律及方位关系①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相等且对正,主左视图高相等且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且对应。简记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②三视图的方位关系:主视图反映物体的 左右、上下方位;俯视图反映物体的 左右、前后方位;左视图反映物体的 上下、前后方位。设计意图:这是画图和读图的重要依据。(四)三视图绘制环节实物模型展现设计意图:通过实物模型展示,进行结构分析,确定主视方向,结合作图示范说明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步骤(画法),引导学生自己绘制。1.结合作图示范说明较复杂的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步骤(画法)。a、结构分析(分析物体的基本形体组成及其形状、大小、位置关系)b、选定主视方向,确定主视图。c、选择合适的绘图比例和图纸幅面后画轴线及基准线。一般使用A4号图纸横着放,距离图框底线100毫米处,绘制一条XY线作为视图底线,画一条与XY轴线成45度角的斜参考线,用点划线画出各视图的中心线、对称线、轴线及其他基准线。d、用H型铅笔画底稿。先画主视图,再画俯视图,从主视图画铅锤线,在XY水平线以下10毫米处,截取俯视图的上边界线,完成俯视图的轮廓后再画左视图。三视图各部分要符合投影规律。e、检查和描深。检查各视图是否绘制准确,纠正错误和补充遗漏,再用 削成铲形的 B 型铅笔,勾勒出轮廓线。可见轮廓线画粗实线,不可见轮廓线画虚线,两形体相邻表面平齐不画分界线。设计意图:教师示范引领更有助领会三视图画法2.三视图绘制示范案例模型房的结构与三视图特征分析:(1)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棱柱共同构成,前后对称;(2)在长方体的正中央开设门洞,其结构左右对称。绘图时注意:能看见的画实线,看不见的画虚线。3.三视图补线4.练习:分组画结构体的三视图设计意图:学生自主绘制完整的三视图,体现做中学,也有助互动交流。(五)小结与巩固环节本节小结正投影法:投影光线相互平行并且与投影平面垂直时,在投影平面上得到物体视图的方法。正投影法是绘制和识读三视图的理论基础。三视图:将物体正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用正投影法向三个投影面投影,得到的三个视图。三视图是工程设计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也是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基础。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画法:a、结构分析 b、选定主视方向c、画轴线及基准线 d、画底稿 e、检查和描深三视图补线三视图绘制巩固练习:1、有奖竞答1.根据如图所示的组合体,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左视图2.如图所示为某一形体的轴测图,其正确的主视图是( )设计意图:通过有奖竞答的方式做2小题选择题,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强化,巩固所学知识2、根据立体图和主视图,补齐三视图中所缺的图线。3、画出笔筒或如图所示形体的三视图。设计意图:进一步强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五、板书设计设计意图:采用 PPT 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展现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努力达成学习目标。六、教学反思1. 教学中注意到教学的连贯和学生认知规律,因势利导,由浅入深,先原理,后画法,再动手练习,层层递进,磨刀不误砍柴功。2. 教学中运用自制教具演示三视图原理形象生动深刻,运用自制组合体模型配合作图,有助结构体分析,增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想象力。3. 教学中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自己作图的主体作用。体现 “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图样表达能力。4. 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作风。并适当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