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前引入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举个例子举个例子——差量法的计算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1. 未知数一般设为x、y、z等,且不带单位。2. 正确书写和并配平方程式,是计算正确的前提。杨sir化学,侵权必究3. 相对分子质量要乘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4. 若已知体积和密度,应先转化为质量才能代入,且单位要统一。5. 求得的x值后面要带上单位。6. 解题步骤规范,过程完整。题型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1】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A.31∶16∶142B.31∶32∶142C.124∶160∶284D.31∶40∶71【变1-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的质量如下:物质 X Y Z Q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反应后Q的质量为12gB.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C.反应后生成15gZ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变1-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反应过程中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56% B.c=17%C.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以上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题型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基础)杨sir化学,侵权必究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2】实验室电解50克水,当生成4克氢气时有多少克氧气产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变2-1】24.5克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多少克氧气?(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 Cl:35.5 O:16)【变2-2】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现在要制取16kg氧气,需要电解多少水?小红的解题过程如下,请判断小红的解题过程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解:设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x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答:需电解水18kg。题型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差量法)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3】将9.8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氯酸钾完全分解后,试管中固体的质量为6.92g,则生成氯化钾(KCl)多少g?A.4.04 B.6.92 C.4.47 D.2.88题型四: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含杂质)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4】为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将2 g该样品与足量水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g。(2)列式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变4-1】在科学家眼里,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可以制金刚石。请计算92 g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反应如下:杨sir化学,侵权必究【变4-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KMnO4)样品的纯度,取7g该样品,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3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加热时间 t 1 t 2 t 3 t 4剩余固体质量(g) 6.88 6.55 6.36 6.36试计算:(1)加热t3时间后高锰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反应?_______(填“是”或“否”)。(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______。(3)求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第2、3问要求写出解答步骤,第3问数值精确到0.1%)题型五: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综合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5】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 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 6gD,则C的质量为A.9.6g B.8.8g C.6.8g D.4.4g【变5-1】小丁取碳酸钙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CaCO3和Ca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小香取该混合物经高温充分煅烧,求小丁、小香分解的碳酸钙的质量比A.1:2 B.5:8 C.25:8 D.1:4【变5-2】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对“电解10kg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千克铝?”一题,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小明同学的解法 小亮同学的解法解:设铝的质量为。 ↑ 204 108 10kg 答:最多可生产5.3kg铝。 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铝的质量为o 答:最多可生产5.3kg铝。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___?(2)对“34k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产生多少克氧气?”一题,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__?试试看,请把你用的解法过程写出来。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6】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粉末共33.2g加热制取氧气,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o→t1时段氧气质量为0,其原因是______;t3→t4时段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______g。(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若要制取2.4 g氧气,至少需要称取多少g氯酸钾 【题2】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样品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 反应后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 样品 烧杯和其混合物150g 12g 157.6g(1)根据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__g。(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杨sir化学,侵权必究【题3】将30.9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得到三种固体混合物。待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6.1g固体物质。请计算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题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2)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究(3)写出一条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______。(4)F装置在化学上被称为“万能瓶”,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从______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5)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8.55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称量剩余物质量为13.75克,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练1】根据化学方程式4P +5O22P2O5可以知:(1)各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2)质的读法:________________(3)量的读法:________________(4)71gP完全燃烧至少需要消耗O2____g,同时生成了____g P2O5。【练2】甲烷(CH4)和氧气反应生成甲醇,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H4+O22CH3OH(1)2CH3OH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为(列式计算)_______。(2)CH3O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列式计算)_______。(3)16g甲烷充全反应理论上得到甲醇的质量是_____g?(写出计算过程) 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练3】某同学欲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称取69g试样于烧杯中,加入29.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内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3.8g(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对质量的影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请计算:(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g。杨sir化学,侵权必究(2)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练4】金属钠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容易变质为Na2O。现有质量为17g的久置钠块样品,为测其变质程度,将该样品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有0.2g氢气生成,且无固体剩余。已知:Na2O+H2O=2NaOH,2Na+2H2O=2NaOH+H2↑(参加反应的金属钠和生成的氢气质量比为46:2)(1)Na2O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NaOH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2)样品中未变质的金属钠的质量为______g。杨sir化学,侵权必究(3)求已变质的金属钠质量占久置前金属钠质量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课前引入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举个例子举个例子——差量法的计算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1. 未知数一般设为x、y、z等,且不带单位。2. 正确书写和并配平方程式,是计算正确的前提。杨sir化学,侵权必究3. 相对分子质量要乘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4. 若已知体积和密度,应先转化为质量才能代入,且单位要统一。5. 求得的x值后面要带上单位。6. 解题步骤规范,过程完整。题型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1】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A.31∶16∶142B.31∶32∶142C.124∶160∶284D.31∶40∶71【答案】CD【详解】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该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4×31):(5×16×2):[2×(31×2+16×5)]=124:160:284=31∶40∶71。故选:CD。【变1-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的质量如下:物质 X Y Z Q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反应后Q的质量为12gB.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C.反应后生成15gZ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答案】D【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和表中的数据可知,4g+10g+1g+21g=0g+12g+15g+待测,则待测=9g,则X、Q的质量减少了,是反应物;Y、Z质量增加了,是生成物。【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后Q的质量为9g,故选项错误;B、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2g-10g):(21g-9g)=1:6,故选项错误;C、反应生成Z的质量为15g-1g=14g,而非15g,故选项错误;D、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设其化学方程式为aX+bQ=cY+dZ,则有,则有,故选项正确。【变1-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反应过程中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56% B.c=17%C.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以上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答案】AD【分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4%,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6%,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详解】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8%: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甲的质量分数应减少14%,则a=70%-14%=56%,故选项正确;B、生成的丙和参加反应乙质量比为34%: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丙的质量分数应增加17%,则c=6%+17%=23%,故选项说法错误;C、通过分析可知,丁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错误;D、通过分析可知,反应物是甲物质、乙物质,生成物是丙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AD。题型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基础)杨sir化学,侵权必究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2】实验室电解50克水,当生成4克氢气时有多少克氧气产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答案】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详解】本题给出了两个已知量,但要注意到,50g水并没有完全反应,所以要理解好题意,根据氢气的质量去求氧气的质量,详解见答案。【变2-1】24.5克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多少克氧气?(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 Cl:35.5 O:16)【答案】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详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为: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列出相关的量;4.列比例式;5.求未知量;6.回答问题。本题是已知氯酸钾的质量求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由氯酸钾的质量求得氧气的质量,详解见答案。【变2-2】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现在要制取16kg氧气,需要电解多少水?小红的解题过程如下,请判断小红的解题过程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解:设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x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答:需电解水18kg。【答案】不正确。改正答案如下:解:设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x答:需电解水质量为18kg。【详解】原题中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正确的解题详解见答案。题型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差量法)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3】将9.8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氯酸钾完全分解后,试管中固体的质量为6.92g,则生成氯化钾(KCl)多少g?A.4.04 B.6.92 C.4.47 D.2.88【答案】C【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生氧气质量为9.80g-6.92g=2.88g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x=4.47g。故选:C。题型四: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含杂质)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4】为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将2 g该样品与足量水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g。(2)列式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答案】(1)0.32(2)解: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x=1.56g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00%= 78%答: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78%。【分析】(1)由图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32g,故填0.32。(2)见答案【变4-1】在科学家眼里,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可以制金刚石。请计算92 g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反应如下: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答案】12.5g;解:设92 g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为x。,x=12.5g答:92 g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为12.5g。【详解】见答案【变4-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KMnO4)样品的纯度,取7g该样品,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3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加热时间 t 1 t 2 t 3 t 4剩余固体质量(g) 6.88 6.55 6.36 6.36试计算:(1)加热t3时间后高锰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反应?_______(填“是”或“否”)。(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______。(3)求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第2、3问要求写出解答步骤,第3问数值精确到0.1%)【答案】(1)是(2)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7g 6.36g=0.64g答: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0.64g。(3)解:设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x=6.32g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100%≈90.3%答: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0.3%。【分析】(1)由图可知,加热到时间t3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36g,加热的时间t4时,剩余固体还是6.36g,说明加热到t3时,高锰酸钾已经完全反应,故填是。(2)见答案;(3)见答案。题型五: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综合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5】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 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 6gD,则C的质量为A.9.6g B.8.8g C.6.8g D.4.4g【答案】B【详解】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x=9. 6g当2. 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 6gD,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2. 8g+9. 6g-3. 6g=8. 8g。故选:B。【变5-1】小丁取碳酸钙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CaCO3和Ca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小香取该混合物经高温充分煅烧,求小丁、小香分解的碳酸钙的质量比A.1:2 B.5:8 C.25:8 D.1:4【答案】C【详解】10g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中含钙元素质量为:10g×60%=6g,则未加热前原碳酸钙质量,小丁煅烧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g-10g=5g,设生成5g二氧化碳需碳酸钙质量为 x,,该碳酸钙是小丁煅烧分解的,小香煅烧分解的碳酸钙为:,所以,小丁、小香分解的碳酸钙的质量比为: .故选:C。【变5-2】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对“电解10kg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千克铝?”一题,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小明同学的解法 小亮同学的解法解:设铝的质量为。 ↑ 204 108 10kg 答:最多可生产5.3kg铝。 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铝的质量为o 答:最多可生产5.3kg铝。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___?(2)对“34k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产生多少克氧气?”一题,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__?试试看,请把你用的解法过程写出来。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答案】都正确 本题不能用小亮同学的方法解答【详解】(1)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因为小丽用的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小明用的是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2)本题不能用小明的方法解答,因为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氧元素没有都在氧气中,还有一部分在H2O中存在。设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解得:x=16kg.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6kg。【例6】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粉末共33.2g加热制取氧气,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o→t1时段氧气质量为0,其原因是______;t3→t4时段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______g。(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答案】(1) 温度较低,未达到KClO3的分解温度(反应吸热需要时间,未达到分解温度) 23.6g(2)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则有x=24.5g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分析】(1)to→t1时段氧气质量为0,其原因是温度较低,未达到KClO3的分解温度(反应吸热需要时间,未达到分解温度);t3→t4时段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33.2g-9.6g=23.6g,故填:温度较低,未达到KClO3的分解温度(反应吸热需要时间,未达到分解温度);23.6;(2)见答案。【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若要制取2.4 g氧气,至少需要称取多少g氯酸钾 【答案】6.125g解:设至少需要称取氯酸钾的质量为x,则有答:至少需要称取6.125g氯酸钾。【详解】见答案。【题2】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样品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 反应后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 样品 烧杯和其混合物150g 12g 157.6g(1)根据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__g。(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答案】(1)4.4(2)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质量分数为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150g+12g-157.6g=4.4g;(2)列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的对应关系,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再进一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过程见答案。【题3】将30.9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得到三种固体混合物。待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6.1g固体物质。请计算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答案】12.25g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氧气的质量为30.9g-26.1g=4.8g,设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则有,答: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详解】见答案。【题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2)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究(3)写出一条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______。(4)F装置在化学上被称为“万能瓶”,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从______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5)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8.55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称量剩余物质量为13.75克,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答案】(1)【分析】(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易溶于水,可用装置C或E或F收集;为了防止试管口产生的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A装置中试管要口略向下倾斜;(2)为了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要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开始收集;(3)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为了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易溶于水,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该a端通入;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小,用排水法收集时,气体在水的上方聚集,气体应该从b端通入;(5)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8.55g﹣13.75g=4.8g,设生成4.8g氧气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答: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练1】根据化学方程式4P +5O22P2O5可以知:(1)各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2)质的读法:________________(3)量的读法:________________(4)71gP完全燃烧至少需要消耗O2____g,同时生成了____g P2O5。【答案】(1)31:40:71(2)在点燃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3)在点燃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4) 解:设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y答:完全燃烧至少需要消耗氧气91.6g。 答:同时生成五氧化二磷62.6g。【分析】(1)根据 可知,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124:160:284=31:40:71。(2)质的读法是在点燃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3)量的读法是在点燃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4)见答案。【练2】甲烷(CH4)和氧气反应生成甲醇,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H4+O22CH3OH(1)2CH3OH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为(列式计算)_______。(2)CH3O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列式计算)_______。(3)16g甲烷充全反应理论上得到甲醇的质量是_____g?(写出计算过程) 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答案】(1)2×(12+1×4+16)=64(2)(3)32g解:设理论上得到甲醇的质量为xx=32g答:16g甲烷充全反应理论上可得到32g甲醇。【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当于原子质量总和,所以2CH3OH的相对原子质量=2×(12+1×4+16)=64;(2)CH3O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已知甲烷质量为16g,结合方程式可计算出完全反应可生成甲醇的质量为32g。【练3】某同学欲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称取69g试样于烧杯中,加入29.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内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3.8g(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对质量的影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请计算:(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g。杨sir化学,侵权必究(2)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答案】(1)4.4(2)解:设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答: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20%【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69g+29.2g-93.8g=4.4g;(2)见答案。【点睛】【练4】金属钠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容易变质为Na2O。现有质量为17g的久置钠块样品,为测其变质程度,将该样品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有0.2g氢气生成,且无固体剩余。已知:Na2O+H2O=2NaOH,2Na+2H2O=2NaOH+H2↑(参加反应的金属钠和生成的氢气质量比为46:2)(1)Na2O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NaOH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2)样品中未变质的金属钠的质量为______g。杨sir化学,侵权必究(3)求已变质的金属钠质量占久置前金属钠质量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 23:8 57.5%(2)4.6(3)氧化钠的质量为17g-4.6g=12.4g,根据元素守恒定律,钠元素的质量为:,变质前金属钠的总质量为:9.2g+4.6g=13.8g,则变质的质量分数为:答:已变质的金属钠质量占久置前金属钠质量的66.7%【分析】(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计算,Na2O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2:16×1=23:8;NaOH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参加反应金属钠和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46:2,生成0.2g的氢气,则消耗4.6g金属钠;(3)见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0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生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docx 5-0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师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