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女生,原来如此——小学心育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男生、女生,原来如此——小学心育课

资源简介

男生、女生,原来如此——小学心育课
01.课程信息
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
课堂准备:PPT及背景音乐
02.设计理念
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十二岁至十八岁属于青春期,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而此时的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若能很好的解决这个冲突,则能顺利的进入到下一个发展阶段。
本课选自小学六年级成长类教材自我成长篇的第一课《男生、女生,原来如此》。此课的设计属于青春期系列课程的中间位置,前面学生学习了青春期身体的变化,中间重在异性的性格不同,为后面讲青春期异性交往奠定基础,所以本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十二三岁的年龄,身体不断发育,“性意识”也逐渐苏醒,逐步进入到青春期,他们就是要发展自我同一性。但对于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对这男女性别差异的了解甚少,加之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对男女性格会有一定的误解,若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还会影响男女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基于此,设计了本课,旨在让学生能正确认识男女生的差异,同时接纳不同的性别特征,找到异性身上适合自己的性别特征,能跟异性友好相处,从而达到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0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正确认识到男生女生的差异。
2.情感目标:体会到打破男女生性别刻板印象带来的自我成长感。
3.行为目标:在生活中学会去改变自身不好的性格特点。
04.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男生女生的差异,打破身边的性别刻板印象。
主要环节
一、课堂导入
二、转换阶段
三、工作阶段
1.活动一:说说真心话
2.活动二:性别刻板印象
四、总结升华
一、课程导入
1.以“快乐判断”的游戏开端,学生根据游戏规则参与活动;
2.在学生体验完游戏后,师询问学生在游戏中观察到的男女生反应。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出主题男生女生的反应不一样,为后文做铺垫。
二、转换阶段
1.以名为《男生、女生接力赛》的游戏,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先写上自己认为的男女生的特点;
2.男生女生分别为一组,以接力赛的方式让学生上台比赛谁能写出更多的特点。
3.根据所写特点,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清晰的看到男女生具体特质有何不同,并为后文做铺垫。
三、工作阶段
(一)活动一:说说真心话
学生在这个阶段分性别写一写、说一说自己心中的同性别的性别优势是什么,眼中受欢迎的异性品质是什么,不能忍受的异性品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在于从前一阶段的特点中继续深化提炼出受人欢迎的性格特点,在分享中,让学生哪些性格特点是最受人喜欢的,哪些是最让人讨厌的,从而在无形中让学生有意识的形成受欢迎的特点或改变自身不好的特点。
(二)活动二:性别刻板印象
1.出示玩具图片,让学生从玩具上猜是男生玩的还是女生玩的玩具,从而引出性别刻板印象。
注意:这个环节只要有同学只指出是依据性别玩的玩具都可以引出性别刻板印象。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在于引出性别刻板印象,让学生看到在我们身边有太多的性别刻板印象存在。
2.设计“风雨同行”的游戏,让男女混搭完成该任务。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在于让学生体验男女同学间可以取长补短,坦然共处。让学生知道男女生的特点不是绝对的,而拥有男女性别优势的人更有可能成功,让学生有意识的学习异性身上的优点。
四、总结升华
以“男孩女孩特点不同,各有优势,才让交流和学习成了可能。最新研究显示,兼具男性和女性性别优势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来做总结,并再次点出主题“男生、女生,原来如此”。
最后“活学活用”部分是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在于给学生赋能,接纳男女差异,学习优势特点,并将课堂所学延伸到生活中。
反思
整个课堂氛围是比较活跃的,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生能从黑板上男女生写的特点里清晰地认识到男生女生的差异,能自然地推动后面课程的进展。
教师在授课中有两个环节要特别注意,一是热身环节,可能会出现男生只点男生,而女生却是男女都点的现象,若出现只点同性别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
在男女生上台pk写特点的这个环节里,因为配上背景音乐,比赛的氛围感是有的,学生一个挨一个上台写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安全,要做到快而不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