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绝也没关系——初中心育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被拒绝也没关系——初中心育课

资源简介

被拒绝也没关系——初中心育课
01.课程信息
课前准备:PPT、视频
教学对象:初中
场地:教室
02.设计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指出青少年在初中阶段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能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被他人拒绝的情况,当被拒绝后难免会产生不良情绪反应甚至消极的自我认知,以至于影响到后续的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因此,如何看待被拒绝的状况、以及合理调整被拒绝后的情绪和认知,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03.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被拒绝是难免发生的,能以理性的心态看待被拒绝;
2.认识到被拒绝后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和消极的认知;
了解被拒绝后如何及时调整状态,减轻被拒绝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
0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被拒绝后调整自己的方法
2.教学难点:
如何以平常心来面对在人际交往中被拒绝的情况
主要环节
一、导入活动:谁是卧底
二、转换阶段:传球实验
三、主题阶段一:被拒绝的我
四、主题阶段二:修复心理创伤
五、结束阶段:分享感受
一、导入活动:谁是卧底
介绍游戏规则,请六位同学上台玩游戏;通过热身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被拒绝。
教师总结:刚刚我们通过这个游戏,请几位同学描述了拒绝和排斥这两个词语的含义,这也是我们今天准备探讨的主题。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被拒绝或被排斥,那么我们应该面对呢?
设计意图:谁是卧底的游戏比较有趣,而且规则简单明了。在课前通过这个热身游戏能使班级气氛活跃起来,并且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转换阶段:传球实验
1.介绍心理学上曾经做过的一个传球实验:跟两个陌生人在一起玩游戏的时候却被无故被排除在外;
2.请同学们分享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有什么感觉?你的感情是否会受到伤害?这件事能否影响你的情绪呢?
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真实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被他人拒绝会给我们带来的情感伤害,被拒绝所带来的伤害是真实且深刻的。
三、主题阶段一:被拒绝的我
请同学们回忆曾经被拒绝的经历:
(1)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2)是否知道自己被拒绝的原因,原因是什么;
(3)被拒绝之后的情绪、想法和行为。
教师总结:那么我们为什么在面对被拒绝的情况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应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原因在哪。(节选)
教师讲解:讲解原因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在过去所遇到的被拒绝的经历以及当时的情绪、想法和行为,使学生认识到被拒绝是难以避免的情况,关键在于如何克服它对我们产生的消极影响。
四、主题阶段二:修复心理创伤
1.心理小剧场:
上心理课时,老师让大家自由分组,每组5-7人,但是几分钟之后你还没有找好自己的组,这时你鼓起勇气去问一位同学:“你好,我可以和你们一组吗”?他说:“我们组人好像够了哎”。
2.修复心理创伤的方法
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让大家体验被拒绝后的感受以及做法,最后也给同学们提供了三种应对方法。
五、结束阶段:分享感受
上完本节课,你对于拒绝和被拒绝是否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小结
课程反思
课程亮点:本节课的灵感和参考资料主要来源于《情绪急救》一书,设计的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使学生在本节课对于被拒绝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帮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坦然面对这种情况,尽量减少被拒绝带来的痛苦。
自我评价:本节课能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面对拒绝能更加坦然、更加客观地看待,学生的分享和体验都比较真实,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