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匆匆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匆匆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匆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 学会本课6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饭碗、 伶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等词语。
2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段落。
3 、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段落,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读
通过反复读课文, 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 使学生从读中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 为下一步理解感悟课文做好铺垫。
1 、 放课文的录音, 学生静听, 回顾, 形成整体的印象。
2 、 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朗读。
3 、 指名读, 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可以就一段发表不同的意见, 学生的理解不同, 不能强求一致。
4 、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 师生共同评议, 共同练习朗读。
评议有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⑴第一段: 读出燕子、 杨柳、 桃花与日子的对比及作者的猜测与追问的语气。
⑵第二段: 读出日子溜去悄无声息, 令人毫无察觉。 读出遗憾、 惋惜、 怅然若失的语气。
⑶第三段: 要读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歇, 语速稍快。
⑷第四段: 读出作者的思考:
自己的日子是怎样度过的? 要怎样度过自己的日子? 这一段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思索, 要读出耐人寻味、 发人深省的语气, 引读者产生深思、 引起共鸣。
二、 悟
学生在上一个环节读的基础上, 在小组内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能解决的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重点问题, 全班共同解决。
1 、 学生结组讨论交流:
⑴自己读懂了什么?
⑵有哪些问题不懂?
教师在此过程中, 深入到学生中间, 参与讨论, 倾听学生意见, 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搜集学生提出的、 解决不了的重点问题。
2 、 重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⑵课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他回答了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他向我们提这样一个问题的用意何在?
⑶本文在写作方法上, 你认为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⑷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①二、 三自然段中的相关片段和句子:
“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 ”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 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但是新来的日子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 演示相关段落。
②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他没有在课文中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 作者在开头第一自然段提问, 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又以同样的问题结尾。 说明作者在全篇论述的过程中, 并没有说出问题的答案。
作者的用意: (由学生各抒己见) 如:
a 、 作者自己搞不清楚为什么时间一去不复返, 想提出来, 通过读者弄个明白。
b 、 作者提出这个问题是想吸引读者, 因为我们也搞不清楚为什么, 于是就想往下读, 看个究竟。
c 、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 实际上很难回答, 我想它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它能引发我们的思考—由作者的时间想到我们自己的时间, 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 合理利用时间。
③写作方法上, 有以下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a 、 排比手法:
燕子再来、 杨柳再青、 桃花再开。
从水盆里过去、 从饭碗里过去、 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b 、 拟人手法: 时间能“跨” 能“飞” 。
c 、 比喻手法: 如轻烟……如薄雾。
d 、 叠词的运用: 匆匆、 默默、 斜斜、 白白、 茫茫然、 赤裸裸、 轻轻悄悄、 伶伶俐俐。
三、 议
全班交流自己通过学习本文的体会, 给学生以充分的表达的空间, 各抒己见, 使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师: 同学们, 通过学习本文, 联系你自己的实际, 你有什么体会? 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你想说些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内容、从作者, 还可以从文中的语言和表达形式来谈。
下面, 就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我们来畅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
1 、 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
2 、 可结合名人或他人利用时间的事例来谈。
3 、 可结合一些成语、 谚语、 名言警句来谈。
四、 练
学以致用, 把所学的写作方法运用于实践, 练习中运用、 创新, 巩固知识, 加深印象。
师: 刚才同学们谈到了文中那么多在写作方法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的确, 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真是写得太美了, 既使我们受到了教育, 又让我们受到了美的熏陶。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一下、 模仿作者的写法、 进行一次小练笔呢?
同学们可以从文中任选一段来仿写。 (学生动笔练写)
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
教师作小结, 鼓励学生勤于练笔。
五、 课后总结, 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朱自清先生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不但懂得了要珍惜时间的道理,还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很多写作的方法。 课下, 请同学们把你写的小练笔作进一步的整理,我们进行一次展评, 比一比谁写得好。
【板书设计】
匆 匆
朱自清
日子一去不复返

珍惜、 合理利用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