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心理课】隐秘的角落——向欺凌说“不”写在前面本课最终采用“校园欺凌”为课题,当然也有我个人偷懒的缘故,建议老师们采用“学生欺凌”这一称谓吧。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由此引发的学生心理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校园欺凌危害性极大。防欺凌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开展防欺凌教育,很多学校都有不同的做法。这节课以影片《少年的你》为故事主线,与同学们探讨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危害与应对等内容,因为有故事的贯穿,同学们对此表现出了较大的学习热情,课堂效果较好。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什么是校园欺凌及其类型、表现形式和危害,了解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科学方法。2.情感目标:正确看待校园欺凌,提高对校园欺凌多个角色的认识,培养对校园欺凌说“不”的勇气与自信。3.技能目标:掌握积极应对校园欺凌的方式和方法,有效避免或制止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活动过程在内容开始之前,先简单和同学们聊一聊这部剧。有部分同学是看过这部剧的,这节课我们不是单纯地看视频,而是希望同学们透过这个剧思考影片给我们呈现的一些问题。播放第一段视频《胡小蝶之死》视频内容:距离高考还有60天,一名高三的女生跳楼自杀了,一时间整个学校的人都涌了出来,大家纷纷都拿出手机讨论和猜测是为什么。但真正的原因只有陈念知道,跳楼女生名叫胡小蝶,是陈念的好朋友。陈念从人群中缓缓走出来,脱下外套小心翼翼地盖在了朋友身上,但不曾想这个善良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麻烦。看完视频,请思考“胡小蝶的死因是什么?”引出校园欺凌。01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法律上的定义为:学生之间发生的,由欺凌方主观意念上故意通过肢体、言语及互联网等方式对被欺凌方实施的,带有欺侮色彩和性质,给受欺凌者造成了身体、精神方面的伤害或是财物方面损失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欺凌类型校园欺凌包括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欺凌表现再回到剧中,胡小蝶在高考前夕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不是因为学习压力,而是不堪忍受魏莱的欺辱。魏莱到底做了什么,让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消逝。02 校园欺凌再探索播放第二段视频《陈念被霸凌》视频内容:陈念无意中帮助了被殴打的混混小北,至此与小北结下了不解之缘。陈念对小北身上的反抗精神感到敬佩,面对魏莱为首的三人组的霸凌,陈念更多的是选择忍耐和回避,但这却让魏莱她们变得有恃无恐。陈念不断地被羞辱,被霸凌,却只能忍气吞声。思考:1.欺凌者(魏莱)和被欺凌者(陈念)、旁观者(周围的同学)都有哪些特点和心理?2.结合视频,你认为校园欺凌的危害有哪些?小组讨论,并完成任务单。从防治学生欺凌的研究与实践来看,学生欺凌不仅仅是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双向互动关系,旁观者也起到比较重要甚至关键的作用,学生欺凌涉及欺凌者、被欺凌者及旁观者的三角互动关系。危害表现教师可根据同学们的分析进行总结和引导,可呈现现实的例子,指出校园欺凌的危害性。被欺凌者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痛苦,他们往往是与众不同的、没有朋友、家人关爱少、被孤立的对象;他们不仅仅是受到了攻击,他们可能会因此攻击自己。03 校园欺凌的应对播放第三段视频《魏莱变本加厉》视频内容:随着点滴的相处陈念和小北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为了安心备考,减少魏莱一行人的霸凌,陈念要求小北保护自己。但这天小北被带到公安局协助查案,错过了接陈念放学回家的时间,魏莱就带着一群人堵住了陈念,并对陈念进行了变本加厉的欺辱。教师对同学们的分享进行黑板记录和总结,同时引出面对校园霸凌的三大法宝:法律武器、他人帮助、自卫反击。校园欺凌是不容忽视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做好事前自我警醒和预防、应对校园欺凌。从根本上,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与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事实证明,良好的同伴关系和优异的学业表现,会让我们更有自信去面对校园欺凌。04 走出隐秘的角落播放第四段视频《结局》视频内容:原来那天魏莱对陈念进行霸凌的位置有摄像头,霸凌过程中也招来了楼上居民的不满。认证物证具在,魏莱担心陈念报警,于是苦苦哀求陈念。陈念并不想原谅对方,也不愿再看见她,反手推了一把魏莱,导致魏莱从台阶上摔下,头部重重摔在了石阶上。小北为了救陈念,于是上演了一出强奸案……多年后,陈念成了一名教师,她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校园中被欺凌的孩子,而她的身后,小北一直不离不弃跟随着。面对校园欺凌,请各位同学记住“三不三要”口诀:三不:(1)不做欺凌者校园是我们除家庭以外最重要的成长场所,每位同学都应该成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者和守护人。如果和同学产生矛盾,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可以及时地求助老师和家长。(2)不做被欺凌者面对欺凌,各位同学要勇敢说“不”,一切让你不舒服的言论或肢体动作,你都有权利拒绝。当对方没有停止这样的言语和行为时,及时向父母、老师说明情况,并表达自己所受到的伤害。(3)不做旁观者当我们发现身边的同学被欺凌时,一定不能袖手旁观。及时的帮助和反馈,也许你能够帮助你的同学脱离危险。三要:(1)要勇于发声。“对不起,我不喜欢这样的外号。如果你再这样,我就告诉我的父母和老师。你这样是不对的,甚至是犯法的。”当你遇到欺凌行为时,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一定要严肃地表达自己的诉求。(2)要即时求助。要相信自己的父母和老师,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困境,如果老师和父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可以直接拨打110。如果有证据请先保存好,以便警方的介入调查。(3)要爱护同学。解决矛盾的方法有很多种,暴力是最软弱的一种。请爱护自己的同学,他们将是你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