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课:为心赋能再出发——考后心理辅导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心理课:为心赋能再出发——考后心理辅导

资源简介

高中心理课:为心赋能再出发——考后心理辅导
课程构思:
这节课从考试后的情绪状态谈起,引入成长型思维和固定性思维,引导同学们思考自己面对考试结果的固定性思维,有意识转变思维模式,培养成长型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活动理念
高中阶段的学业任务比较繁重,考试更是学生的“家常便饭”,考试成绩是否达到预期关系着学生的情绪感受和心理健康。部分高中生在考试后面对不理想的成绩,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自己笨,不是学习的料,自己不如别人,努力没有用等等自我否定的想法。这些自我否定的想法通常导致学生在遇到学习挫折或其他挫折时产生畏难情绪,消极应对困难,甚至产生自我放弃的行为。面对困难和挫折,产生什么样的想法与人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思维模式是人的底层代码,它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推倒了会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在面对不同的情景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而带来不同的结果。
斯坦福大学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人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德韦克教授在数十年对成功的研究后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德韦克教授用她的亲身经历和大量成功人士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是天赋决定的,而是思维模式。只有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目标。两种思维差异的核心在于是相信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还是可以不断增长的。同时,德韦克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即成长型思维可以教育和培养。
活动准备
课件制作、学生学习材料、A4纸若干、水彩笔若干盒、视频资料等。
活动过程
01
团体热身阶段
1.我的考后心情
第一次期中考试结束了,有的同学考试成绩比较理想,有的同学成绩与想象的有些许差距。你的成绩如何?你对自己在高中这一阶段的表现满意吗?说一说你考后的心情。
2.同龄人小西的故事
思考
故事中的小西同学在期中考试后出现了哪些变化?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心理落差?落差在哪里?你怎么看待这些落差?
教师引导
考试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每一次考试都能给我们心理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有的同学能够在考试后及时调整自己,越挫越勇,有的可能会在遭受成绩的打击,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为什么大家会有这些差别呢?这往往跟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
02
团体转换阶段
德韦克教授在数十年对成功的研究中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德韦克教授用她的亲身经历和大量成功人士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是天赋决定的,而是思维模式。
我的思维方式
德韦克提出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在这份评估中,题号1.3.5.7.9是固定型思维,题号2.4.6.8.10是成长型思维。通过评估发现,每个人都是两种思维的混合体,在不同的时间和情景中会出现不同的思维。
3.成长型思维和固定性思维
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两种思维差异的核心在于是相信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还是可以不断增长的。拥有固定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天生不变的,只能被证明。(播放视频:成长型思维和固定性思维)
在这里播放一个3分钟左右的视频,帮助同学们理解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西身上存在哪些固定性思维?并帮助小西将这些固定性思维转换成成长思维。
教师小结:大家通过讨论发现了小西身上存在不少固定性思维,我相信小西也会有一些成长型思维,只是在这次的考试打击下,成长型思维并未能明显地体现出来。我想,如果小西能够看到大家给的指点,他一定会有所启发。拥有的固定型思维越多,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也就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消极,以至于放弃努力,“破罐子破摔”;而成长型思维能够让人看到困境中的希望,坚定信念,坚持不懈,越挫越勇。
03
团体工作阶段
我的考后心理赋能手册
考完试,面对成绩心情五味杂陈,考完试后如何平复自己,找回行动的力量?今天,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制作一份特殊的礼物给自己,行动的过程就是认识自己,平复自己,找寻能量的过程,开始吧~
制作准备:
A4一张(必选,按照下图折叠成8个相等的长方形)
彩笔、好看的贴纸(可选)
3.愿意探索自己的心(必选)
制作视频我插入了课件里,当然我也会在课堂上示范如何制作小册子。小册子折叠好后就开始制作了,制作说明发给同学们,大家可以根据说明一步步来,也可以跟着老师的指导来完成。制作视频来自海獭獭老师
我的考后心理赋能手册制作说明
在这里展示一个手册的成品,学生制作过程可以插播音乐,音乐起到放松引导的作用,同学们的制作会更投入。资料包里准备了3个音频,我觉得都不错的!
04
团体结束阶段
学习过程中培养成长型思维的9个经典改变
这个环节其实可以邀请两位同学上来进行角色扮演,一方扮演固定性思维,另一方扮演成长型思维,结合9个经典改变来展开表演。当然要不要演得看时间设置够不够。
教师总结:
科学研究证明,大脑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当遭遇挫折心里产生负面情绪时,不要一味地否定自己,找一找自己身上的固定性思维,通过思维发散,转换视角,尝试将固定性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我们才能重拾信心,继续前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