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班会--学会合作,成就未来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是自我意识迅速觉醒,不喜欢家长和老师们的过多干涉;意志力不坚定,容易受到他人思想的左右;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但一旦遇到无法自我解决的问题就躲避,不敢正面面对。初中生信息获取多元但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情绪变化快但不稳定、热心公益事业但奉献精神不够、受文化多元影响但传统价值观念薄弱。班会目标认知目标:学生可以通过活动初步理解合作概念,知道合作的要素有哪些,从而懂得合作的意义。行为目标:学生通过体验,能够亲身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功喜悦,学会通过合作取得共赢。情感目标:学生最终可以内化团结合作的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与为人品格。班会准备【学生准备】彩色塑料球若干、准备空瓶一只、印有脚印形状的彩色卡纸若干【教师准备】1.初一军训的视频材料;2.问卷调查表;3.《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音频文件;4.班会课课件;班会过程环节一: 重现历史,感知“合作”1.放视频:初一军训时大型字幕展2.提问:大家还记得初一军训的时候,全年级 将近一千人组成方队,大家随着音乐一会摆出2021的字样,一会摆出中国的字样,一会摆出国旗的图案吗?3.学生们的记忆回到了一年前,开始各抒己见。4.教师小结:那么多人,怎么会拼成那么完美的造型呢?你们觉得这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设计意图】曾经发生在所有人身上的事情,以视频的形式再一次回忆,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初步感知“合作”,体会“人多力量大”的含义。环节二:游戏激趣,探究“合作”1.体验游戏:耳朵跟心一起走2.讲规则:所有人站成一排,两人间距为胳膊能够到对方的耳朵;所有人伸开双臂,用手抓住两边人的耳朵;听游戏开始的口令后,从最左边第一个人开始做下蹲后起立的动作,期间手不能松开旁边人的耳朵;整个队伍看上去会像一个人浪或者是舞龙的样子。3.讨论从游戏中得到的启示。4.教师小结:游戏的启示就是让大家知道在团队工作中做好自己的工作环节,是个人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对个人来说也就是对团队最大的贡献。【设计意图】参与游戏,体验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会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对“合作”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环节三:检查自我,理解“合作”1.问卷调查表:你学会合作了吗?2.先以“世界上最宽阔的是什么?”问题引入小测试环节,下发提前准备好的调查表。3.学生进行自我填写。4.接着进行调查表反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足,成为善于合作的人。5.教师小结:既然大家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那是不是就应该从现在开始改变我们之前的错误认知和不当的行为呢?设计意图:调查表的设计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有更好的说服力,从而发自内心的认识自我,为下一环节的成功合作做好铺垫。环节四:情景实践,体验“合作”1.情景游戏:火场逃生出示游戏道具彩球、瓶子,介绍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人、房子。接着出示游戏规则,让学生阅读,分小组做好准备,赛前喊出自己小组的参赛口号,渲染比赛气氛,鼓舞士气。然后进行比赛,为最佳合作小组颁奖。(设立了两个奖项,获胜小组获得“最佳团队杯”奖,该小组成员每人获得“最佳合作小伙伴”奖。)2.请学生谈比赛感悟,分析成败的原因。学生将关键词写在脚印形的彩色卡纸上贴在黑板上(如自我牺牲、谦虚礼让等) 最后组成一幅由“合作”开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图画,紧扣主题。3.教师小结: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这些被困在房间里的人,心里都只顾着自己逃命,一拥而出的话(教师演示:把球一起提起),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辨析总结。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里,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情景体验,从而自觉自悟到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更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发扬自我牺牲精神。进而明白只有心中有他人,懂得谦让,懂得牺牲,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成功。环节五:巩固明理,深化“合作”1.回忆整节课的活动,分享合作快乐。2.课件展出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进行小结。3.教师总结:人生处处皆合作,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都需要合作。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合作是走向成功的金钥匙!4.结束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设计意图:让孩子们懂得: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小组是一个集体,班级是一个集体,学校是一个集体,宜春是一个集体,中国也是一个集体。只有学会合作,发扬团队精神,才能走向成功!班会课后延伸活动一、延伸至校内项目式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自习课时间,做好分工合作,对某一学科进行项目式学习的系统化模型。制作后根据组内的分工和个人贡献值,评选出最优秀团队。二、延伸至家庭家庭大扫除借用家庭周期性大扫除的日子,全家总动员。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并实践家庭劳动日,最后做出自我反思。三、延伸至社会参与社会活动根据社会需求,建议学生可以去博物馆等场所参加志愿讲解员活动,也可以参与到日常的交通指挥义工服务当中;总而言之,作为当下的中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班会反思第一,在环节一中当学生们看到了一年前自己的视频,会特别兴奋,可能会导致场面失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把学生从视频中拉回现实,从而顺利得到预设的答案。第二,在环节三中出现的那个问卷调查表,是否可以真实测出设计意图,还有待检验。第三,在环节五中的总结环节,很有可能出现个别同学持不同观点的学生,所以教师要有应预案,从而不让少数不正确观点把大家带偏。第四,班会课后的延伸教育活动,到底效度有多高,也有待检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