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摆烂,战胜拖延 教案 初中班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拒绝摆烂,战胜拖延 教案 初中班会

资源简介

初中班会--拒绝摆烂,战胜拖延
拖延是所有人都存在的现象。拖延不仅对学业成绩、个人成就和情绪产生不良影响,也会引起内心焦虑,引发自我贬低,自我否定,进而导致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产生。初中生正处在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拖延现象在学生当中比较普遍,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的拖拉问题,特此召开本次班会。
01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拖延症,了解自我的时间管理水平,学会珍惜时间,增强时间的掌控感。
2.情感目标:在情境中感知拖延的危害,并产生打败拖拉,拒绝摆烂的强烈渴望,感悟延时满足的成就感,增强自控力。
3.行为目标:掌握几种应对拖延的方法,遇事能够根据轻重缓急,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02
活动过程
观影导入
观影导入《海绵宝宝动画片段》 (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
(1)生活中你是否存在这样的佛系、躺平甚至摆烂的现象?
(2)你通常用什么借口来放任自己的拖延行为?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的感官刺激,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入主题,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走进拖延
通过小调查,学生了解自身拖延的具体表现。(5分钟)
什么是拖延症?进行拖延的小调查,测测学生的拖延指数。
1)不到最后一刻,不完成任务;
2)每次做作业时总会各种拖延,直到时间不够;
3)没有学习计划,或任务清单进行时间管理;
4)明明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事情,总是拖至很长时间;
5)总是认为时间还有大把,先玩游戏,吃零食,聊天,刷抖音等;
6)要做事时,脑子里能冒出各种理由。现在先做别的,这个稍后;
7)处理事情不分主次,忙了大半天,最紧要的事情没有完成;
8)经常因为时间过于紧迫,草草了事,结果被老师或家长责怪;
9)自我麻痹,反正时间不够,就熬夜完成,或早点起床完成;
10)懒散,总想着明天做,日复一日;
11)总是等到考试前不久,才开始复习;
12)这个作业太难了,无从下笔。
【设计意图】
通过完成测验,学生对拖延症形成初步的了解,并反思自己的拖延行为。
正确归因,翻转认知
A. 完美主义:要万事俱备,才能开始。期望事情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所以不能匆忙开始。
B. 自我贬低:这个任务太难了,没有信心独立完成或做不好无比伤自尊,丢面子。
C. 抵触:这个老师对我态度不好,所以不想完成该科作业。或者因为担心提早完成任务,会被家长布置新的任务。
D. 干扰太多。
E. 没有计划,不懂时间管理。
F. 其他......
同学们,当你发现自己为某件事反复懊悔或是执着时,不妨试着去看事件的另一面;这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自己从中有收获成长吗?因为事件本身是客观的发生的,不同的是我们看待的角度。从多角度去看待事件,从中可以看到有价值的一面。如:A 你不需要很厉害才开始,你需要开始了,才能变得厉害。B怎样做,任务可以变简单。C 老师对谁态度好?他身上有哪些特性让他获得了老师的喜欢与肯定;我更应该认真完成该科作业,达到老师的认可......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了解拖延症的具体表现,尝试从多角度去看待拖延事件,学习“翻转认知”思维模式,变消极为积极,在消极中注入积极因子。
案例分析,情景再现
案例一
小莫同学基础较弱,上课喜欢走神,不能认真听讲,遇到有点思维性高的作业,难以完成,写作业时不专心,喜欢玩玩笔,发发呆,上个洗手间等,即使家人不断催促,或在旁守着写,也要写到很晚,或个别作业不完成。
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小莫同学拖延的原因,并通过心理医生会诊的方式来情景再现。
1)“遇到困难绕着走,绕不过去就不走”。
2)学习心理压力大,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害怕老师或家长批评,恐惧心理导致情绪低落,无法产生学习的高效率。
3)学习习惯较差,精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导致效率低下。
4)对学习生活缺少计划,缺乏时间观念,不懂得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5)......
案例二
距离考试只有15天了,小妍同学希望获得好成绩,每天背着厚厚的书包回到家里,雄心壮志地想要复习,但总是事与愿违,写完作业后,一会儿看下电视,一会儿和朋友聊天讨论如何复习,却没有行动,一会儿和妹妹玩耍。到了十点以后,才拿出复习资料,人已经很疲惫了,于是洗漱一下就睡觉了。第二天,又提醒自己复习,背着厚厚的书包回家,故事重演,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小妍越来越焦虑,烦躁,身心疲惫。
【设计意图】
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同学们进行体验式学习,在情境中尝试用新的方法来应对拖延。
科学方法,注入力量
番茄学习法
由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微观时间管理方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定为25分钟,专注工作或学习,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休息5分钟,每4个番茄钟后休息25分钟。
心理学的“2分钟定律”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2分钟定律”。如果你想要做一件事,一定要在2分钟内去做。否则,这件事你可能会拖延许久,甚至永远不去做。一旦你强迫自己开始2分钟,你会觉得把剩下的事情做完,并不难。
清单法
把大脑压力清空,将每日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具体时间列在清单上,每天顺序基本固定,让自己形成惯性,习惯成自然。
寻找一个相对安静合适的环境,远离干扰你的一切事物,开启专属于自己的勿扰模式,专注做眼前事。
任务拆分法
把你认为困难的大问题拆分成一个个小问题,进行逐个攻破。
做个不完美的行动派
1)时刻提醒自己先完成,再完美。
2)树立可以操作的目标,拆分目标;
3)事情出现卡点,不进行自我贬低,自我怀疑,要相信唯有“行动”让你离目标越来越近。
【设计意图】
学习前人的经验智慧,为我所用,提高战胜拖延的技巧。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完成战拖自测表,同学们之间可以组建站拖小组,利用团队的力量形成合力,相互监督,共促提高。
班主任寄语
今日事,今日毕;切勿拖延至明日。莫害怕,莫犹豫,立即行动很给力。遇难事不忧虑,细分任务很容易。担心时间无端去,战拖方法真有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