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规划的人生更精彩——我的高中蓝图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心理课:规划的人生更精彩——我的高中蓝图教案

资源简介

心理课:规划的人生更精彩——我的高中蓝图
这节课是生涯规划的入门课,
结合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论,跟同学们讲一讲高中阶段的发展任务,以及目标设置的问题。
理论背景
自2014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被推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高中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应引导他们尝试初步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其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作为高中生涯教育的入门课,主要从高中的发展任务入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规划意识,同时指导学生树立合理目标。学生的阶段目标明确,执行能力会更好。这样会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也就是那种强烈改变自己命运的渴望和冲动),一直驱动着学生主动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塑造良好的积极奋进的品格。
活动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选择
问题导入:假设你有充分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让你选择一个地方旅行,你会如何选择?说说你的理由。
2.教师小结
无论做哪一种选择都没有对错之分。每一种选择各有利弊,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人生有时候就是一场旅行,如果把人生当成一场旅行,你会有不同的选择吗?如果高中阶段是人生中的一段短途旅行,你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引出本课主题《规划的人生更精彩——我的高中蓝图》
(二)团体转换阶段:初识生涯规划
1.一项引人深思的调查
2.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生涯发展理论大师舒伯(Super,1953)认为个体的生涯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即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这五个阶段之间彼此相连,持续发展,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
在这里介绍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论,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教案。
3.中学生生涯规划及意义
引入了在本校做的一项调查,该调查采用生涯规划意识类问卷对本地区300多名高一高二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并不太乐观。
为了更直观地认识本地学生生涯规划的整体趋势,表中还列出了郭兆年 2008 年研究的具体数据 m,m 为郭兆年研究结果中列出的男女生在生涯规划各维度的平均分。通过直观的对比,尽管两个研究在时间上相差了十年,但是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生涯定向上,本次调查的学生整体水平均低于比较群体。
通过现实的数据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引出高中生涯规划的内容和要求,中学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呈现考霸张空谷的故事:正反两面的对比,强化学生的认知。
生涯规划是连接现实和理想的桥梁,而这桥梁直接体现在目标上。
中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学习更有针对性,提高效率发挥潜能,学习动力足学习满意度更高;学习的持久性增强,取得更好的成绩;充分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
(三)团体工作阶段:目标与目标管理
1.情境思考:呈现图片,请同学们结合自身进行思考。
你觉得目前的你最像图中的哪个小孩?为什么?
你觉得你3年后最想成为图中的哪个小孩?为什么?
从目前的你,需要作出什么改变,才能达到3年后你想要的状态?
2.高中阶段的发展任务
结合现实:一中学子三问(我来一中做什么?在一中我该如何做?离开一中我能收获什么?)教师结合高中阶段的发展任务引导同学们思考以上的三个问题。
3.活动:书写《我的高中蓝图》
教师下发本课活动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第一次书写。建议同学们认真思考学业发展部分,并写下自己高中阶段的学业发展目标。其他部分可在课后思考和完成。同学们完成后可适当做分享。
比一比:呈现两位同学的学业发展目标,看看哪一位同学的更合理?(例子来自别的年级学生,做了匿名处理),通过对比引出SMART目标管理原则。
4.SMART目标管理原则(播放视频)视频来源B站
介绍SMART目标管理原则,详细讲解可见教案。结合SMART目标管理原则进行自我目标修改,同学们进行《我的高中蓝图》第二次书写。教师课堂巡视,指导同学们完成《我的高中蓝图》第二次书写。完成后邀请个别同学进行分享,教师适当进行点评
(四)团体结束阶段:每天进步一点点
1.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vs每天退步一点点,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这么一点点拉大……再多一点点努力,结果也许就是奇迹,比认真的人还认真的结果就是卓越……
2.美文欣赏《遍地筛子》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迁就自己、姑息自己的人,你就会听任自己在某些“特别的时刻”松弛懈怠,你总能用一个个强有力的理由劝止自己前行的脚步。你会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一年三百六十日,岂有读书好时节!没有目标,放弃是最容易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