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称呼 小学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喜欢的称呼 小学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资源简介

喜欢的称呼小学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
乱给别人起外号是同伴交往中出现普遍出现的矛盾。低年级同学年龄较小、不懂得体恤别人的感受,出于好玩或恶作剧的心理会给其他同学起外号。一些有辱尊严和有损形象的外号,使有的同学内心受到了伤害,对此反感、郁闷或感到压抑和自卑。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同学还会因而失去对学习、对校园生活的兴趣,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活动目标】
在正面教育孩子尊重、关爱别人的同时,要让孩子正确认识起外号的利与弊,及时安抚被取外号的孩子,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班级中也要有积极的舆论导向,给同学之间形成一种温馨美好的良好氛围。
【活动流程】
一、联合家长,摸底排查
针对班级发生的同学之间乱起外号的事情,联合家长对全班学生进行摸底,看看班级学生起外号的情况及其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班主任需事先给家长提出指导方法和注意的事项。
1、轻松谈话,耐心倾听。
低年级的学生对家长和老师有着本能的信任。选择一个轻松的时间和环境,与孩子聊聊起外号的话题。如,“有人给你起外号吗?你喜欢别人这样叫你吗?你有没有也给别人起过外号呢?你班上的同学有被人起外号吗?他觉得怎么样呀?”等等。
2、理解认同孩子感受
如果孩子对自己的外号感觉无所谓,或者乐在其中,家长可不必太在意。当孩子向你倾诉不快、对此很反感甚至受到不良影响的时候,父母要表示认同理解,给孩子充分的情感支持,但也不要表现得气愤难平,耿耿于怀。
3、鼓励孩子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被起了恶意外号,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被起这个外号的缘由。有些外号往往是从自身的缺点开始的,如平时总爱大声嚷嚷,被称为“大喇叭”等,家长可以借此激励孩子,正视自己的缺点,克服改正,让别人刮目相看,无话可说。
其次,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勇敢表达:“我不喜欢你这样叫我!” “请你不要再这样叫我,我很生气!” 培养孩子豁达的心胸,让孩子明白给别人起恶意外号才是没有修养、错误的行为,你不响应他,他便不能伤害你。
当然,也可以跟孩子讨论如何自己去解决问题,支持鼓励孩子去尝试可行的办法。
4、 家长向班主任如实汇报情况,有问题的要加强沟通交流。
二、正确认识“外号”
班主任利用班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起“外号”的利弊,学会尊重同学,不乱给同学起外号。
1、什么是外号?
外号即绰号,是人的本名以外,根据本身的特征、个性等另起的名字,大都含有亲昵、憎恶或开玩笑的意味。表示亲密或喜爱的绰号也叫昵称,表示幽默感或嘲弄的绰号也叫诨号。
2、起外号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学生讨论)
好处:善意的、无侮辱性的外号更体现出亲昵、亲密的感情,喊起来顺口亲切,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
坏处:给别人起(或者喊)别人难听、嘲笑、羞辱色彩严重的侮辱性外号,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会让人反感,给人带来痛苦,也会使人产生自卑,不合群、孤僻等心理问题,还会造成同学之间关系不和睦。
3、给同学起“侮辱性外号”,是一种语言欺凌,属于心理暴力,可以定性为校园霸凌。情节严重者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所以,给别人起外号的时候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善意的、无伤大雅又令人接受的外号可以为之;反之,嘲讽、侮辱别人的恶作剧行为应该停止,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三、我有喜欢的称呼
与其堵,不如疏。既然“起外号”是一把双刃剑,那么就把握好尺度,尽量发挥它好的一面,让它产生温暖增进班级同学间的感情。
在引导学生学会辨别“起外号”的利弊关系后,以尊重、友好为前提,开展“我喜欢的称呼”主题活动。
1、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讨论:给好朋友起个合适的外号。
2、给自己选择一个满意的外号。不喜欢用外号的也可以选择用自己的小名,甚至就用回自己的姓名。
3、制作创意名字牌,放在自己的课桌上,让同学们认识自己的新外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