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七章 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第2课时 乙酸 官能团与有机物的分类【学习目标】1.知道乙酸的组成与结构特点,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2.关联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 (羧基) ,建立用途、性质、结构之间关联的学习思路,认识乙酸的性质与官能团羧基之间的关系。3.通过有机物的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从官能团分析的角度认识陌生有机物的性质。【素养目标】1.结合乙酸的用途,通过乙醇、乙酸结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2.结合资料素材,通过酯化实验及原理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信息获取及分析探究实验的能力,体现了“科学探究、证据推理”的学科素养。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知识点一:乙酸的物理性质与组成、结构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故乙酸又称为醋酸。纯净乙酸又叫冰醋酸,1.物理性质颜色 气味 状态(通常) 熔点 沸点 溶解性无色 强烈刺激性气味 液态 16.6 ℃ 108 ℃ 易溶于水和乙醇2.组成与结构典例1. 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B.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分子里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乙酸是四元酸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答案】B【解析】乙酸分子中只有—COOH上的H可以电离出来形成H+,所以乙酸为一元酸。知识点二:乙酸的化学性质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分子中的羧基(—COOH)决定。1.乙酸的酸性(1)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具有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①与活泼金属Mg反应:2CH3COOH+Mg―→(CH3COO)2Mg+H2↑。②与金属氧化物CuO反应:2CH3COOH+CuO―→(CH3COO)2Cu+H2O。③与碱NaOH中和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④与盐NaHCO3反应: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点拨】用食醋浸泡有少量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的暖瓶或水壶,可以清除其中的水垢,这是利用食醋清除水垢是利用了醋酸的酸性。发生反应:2CH3COOH+CaCO3―→2CH3COO-+Ca2++H2O+CO2↑;该反应的发生可以说明CH3COOH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2.酯化反应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1)酯化反应的机理通常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来证明:如用含18O的乙醇与乙酸反应,可以发现,生成物乙酸乙酯中含有18O。可见,发生酯化反应时,有机酸断C—O键,醇分子断O—H键,即“酸去羟基,醇去氢”。(2)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原理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反应特点实验装置实验步骤 在试管中加3 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冰醋酸。按上图连接实验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 min,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实验现象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有果香味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注意事项 ①为防止试管中液体在受热时暴沸,盛反应液的试管要倾斜约45°,加热前在试管中加入几块碎瓷片或沸石。 ②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兼冷凝作用。 ③导管末端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防止挥发出来的CH3COOH、CH3CH2OH溶于水,造成溶液倒吸。 ④试剂的加入顺序 先加入乙醇,然后沿器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CH3COOH。 ⑤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a.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b.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 c.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 ⑥浓硫酸的作用 a.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b.吸水剂——提高CH3COOH、CH3CH2OH的转化率。 ⑦酯的分离 采用分液法分离试管中的液体混合物,所得上层液体即为乙酸乙酯。 ⑧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a.用浓H2SO4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加热将酯蒸出; c.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归纳比较】 醇、酚、羧酸分子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比较名称 乙醇 苯酚 乙酸结构简式 CH3CH2OH CH3COOH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 不能电离 能电离 能电离酸性 中性 极弱酸性 弱酸性与Na反应 反应放出H2 反应放出H2 反应放出H2与NaOH反应 不反应 反应 反应与Na2CO3反应 不反应 反应 反应与NaHCO3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反应典例2.如图是某种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有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是C3H6O2B.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C.能发生酯化反应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B【解析】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能和NaOH溶液反应。典例3.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①乙酸的电离,是①键断裂②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③在红磷存在时,Br2与CH3COOH的反应:CH3COOH+Br2CH2Br—COOH+HBr,是③键断裂④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是①②键断裂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乙酸电离出H+时,断裂①键;在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断裂②键;与Br2的反应,取代了甲基上的氢,断裂③键;生成乙酸酐的反应,一个乙酸分子断①键,另一个分子断②键,所以B正确。典例4.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与互为同分异构体B.试管b中导管应该插入液面下,使产品吸收完全C.饱和Na2CO3溶液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D.乙酸、水、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依次减弱【答案】B【解析】乙酸乙酯与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溶解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为防止产生倒吸现象,b中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B项错误;乙酸乙酯为无色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密度小于水,在反应中以蒸气的形式挥发出来进入b中,C项正确;乙酸为弱酸,能电离出部分氢离子,水也能电离出少量的氢离子,乙醇为非电解质,故乙酸、水、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依次减弱,D项正确。知识点四:酯类的性质酯类的一般通式可写为,官能团为酯基(,或写作—COOR)。1.酯的物理性质【点拨】烹制鱼时,添加一些醋和酒,能够使鱼肉更加美味,醋中的乙酸和酒中的乙醇会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提香的作用。2.酯的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取代反应)知识点四: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官能团 代表物 典型化学反应碳碳双键或三键 (或—C≡C—) 乙烯 或乙炔 (1)加成反应: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2)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羟基 (—OH) 乙醇 (1)与活泼金属(Na)反应 (2)催化氧化:在铜或银催化下被氧化成乙醛羧基 (—COOH) 乙酸 (1)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在浓硫酸催化下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酯基 (—COO—R) 乙酸 乙酯 水解反应:酸性或碱性条件醛基 (—CHO) 乙醛 氧化反应: 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或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点拨】当有机物中有多种官能团时,该有机物可表现多官能团的主要性质。典例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这种有机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能与NaOH溶液反应④能与乙醇反应⑤能发生取代反应⑥能发生置换反应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除④外 D.除⑥外【答案】B【解析】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苯环,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分子中含有羧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典例6.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B.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D.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答案】C【解析】A、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两个苯环均连在同一个饱和碳原子上,由于单键可以旋转,两个苯环不一定共面,A错误;B、X中含有羧基,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B错误;C、由于是环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C正确;D、X的水解过程中,2个羧基和1个酚羟基都能与NaOH反应,故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D错误。答案选C。核心价值与学科素养【知识结构化】1.乙酸的性质2.常见有机物的衍变关系典例7.山西老陈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乙酸是一元酸B.往食醋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将变红C.往热水瓶内胆中加入适量的食醋,可去除水垢D.制取乙酸乙酯时,乙酸分子中的氢原子被乙基(—C2H5)取代【答案】D【解析】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中的—OH被乙氧基(C2H5O—)取代。典例8.已知二羟甲戊酸(结构如图)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8O4B.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在铜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D.标准状况下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22.4 L H2【答案】C【解析】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是二羟甲戊酸中的羧基,并且脱去一分子水,因此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6O4,A错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醇羟基在铜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醛基,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C正确;标准状况下,1 mol该有机物中含有1 mol羧基、2 mol醇羟基,都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得到氢气的体积为33.6 L,D错误。【跟踪练习】 基础过关1. 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答案】D【解析】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产品中含在的杂质,结合选项解答。A项,反应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A正确;B项,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以防止倒吸,B正确;C项,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实现分离,C正确;D项,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不能通过蒸发实现分离,D错误。答案选D。2.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M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M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B.M与碳酸氢钠完全反应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C.M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D.M既能与乙酸反应,又能与乙醇反应【答案】C【解析】 1 mol M与Na完全反应时—COOH、—OH各消耗1 mol Na,A项正确;1 mol —COOH只能与1 mol NaHCO3反应,B项正确;1 mol —COOH消耗1 mol OH-,—OH不与OH-反应,C项错误;M中既含有—OH,又含有—COOH,所以既能与乙酸反应,又能与乙醇反应,D项正确。3. 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用试剂 方法A 甲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B 乙醇(水) 生石灰 分液C 乙醇(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D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答案】D【解析】甲烷中混有杂质乙烯,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乙烯被氧化为CO2,仍然存在杂质,A错误;乙醇中混有水,加入生石灰,水反应变为离子化合物,熔、沸点高于乙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B错误;乙醇中混有乙酸,若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乙酸发生反应变为乙酸钠,但是乙醇能够溶于该溶液中,不能使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错误;乙酸乙酯混有杂质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杂质发生反应变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而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分层,因此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提纯,D正确。4. 如图为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属于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B.该有机物含有三种官能团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只生成一种有机物【答案】A【解析】根据甲醇、乙醇、甘油等含羟基的有机物能溶于水,可推测维生素C能溶于水,A项错误;维生素C含有羟基、酯基和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B项正确;维生素C含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维生素C为环状酯类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从酯基中的碳氧单健处断裂化学键,产物只有一种,D项正确。5. 实验室中欲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如图是分离操作流程图A.①蒸馏 ②过滤 ③分液 B.①分液 ②蒸馏 ③结晶C.①蒸馏 ②分液 ③分液 D.①分液 ②蒸馏 ③蒸馏【答案】D【解析】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分离互溶但沸点差异较大的液体混合物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乙酸、乙醇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所以试剂a是饱和碳酸钠溶液,①可以采用分液方法分离;得到的B溶液中含有碳酸钠、乙酸钠和乙醇,碳酸钠和乙酸钠是盐,沸点高,乙醇沸点低,所以②可以根据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C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乙酸钠,试剂b是硫酸,与碳酸钠、乙酸钠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硫酸钠和乙酸,二者沸点不同,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将乙酸蒸出,从而将硫酸钠和乙酸分离,则③为蒸馏。答案选D。能力达成6.已知:Ⅰ.从石油中获得A是目前工业上生产A的主要途径,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Ⅱ.2CH3CHO+O2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② ;④ 。 【答案】(1)CH2CH2 (2)羟基 羧基(3)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4)CH2CH2+H2OCH3CH2OH 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解析】 据已知信息可判断出A为乙烯,再根据合成路线及反应条件可得出B为CH3CH2OH,C为CH3CHO,D为CH3COOH。7.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酸性饮品,具有解毒、降脂等药效。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回答下列问题:(1)苹果酸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苹果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3)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________L。 (4)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 A.与NaOH溶液反应 B.与石蕊溶液作用C.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酯化 D.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E.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答案】(1)羟基 羧基 (2)C4H6O5 (3)33.6 (4)A、B、C、D、E【解析】苹果酸中含有2个—COOH和1个—OH,都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故1 mol ACV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产生H2 1.5 mol。它含有—COOH可与石蕊溶液作用,可与NaOH、NaHCO3、乙醇反应。它含有—OH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1:已知: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乙酸;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有关有机物的沸点如下表: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沸点/℃ 34.7 78.5 118 77.2请回答:(1)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有冷凝乙酸乙酯和____________,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实验完毕后,将烧杯D中的溶液充分振荡、静置,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同位素18O标记乙醇中的氧原子以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 (4)现拟分离含少量乙醇和乙酸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如图2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图2则试剂a是_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分离方法Ⅰ是________,分离方法Ⅱ是 。 【答案】(1)催化剂、吸水剂 (2)球形干燥管(或干燥管) 防止倒吸 振荡产生气泡,红色变浅或褪去,静置后出现分层,上层是无色透明油状液体且有特殊香味(3)CH3COOH+CH3CH218OH CH3CO18OC2H5+H2O(4)饱和Na2CO3溶液 浓硫酸 分液 蒸馏【解析】(1)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2)仪器C具有球形特征,为球形干燥管(或干燥管),乙酸、乙醇易溶于碳酸钠溶液,会导致装置内气体减少,球形干燥管的管口伸入液面以下会发生倒吸,但球形干燥管体积大,可冷凝乙酸乙酯,也可以防止倒吸;碳酸钠溶液显碱性,遇到酚酞变红,实验完毕后,将烧杯D中的溶液充分振荡、静置,乙酸和碳酸钠反应而使溶液红色变浅,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密度比水小,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3)羧酸与醇发生的酯化反应中,羧酸中的羧基提供—OH,醇中的羟基提供—H,相互结合生成水,其他基团相互结合生成酯,同时该反应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2H5+H2O;(4)由分离流程可知,所加试剂a为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方法Ⅰ为分液,油层含乙酸乙酯和水,加无水硫酸钠可吸收水,A为乙酸乙酯;水层含乙醇、乙酸钠、碳酸钠,分离方法Ⅱ为蒸馏,E为乙醇,C中含乙酸钠、碳酸钠,加试剂b为浓硫酸,分离方法Ⅲ为蒸馏,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饱和Na2CO3溶液,Ⅰ为分液,Ⅱ为蒸馏,b为浓硫酸。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