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转炉炼钢操作》案例1-案例10(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转炉炼钢操作》案例1-案例10(素材)

资源简介

案例六
案例1:未撤离危险区域,起重机起吊造成事故
2005年7月24日上午9点10分,某集团有限公司轧钢工段乙班副班长王师傅与平师傅,配合30T天车从一架轧机渣沟槽中将渣斗吊出,吊至炉前辊道安全过桥南侧,将渣斗吊至黄河翻斗汽车上后,王师傅上车去摘渣斗上面的钢丝扣后未及时撤离危险区域。平师傅在地面负责挂好渣斗底部吊点后,指挥天车起吊。天车司机王师傅在起升过程中没有进行安全确认,为防止渣斗杂物外溢,向南面打小车,渣斗向南晃动过去,将站在翻斗车内西南角的王师傅挤伤胸、腹部,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轧钢工段乙班副班长王师傅,应摘完钢丝扣后,及时撤离危险区域,而本人滞留在翻斗车上。
天车司机王师傅和地面人员平师傅在配合作业过程中,在没有进行安全确认的情况下,盲目起吊。
(AQ2002-2004)(7.3.7) 往炼钢炉兑铁水时,铁水罐不应压在转炉炉口或电炉受铁槽上,人员应位于安全区域。
规程解读:
1、兑铁水时,铁水罐压在转炉炉口或电炉受铁槽上,兑铁时起副钩,主钩失力脱钩或摇炉不慎炉口回托铁水罐,造成主钩脱钩,铁水罐坠落铁水倾翻烧伤人员的事故。
2、兑铁时指吊人员密切观察,正确发出指令。吊车司机注意炉口和主钩情况,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案例二
1.案例:炼钢厂电炉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2006年11月22日零时5分,位于某县经济特区前杜村的“某县新福制品厂”内一处炼钢电炉突然发生爆炸。正在炼钢炉周围干活的10名工人被爆炸的冲击气流崩飞,其中3人死亡,7人受伤。
事故原因:
发生爆炸是因为化铁电炉内一根直径一寸的铁管内含有爆炸异物。
(AQ2001-2004)(7.2.3) 炼钢厂一般应设废钢配料间与废钢堆场,废钢配料作业直接在废钢堆场进行的,废钢堆场应部分带有房盖,以供雨、雪天配料。混有冰雪与积水的废钢,不应人炉。
规程解读:混有冰雪与积水的废钢禁止入炉。
2.案例:炼钢厂转炉加废钢喷溅事故
事故经过
2009年5月8日,某特钢有限公司40吨转炉在进行废钢投料作业时,发生爆喷,造成8人烧伤。
事故原因:
转炉在进行废钢投料过程中,将混有泥浆沉积物的铁块一起加入炉内,由于混有泥浆沉积物的铁块比较潮湿,在进入转炉内后沉入铁水,并迅速发生汽化,造成炉内钢渣喷溅。
3.案例:炼钢厂转炉喷溅事故
事故经过:
2010年1月3日03:10,夜班乙班2#炉指挥110吨天车装完废钢后,先往后摇,然后向下摇,再通知450吨天车工缓慢兑入铁水。兑铁至2/3时,炉内突然翻滚,从炉口喷火并带出少量铁水。
事故原因:
1.废钢中铁块裹湿泥较多。
2.加完废钢后,反复摇炉不充分,摇炉角度不够,废钢中的潮气没有充分蒸发。
3.车间对废钢潮湿按照雨雪天气进行操作的方案传达不到位,管理责任未尽到。
(AQ2001-2004)(9.2.2)废钢配料,应防止带人爆炸物、有毒物或密闭容器。废钢料高不应超过料槽上口。转炉留渣操作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喷渣。
规程解读:
1、建立入炉废钢配料制度,严禁爆炸物、有毒物或密闭容器入炉。
2、禁止留渣作业。一旦留渣时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兑铁前必须加入白灰或轻烧白云石摇炉2~3次使转炉终渣稠化。案例五
案例:炼钢厂钢包穿包漏钢烧伤事故
事故经过:
2005年4月7日7时05分,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转炉一分厂2#RH真空精炼装置按计划对T91钢种进行处理,当钢包被顶升到位并下降至加合金位置时,精炼处理工陈师傅发现操作室内监控显示屏上显示现场有火光,立即到现场确认,发现钢包穿漏。陈师傅迅速返回操作室告知当班组长周师傅,并按《精炼处理中钢包穿漏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液压顶升装置让钢包下降,欲将钢包台车开出,但发现液压顶升装置不动作。同时周师傅向当班作业长陆师傅汇报事故情况。陈师傅马上冲向1楼准备实施手动放油紧急作业,刚跑至扶梯口就被气浪冲至10.8米平台。此时,正碰上赶来的当班作业长陆师傅和夜班组长史师傅,但由于火势迅猛,此时已经无法进入平台。陆师傅立即联系炉前作业长通知有关人员,史师傅迅速赶至扒渣机附近查看,发现并救出了自救逃生已烧伤的当班组长周师傅。后经现场察看发现:钢包包壁与下渣线处发生钢水泄漏,冲出的钢水很快熔化了钢包台车上的托架,由于钢包处于顶升状态,在静压的作用下,钢水大量涌出,冲刷在附近液压站的墙面上,熔化了墙面上的钢结构立柱,钢水进入液压室,再熔化高压液压管道,造成高压液压油成雾状喷出,瞬间引起火灾,大火烧穿了液压站钢板屋顶并迅速蔓延。事故造成2# RH部分液压和电气系统烧损,现场作业人员常在操作室内窒息身亡,周师傅严重烧伤,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炼钢32号钢包在2号RH真空精炼装置处,钢包内钢水泄漏,熔化液压站墙体靠钢包一侧的厂房钢柱,钢水进入液压站引起液压油燃烧,造成火灾。
炼钢厂在新试T91特种钢冶炼时对钢包的特殊要求认识不足,所采取的措施与钢包实际工况不相适应。
(AQ2002-2004)(8.1.4)铁水罐、钢水罐和中间罐修砌后,应保持干燥,并烘烤至要求温度方可使用。
规程解读:修砌后的铁水罐、钢水罐、中间罐,确认满足烘烤时间及温度要求后方可使用,否则容易发生爆震、喷溅进而造成烧烫伤事故。
措施:使用前必须专人进行确认,达到目标温度方可使用。案例十
案例1:炼钢厂施工未采取可靠的煤气切断措施,煤气中毒事故
事故经过:
2010年1月4日,某钢铁公司炼钢分厂的2号转炉与1号转炉的煤气管道完成了连接后,未采取可靠的煤气切断措施,使转炉气柜煤气泄漏到2号转炉系统中,造成正在2号转炉进行砌炉作业的人员中毒。事故造成21人死亡、9人受伤。
1)运行中的1#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与在建的2#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共用一个煤气柜;
2)与在建的2#转炉连通的的水封逆止阀、三通阀、电动蝶阀、电动插板阀(眼镜阀)仍处于安装调试状态;
3)1月3日上午,1#转炉停产,为使2#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与现系统实现工程连通,约10时30分,在将3#风机和2#风机煤气入柜总管间的盲板起隔断作用的盲板切割出约500mm╳500mm的方孔时,发生2人中毒死亡事故,施工人员随即停工。
4)事故现场处置后,当班维修工封焊3#风机入柜煤气管道上的人孔,(未对盲板上切开的方孔进行焊补);
5) 当班风机房操作工给3#风机管道U型水封进行注水,见溢流口流出水后,关闭上水阀门;
6)1月3日13时左右1#转炉重新开炉生产; 1月4日上午,2#转炉同时进行砌炉作业。
7)1月4日约10时50分,应炉内砌砖人员要求,到炉外提升机小平台来取炉砖尺寸人员突然晕倒,小平台上一起工作的2名人员去拉但未拉动,并感到头晕,同时意识到可能是煤气中毒,马上呼救。
事故原因
1)在2#转炉回收系统不具备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割除煤气管道中的盲板,煤气柜内(事故时1#转炉未回收)煤气通过盲板上新切割500mm╳500mm的方孔击穿U型水封,经仍处于安装调试状态的水封逆止阀、三通阀、电动蝶阀、电动插板阀充满2#转炉(正在砌炉作业)煤气回收管道,约10时50分,煤气从3#风机入口人孔、2#转炉一文溢流水封和斜烟道口等多个部位逸出;
2)U型水封排水阀门封闭不严,水封失效,导致此次事故的发生(从1月3日13时注水完毕至1月4日10时20分左右,经过约21小时的持续漏水,U型水封内水位下降,水位差小于27.5cm(煤气柜柜内压力为2.75 KPa),失去阻断煤气的作用)
3)U型水封未按图纸施工,未装补水管道,存在事故隐患;
(GB6222-2005)(8.2.5)有人值班的机械房、加压站、混合站、抽气机房内的值班人员不应少于二人。室内禁止烟火,如需动火检修,应有安全措施和动火许可证。
规程解读:
——1.值班时,必须两人以上,携带煤气报警器,不得单独作业,做好联保互保。
——2.机械房、加压站、混合站、抽气机房附近,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明火抽烟和休息。
——3.禁火区域检修需要使用电气焊动火时,必须提前一天做好安全措施和申请办理动火许可证,无证禁止施工。案例三
1.案例:1拉运铁水罐汽车胎爆,行人被烧成重伤事故
事故经过
2006年10月5日,在某市108国道铁路立交桥上的下坡处,某钢铁有限公司一辆满载30余吨铁水的半挂运输车,因轮胎引爆造成车辆失控,行驶中的车上钢水包里铁水倾洒公路上,60米长公路瞬间变成铁水火海,当场严重烧伤一名早晨上班途中的行人女子,20分钟后武警消防人员赶到,5辆消防车在经过2个多小时的灭火才将车辆和被铁水引燃的柏油路面扑灭。
(AQ2001-2004)(7.3.3)混铁车倒罐站倒罐时,应确保混铁车与受铁坑内铁水罐车准确对位;混铁车出铁至要求的量并倾回零位后,铁水罐车方可开往吊包工位。
规程解读:
防止在向铁水罐出铁时由于停放位置不到位,而将铁水出至铁水罐外,造成铁水铸车和烧坏设备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1.确认二级画面正常。
2.确认画面显示中的鱼雷罐坑位,存铁数量及成分。
3.确认当前炉次的冶炼钢种和出铁量。
4.确认铁水称量运输车行走正常及称量显示正常。
5.确认倾动操作台手柄、信号、按钮正常。
6.确认除尘系统运行正常,除尘挡板开关灵活。
7.确认鱼雷罐车对位准确(精度±100mm), 罐口及罐内铁水状况。
8.确认道口栏杆开闭正常。
9.确认铁水罐罐衬、罐底是否正常。
10.确认手动接电是否正常。
11.确认测取系统正常。
2.案例:中频炉铁水泼入水池发生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2009年11月9日凌晨5:30分左右,某金属磨料有限公司谭某、张某当班作业。张某负责往中频电炉中加铁渣,用小车将电炉熔化的铁水运输至桥面的作业区,谭某负责铁桥上的生产作业。桥面上的铁水包底部发生堵塞,张某和谭某重新更换铁水包,两人操作不慎,铁水泼入水池中,瞬间产生大量蒸汽,局部压力骤增,形成爆炸,气浪将桥面掀起、彩钢瓦屋顶冲塌、铁桥护栏被击穿。张某、谭某受到爆炸冲击,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
某金属磨料有限公司在新建项目时,未经正规设计,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生产场所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根据《钢铁冶金行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5.3.1规定:存放、运输液体金属和熔渣的场所,不应设有积水的沟、坑等。如生产确需设置地面沟或坑等时,必须有严密的防水措施,且车间地面标高应高出厂区地标高0.3m及以上。
(AQ2001-2004)(7.3.6)铁水预处理设施,应布置在地坪以上;若因条件限制采用坑式布置,则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保证坑内干燥。
规程解读:铁水预处理区域严禁打水,宜采用封闭式操作。案例八
案例1:炼钢厂转炉倾动失控事故
事故经过
2005年9月12日,炼钢厂摇炉工将2转炉摇至约84度准备测温取样,但转炉未停住,处于失控状态,炉前工按下急停按钮后迅速离开。此时中控室操工正准备进行第3次氧刮渣,发现画面中转炉角度由87度迅速变化,变频器操作画面显示为绿色状态,当转炉角度变为90度时,感觉异常,立即按下急停按钮,画面中变频器停止运行并显示黄色闪烁,现场炉内钢水全部翻出,转炉最终停在154度。
事故原因
违章强行摇炉。
(AQ2001-2004)(9.2.11)倒炉测温取样和出钢时,人员应避免正对炉口;采用氧气烧出钢口时,手不应握在胶管接口处。
规程注解: 
手握在胶管接口处易引起回容火烧伤事故。操作工在工作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作业中钢渣飞溅,可能造成人员灼伤,正确穿戴好防热服、面罩、电焊手套,避开站立在钢渣飞溅的方向。
2、氧气皮管回火,造成人员烧伤,手不要握在接缝及皮管上。
3、用氧气烧出钢口时,先开氧气,后插入出钢口内,手不准握烧氧管与氧气带接口处,佩戴的手套不得有油污。当胶管发生回火时,不准将燃烧的胶管乱扔,不准对人,不准憋气管以防伤人。应握住胶管头400毫米左右,其它人员立即关闭氧气阀门,然后将胶管放入水中灭火。确认无残火后切去已经碳化的胶管部位再用。案例一
案例详解:炼钢厂120t转炉一次风机壳体冲刷磨损现场高效修复技术
【摘要】介绍了120t转炉一次风机壳体冲刷磨损现状,并对磨损冲刷原因进行分析,通过使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有效的解决了风机壳体冲刷磨损问题,确保了风机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炼钢,转炉,一次风机,冲刷磨损,高分子复合材料
中图分类号:TF341.1 文献标志码:B
1、设备简介
炼钢转炉一次除尘风机房于2005年5月投入使用,一次除尘风机系统是转炉一次除尘系统的动力来源和转炉煤气回收的关键设备,目前拥有一次除尘风机A Ⅲ3000-1.073/0.793型风机四台,其中二号风机为备用风机,风机调速形式为液力耦合器调速,其余三台经过变频改造,均为变频调速。风机电机额定功率为2300kW,2#风机风机电压为10kV,其余三台为6kV,防护等级IP54,隔爆级别为ExeⅡT3,风机使用转速为1350rpm,最高转速为1440rpm,风机最大风量为180000 m3/h。
2、一次风机除尘系统主要组成设备
一次除尘风机系统(见图1)由前盲板阀、电动蝶阀、一次风机、高压电机、三通阀、旁通阀、水封阀、U型水封及放散阀构成。
3、120t转炉1#一次风机壳体冲刷磨损现状情况的现场修复
3.1转炉一次风机冲刷磨损情况
转炉1#一次风机在2013年出现壳体冲刷磨损情况,下壳体出现磨漏情况,未磨漏位置壁厚也变得非常薄,分析原因为由于除尘器效率降低,造成大量的粉尘被高速运转的叶轮带入风机,高速运动的粉尘与壳体直接接触产生强烈摩擦,造成壳体磨损、磨漏。通过在下壳体磨损严重位置内补焊300*600*5mm钢板、在上壳体外部焊接100*100*5mm钢板方式来延长风机运行时间(见图2),运行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出现补焊钢板磨穿现象(见图3),因此通过在壳体外部采取哪漏就在哪里打补丁的方式临时延长使用时间。
3.2转炉一次风机冲刷磨损修复工艺
3.2.1采用传统补焊钢板方法
将磨漏的钢板去除,在原来位置再次补焊钢板,临时延长壳体使用寿命。此方法简单易操作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磨损问题,且磨损严重位置距离风机结合面较近,再次补焊后容易造成壳体热应力变形,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3.2.2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修复工艺
将磨漏的钢板去除后采用福世蓝超耐磨碳化硅材料进行覆盖加强。针对于设备裂纹问题福世蓝技术产品是一种“冷焊”技术,可以避免热应力变形,同时材料良好的附着和抗压、抗腐蚀等综合性能,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设备部件的使用要求,从而在最低成本的投入下有效保证生产。福世蓝超耐磨聚合陶瓷复合材料(见图4)是一种专门用于抵抗流体环境下的磨损、腐蚀、冲刷、气蚀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它的特殊分子结构赋予的高弹性,适应交替变形和温度的变化等性能,确保材料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抗气蚀、耐磨损能力,其高密度的分子量及光滑表面涂层,可以提高抗冲刷磨损的能力,并且福世蓝超耐磨聚合陶瓷 复合材料还可以反复涂抹保护,确保基材不受损伤。
3.3转炉一次风机冲刷磨损的现场修复
(1) 表面处理:去除钢板,清除表面杂质后喷砂处理,使其表面粗化,使之达到Sa2.5等级(见图5);
(2) 严格按照比例调和福世蓝2211F金属修复材料底涂材料;
(3) 涂抹底涂福世蓝2211F金属修复材料使其完全覆盖冲刷部位基体,以确保粘接(见图6);
(4) 严格按照比例调和耐磨材料;
(5) 将福世蓝超耐磨聚合陶瓷 8500 复合材料均匀涂抹至泵壳表面,使其完全覆盖底涂材料(见图7);
(6) 等待福世蓝超耐磨聚合陶瓷 8500 复合材料固化,采用加热强制固化(80℃/3h);
(7) 修复完成(图8)
4、结语
转炉一次风机一直是转炉炼钢的关键设备,如何保证转炉一次风机安全连续平稳运行一直是各大钢铁厂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如何确保风机壳体避免冲刷磨损问题也是其能否长期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通过此次120t转炉1#一次风机壳体磨损问题的修复后,发现福世蓝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风机壳体的冲刷磨损问题,可以有效的延长设备使用周期,提高开机率,缩减企业针对维修维护方面的费用支出,较低的使用成本和较简单的操作可以很好的应用在其他行业的风机或泵类的叶轮及壳体磨损问题上。案例七
案例1:炼钢厂电弧炉钢水爆炸
事故经过
1991年2月10日4时50分,某铸工车间3吨碱性电弧炉在冶炼第二炉钢的作业过程中,突然发生炉内爆炸,钢水从炉盖、炉门向外大量喷溅,当场烫死1人,烫伤5人,其中4人因抢救无效死亡,这起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
炼钢工人上班后,开始炼第一炉钢。测定钢水温度合格,由炉长磨某摇护出钢。在出钢到一半时,从炉门口突然喷出一团火,伴有“膨”的一声响,火花飞溅4~5米远。当时大家都感到情况异常,有人怀疑是炉子漏水。出完钢后,炉长和三名工人一起检查炉门框没有发现冒气或漏水痕迹,炉长又爬上炉子检查电极夹持器,也没发现漏水。决定炼第二炉钢。炉长准备摇动一下炉子,发现炉子定位销退不出,当班电工一时又找不见,就用电话报告在家休息的车间副主任冯某,冯某到达现场,到炉子左测摇炉控制柜查找定位销的故障原因。进行吹氧助熔,加速熔化。炉长说这一炉钢升温有点慢,而且造渣不好。于是往炉内加了6铲石灰、1铲萤石,随后又见石灰没有溶化,钢液表面不活跃,又进行第二次吹氧,大约吹氧一分钟,突然炉内“嘭”的一声闷响,炉内大量钢液从炉盖和炉口处喷溅出来,发生这起重大伤亡事故。
事故原因
1.发现电炉炉门框靠近炉内侧滴漏,进行了补焊。经分析,此处早已开始滴漏,炉长未发现,造成滴水30多小时,滴水通过烧结层裂纹或镁砖缝隙渗入炉底打结层,使炉底打结层潮湿。
2.从炉中取出残钢发现,有翻炉底的现象,炉底打结层已破坏,存有一蘑菇状残钢与上面残钢相连,说明爆炸点在炉底镁砂打结层。打结层厚度约400毫米。
3.镁砖和打结层取样化验结果,含水量达2.23%~9.78%。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次事故主要是电炉炉门框漏水,渗入打结层,在高温钢水的加热下变成蒸汽,压力增大冲破烧结层引起爆炸喷溅所致。
(AQ2001-2004)(9、2、7)吹炼期间发现冷却水漏入炉内,应立即停吹,并切断漏水件的水源;转炉应停在原始位置不动,待确认漏入的冷却水完全蒸发,方可动炉。
规程解读:转炉炉内进水后,水浮在钢渣之上,如此时继续吹炼或倾动转炉,钢渣和水搅拌到一起后极易引发爆炸事故。
应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1、现场确认氧枪或烟道漏水部位及漏水大小,并报告作业长,切断水源。
2、如果发现枪体未离开氧枪口,枪体倾斜,立即点击手动停止;手动横移回原位。
3、漏水严重时,待炉内积水蒸发完才能倾动转炉,由作业长或炉长判断后开始动炉,原则:先朝炉后再向炉前。案例四
案例:氧气泄漏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2005年7月25日23时45分,某公司线材厂轧钢车间轧钢甲班A线开始轧钢,班长楚安排陈将气割枪接上备用。走到割枪工具柜前将割枪及带子从2号小柜内拽出往粗轧四组事故剪方向拉。楚看见后向他摆手示意暂时不用,陈便将割枪和带子拉回,顺手将割枪挂在柜门上,管子堆在柜门前的地上。当李行至割枪工具柜西侧时,割枪工具柜突然发生剧烈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响声将李耳朵震伤。同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割枪工具柜的2号、3号、4号小柜三个铁柜门炸飞,其中一块铁门砸在距割枪工具柜14.9米处正紧固粗轧四组七、八架导卫螺丝的成身上,造成成右手臂开放性骨折,口、鼻流血,倒在粗轧八架轧机的牌坊边上。班长楚等人立即报告调度室并及时将成、李送往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成系院前死亡。
事故原因:
发生爆炸的是加锁封存的3号小柜,说明爆炸发生前该柜内已经积聚了可燃气体。从爆炸事故现场看,氧气管没有脱落,接法正确,可以排除氧气进入的可能。因此,柜内积聚的可燃气体只能是乙炔。当班在事故发生前班长楚安排轧钢工陈接气管,陈还向班长询问过割枪接法。从爆炸事故现场看,乙炔气管错接入了3号小柜内。因此,陈错接乙炔气管导致3号小柜内积聚了大量乙炔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专家组调查意见“乙炔的点火能量为0.019毫焦,经计算直径为1毫米,温度为500℃的氧化铁皮携带的能量为600毫焦。因此轧制时从红钢弹出的氧化铁皮完全有点燃乙炔的可能” “工具柜与红钢的最近距离虽有10.4米,达到了乙炔使用的安全距离,但乙炔溢出弥散后与红钢的安全距离就会缩小。因此弥散的乙炔气体完全有接触红钢的可能”,“如果是烟头引爆乙炔,烟头上会留下高温灼烧的痕迹,不会是新烟头,因此可以排除烟头点燃乙炔的可能性。”可以断定,红钢或红钢上弹出的高温氧化铁皮是造成事故的火源。
(AQ2002-2004)(8.2.4) 烘烤器区域应悬挂“禁止烟火”“当心煤气中毒”等警示牌。
规程解读:煤气属于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烟火”“当心煤气中毒”警示牌,使人员对现场危险源一目了然,及早采用避险方法和工具。案例九
案例1:炼钢厂测试氧枪,遇火花发生烧伤事故
事故经过
2006年4月11日,某钢铁公司炼钢厂转炉停炉检修结束后,设备作业长指挥测试氧枪,,不到2 分钟,约1685m3 氧气从氧枪喷出后被吸入烟道排除,飘移近300m 到达烟道风机处,检修烟道风机的一名钳工衣服被溅上气焊火花,全身工作服迅速燃烧,旁边的钳工即用灭火器将其身上火被扑灭,送往医院。因大面积烧伤,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作业钳工处于氧气团包围之中,其工作服就属于可燃物质,遇到气焊火花即点燃,并猛烈燃烧。
在有多工种交叉作业场所,不得随意释放大量氧气至大气中。一旦发生氧气大量泄漏,就要立即通知下游风向1000 米以内的各作业人员停止作业,最好撤离现场。氧气大量泄漏后,不得进行电焊、气焊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