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氧气【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知道其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等。2.在实验探究中归纳、概括出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认识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新知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哪些?从环保、安全的角度,应选择哪种方法制取氧气?3.实验室如何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4.什么是催化剂?5.简述木炭、铁丝、石蜡等可燃物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区别。6.什么是氧化物?7.什么是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属于氧化反应吗?8.查阅资料,了解自然界中氧气的产生与消耗途径。【预习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的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 氧气的性质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物与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在自然界中的产生途径: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氧气在自然界中的消耗途径:__________________缓慢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检测】1.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的是的是( )A.空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氧气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在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3.根据下列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其中相对较好的方法是用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何洁同学在制取氧气过程中,她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