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润心 匠心生花——小学心育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以情润心 匠心生花——小学心育课

资源简介

以情润心 匠心生花——小学心育课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枝头欲吐翠,花开定有期。有这样一群人满怀着热情,牢记着使命,扎实工作,认真履职,以心育心,以德育德,只为做好一件事——教育。
案例背景:
小彤,男,11岁,主要表现为:学习方面,缺乏学习的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低下;纪律方面,日常行为习惯不好,自由散漫;思想方面,贪玩,孤僻,缺乏进取心。
案例过程:
1.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  
保护自尊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对此我满怀期待,倾注耐心,尊重他的人格,用平等关心的方式态度对待他,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因势利导对其教育,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尊与自信,消除了自卑和抵触情绪,愿意接受帮助,进而引导他对自我价值的分析,建议改进方法,让他自己去尝试和感受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变消极状态为主动状态。  
2.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  
为了及时了解、掌握他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平时对他多关注,寻找他的闪光点,如语文成绩有进步,一段时间没有出现作业不交的情况,就以此作为教育转化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我从肯定小成绩、小进步入手,让他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快乐,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在他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一方面及时肯定,一方面又提出新的目标,循序渐进。由此他看到了希望,激发了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了不断进步的信心。  
3.多方协调,讲究系统性  
转变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有反复性,正确对待、耐心等待,要有长期的、系统的计划和打算,不断地调整方法进行教育,这期间我与该生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追踪考察,反复抓,抓反复;加强日常生活、学习的监督,促使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过近一年的转化工作,该生逐渐端正了态度,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日常行为表现好转,与同学相处较融洽,能主动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并且愿意主动和父母沟通,学习目明确、认真努力,成绩有明显的提高,由原来的语文成绩不及格到如今能考试七十多分,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增强。
案例反思:
学困生是娇弱的花朵,生长速度慢,更需要教师的精心“护理”,而且对学困生的转化与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关爱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助力他们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轨道。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
案例背景:
小王是个特别的女孩。
她人长得漂亮,个子又高,喜欢穿奇装异服,每次问及不穿校服原因,她都准备了一大堆理由搪塞。因为她性格外向,更愿意和男生玩,也因此到处惹是生非,今天把这个男生打哭了,明天又和别班孩子干一架。常言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年级段师生没有不知其大名的,弄得我也很苦恼。
案例分析:
那天,小王又和七班的一个男生发生矛盾,男生向我哭诉,说小王骂他还打他,用手掐着她的脖子,其他学生也都出面作证指责小王的不是。再看小王,眼里噙着泪,有委屈也有害怕。我替小王摸了一把眼泪,打趣地说:“又掉金豆子啦,我可得用袋子收起来,拿给你妈妈换钱哟!”小王被我的话逗乐了,放下心中的芥蒂,慢慢讲起事情的经过。
作为邻班同学,他们课间玩耍、上下楼都有接触,说笑打闹、言谈举止有点过激行为,说白了男生说话不文明,女生仗着个子高动作上有点夸张,才有了这次的打斗。我拍拍小王的肩膀,用温柔的语气和她朋友似的聊起天儿来。
“小王,经历了很多次这样的事情以后,你有没有想过如何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如果你是老师、是同学,你会喜欢什么样的女孩?”
小王低着头小声说:“我不应该和调皮的男生打闹,自己说话做事应该文明一些”
“如果我是老师或者学生,会更喜欢文静、爱学习、有礼貌的女生……”
回想起小王平时虽然爱惹事,学习不够努力,但是劳动时一改娇小姐脾气,脏活累活抢着干,真的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想到这里,我历数其优点,又在校服问题上、学习上、性格上提出高要求,针对要求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此帮助她不断改变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我慢慢观察这个特别女孩的转变。
“小王,今天怎么没有穿校服?”
“老师,我的校服小了”
“小了也没事,穿在棉袄外面,一样漂亮。”我夸她穿校服漂亮!
刚进校园,看见小王又没有穿校服:“小王,怎么又没有穿校服?”
“老师,校服在书包里。”
“上学穿上校服,佩戴红领巾,朝气蓬勃,多有精神啊!下次一定要记得哦!你不会让我天天提醒吧?”我夸她穿校服有精神,玩笑也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
小王做了个鬼脸,“噢”了一声溜走了。以后的日里,很少看见小王再穿奇装异服。
事实上,对于小王的学习和性格我也一刻没有放松。写字时提醒她注意姿势、书写规范;犯错时摸摸头、拍拍肩,以示警告;进步时大力表扬,奖惩结合,促其提高。与同学相处时,小王变得大度、宽容,性格也有了温柔的一面,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案例反思:
学生犯错,教师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理性对待。越是压制管束,学生就越会产生抵触心理,致使师生关系恶化影响正常的工作。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以幽默调和师生关系,抓住有利的时机去加以疏导和帮助,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粒藏在贝壳里透亮的珍珠,每一位老师都是打开贝壳让珍珠发光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