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防溺水主题小学班会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增强学生游泳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2.了解和掌握游游安全知识。3.掌握如何预防溺水和溺水急救措施。活动重点1.夏天游泳如何防溺水2.溺水急救方法教学难点:溺水时如何自救、急救活动准备:录像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随着夏天的到来及暑期的临近,游泳是大家喜爱的消暑解热的活动。对于你们来说,游泳不但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但是中小学生溺水伤亡的事故也明显多了起来。据教育部等单位对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其中溺水和交通仍居意外死亡的前两位。现在,请大家看看我国有关溺水事故方面的新闻。2.观看溺水事故视频6月21日,陕西省紫阳县发生一起5名女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在死亡的5名学生中,的14岁,最小的只有7岁。6月25日,福建省福安市的三名小学生在溪畔游泳时溺水身亡。6月29日,四川省达州市3名10岁左右的女学生在水塘玩耍时溺水身亡。7月1日,河南省商都市3名女学生在水库游泳时溺水身亡。7月4日,4名16岁左右的初中生在吉林省松花江游泳,3人溺水身亡,一人生还。看了这些实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 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小结:人,应该珍爱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防溺水教育二、讲解防溺水知识要点(一)溺水症状【幻灯展示】据医学专家解释,溺水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嘴唇和指甲青紫,嘴唇和口鼻四周有泡沫,重者则昏迷或呼吸心跳停止。(二)致死原因【幻灯展示】据医学专家解释,溺水致死原因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三)如何自救和急救(师)溺水导致死亡的进展迅速,全程不超过5—6分钟。因而发生溺水后,争分夺秒地做好现场抢救对挽回溺水者的生命极为重要。请同学们说说溺水事故发生后,我们该如何自救和急救呢?生作讨论后,师鼓励其列举各自想法。(师)同学们所谈的想法都相当不错,我觉刚才大家的想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自救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同学们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1)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2.急救【幻灯图片展示】(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A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B若没有救护器材,会游泳者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骸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未成年人保护法有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角色扮演】学生按照以上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抽几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并指出优点和不足。(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幻灯图片展示】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第二步: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信√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心肺复苏的目的在于尽快挽救脑细胞,避免因缺氧引起细胞坏死。因此施救越快越好,同时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角色扮演】学生按照上述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抽几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并指出优点和不足。三、预防措施请家长时刻关注孩子动向,教育孩子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擅自下水施救。生朗读并背会。四、讨论收获这次班会课你有哪些收获?五、总结结束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溺水自救和急救措施与预防知识,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加强学习,经常模拟演练,巩固所学知识,要随时提高警惕,特别是在比较危险的地方,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