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爱国教育主题小学班会怎么上得有趣又有效?一、背景分析(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基本认知能力正处在形成阶段,他们对新生事物兴趣浓烈,对原有认知容易忘记,对红领巾的热情逐渐减退,特别是对国家发展与家国情怀的宏大主题理解不足。主题教育极易陷入资源丰但理解难、知其重但兴趣低的两相矛盾中。他们好学、善模仿、兴趣广泛,但辨别能力不强。青少年研习“四史”,可明艰苦卓绝;可探当今发展;可鉴以史为镜;可担当代责任;可落理想目标;可践光辉梦想。(二)主题解析:100年前,中国生死抉择。100年后,中国焕然一新。百年前,面对风雨飘摇的革命环境,我们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力挽狂澜救亡图存。百年后,面对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我们党步履铿锵立场坚定,把脉时代强国复兴。从红船之约建党到南昌之战建军,至北平之卫建国,再到深圳之窗改革开放,红色之路深入民心,中国共产党信仰坚定为国,步履坚定为民;从救民水火、为民振兴、再到爱民不渝,从陆地维稳、海洋风平、再到探秘星辰,中国共产党始终屹立前行一路高擎,时值党的100周年华诞之际,我们必要知、才能懂、必要懂、才可崇、必要崇、才可为其奔命立心。闪闪红星,这是闪耀在中国大地上的星星之火,照耀中国,这是指引着中国复兴之路的光亮之灯,这盏灯照亮我们的立德树人之路。根据小学四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拟用戏剧体验方式把红色火种种在每个孩子心田。二、班会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看电影片段,了解革命时期儿童团的基本工作。让学生从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上为国付出的“小”人物,看到自身价值的体现只有放在国家的整体发展中才能真正实现。2.情感目标:通过戏剧体验,体会儿童团团员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敬党、爱国意识,充分认识到当下中国少年的责任担当、历史使命,并激励其做到为党、为国、为华夏贡献自身的奋斗力量。3.行为目标:通过与戏剧人物对比,反思自我行为,树立目标与理想,践行少先队员的优良作风。学会感恩国家、感恩中国共产党,自觉践行:“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勋章,出,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形象”的有志行为。三、班会准备(一)学生准备:1. 复习与回顾:观看入队知识微视频,举行入队知识小竞赛,巩固基本的入队知识。2. 观看并制作:利用假期,孩子和家长共同观看《闪闪的红星》,要求亲子间分工合作,制作一张图文结合的手抄报,题目可自拟,内容可围绕:“爱国敬党”、“红色故事”、“勇敢担当”、“探囊取智”、“保家卫国”、“信念坚定”、“近身护国”、“少年使命”、“严守秘密”等方面,可择选其一,也可自取关于“理想信念”的话题为蓝本,以提炼故事或片段体现的精神品质为关键词列举出来、创设情境展开。3. 求知与探索:要求班级小组围绕电影片段展开自主搜索和思考,针对运输物资的情节,开展将盐“藏”起来的实验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拟出一份制作方案,并利用电影场景中有限的、可参考的道具提前实践方案做法(条件允许可录制小视频展示揭秘),备好成品,每小组总结一份活动心得,作为班会课中分享讨论的重要资源。4. 抒发与表达:倡议班级各小组开展观影分享会,提前交流观影感受,作为现场交流支撑点。5. 行动与生成:全班每位同学选取一个我最喜爱的红色故事片段,用硬笔书法纸工工整整地写出来,提前生成《红色经典有我传承》的特色班刊集。(二)教师准备:1. 提示学生佩戴好红领巾;2. 提前安排班干部团队布置会场;3. 准备ppt、制作机密函、《红色经典有我传承》班刊集封皮与鸣谢页。四、班会过程环节一:寻·入队复归习党史师: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红领巾的意义。预设:它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师:小结革命先烈创造新生活,革命年代涌现无数同辈小英雄,观图识英雄。预设1:认识很多评价:点赞孩子们阅读红色故事!请同学分享部分故事的主要内容。预设2:认识不多评价:出示答案,师介绍放牛娃王二小、小兵张嘎等。师:明确少先队员身份,总结不忘历史,铭记英雄。引出电影《闪闪的红星》,引导学生再次走进电影,回顾潘冬子的成长经历。师:引导学生思考成为红军必备的素质。预设:要勇敢、坚强、还要严守国家的秘密。师:小结引出潘冬子的英雄锻造历程,引领学生关注潘冬子的英雄品质。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红领巾的含义,回顾红色故事人物,明确学习英雄事迹的重要性;借由分享红色革命故事,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革命年代的精神,用亲子共育的结果有角度、有层面地展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思考,以电影为载体的班会课将改变传统党史教育的方式。环节二:思·根脉相连敬时代第一关 心有信仰·守密【情境创设】师:类比战士要谨守国家机密。举例联系实际,在接收到重要秘密时,你会怎么做呢?【活动要求】师:以小组为单位,快速阅读老师给的信息,交待师生为好朋友,存在被询问情况。要求挑战的同学,必须严守秘密,一旦泄露即视为失败。【情境体验】师:嘿,老师刚才和你说了什么呀?快告诉我。师:你告诉我吧,我一定不会告诉别人的!师:这样,如果你把信息告诉我,我周末和你一起去欢乐谷玩。师:你太不够意思了吧,你不告诉我,我再也不和你做朋友了。预设1:学生非常坚定;预设2:学生泄露了秘密;预设3:学生保守了秘密,但内心有所动摇。【戏剧感悟】采访交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采访扮演者的心理活动,教师小结点评,挖掘学生的精神品质。预设采访内容:生:当好朋友向你承诺不会把信息告诉给别人,你心里怎么想?生:当他表示约你去欢乐谷玩时,你是否心动?生:当他提出要和你绝交时,你心情怎样?预设评价:师:说得真好,在做决定前,你有自己清晰的判断,不轻易相信别人。师:好样的,能够抵制住诱惑。师:真棒,你是一个特别有原则的孩子。生:回顾《闪闪的红星》电影片段,关注潘冬子所处的情境,体会潘冬子是如何严守秘密的,感悟他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预设小结:勇敢,忠诚,坚定第二关 巧运物资·藏盐【情境导入】师:出示电影片段画面。生:根据画面情节,介绍冬子一家为党严守秘密所做出的牺牲。【活动要求】师:引导学生关注运盐的情节:为了更好地帮助红军战士,这一日,潘冬子需要将盐运交给红军。生:学生质疑,对如何运盐的方式产生疑惑。生:自主解决问题,部分小组用他们的智慧为课堂完美呈现了他们的观影实践。【情境体验】1.两个小组用提前研讨的方案,各自不同的方式现场实验巧藏盐的做法步骤。2.两个小组分别接受现场学生的方法提问并做出解答,交流藏盐方法。预设评价:师:能将盐化作盐水,以衣物做载体传输,真是个妙招,为了不被敌人发现,我们脑洞大开,孩子们的智慧此时此刻在熠熠生辉。【戏剧感悟】师:同学们,年龄不是阻挡我们实现目标的拦路虎,我们需要的是用智慧与合作去化解前行路上的坎儿。师:引导学生关注电影片段,抓住细节,看到了潘冬子的哪些品质?生:充满智慧……环节三:行·鉴往知来信传情第三关 智慧传递·送信【情境导入】师:出示电影片段画面。生:介绍送信的背景。【活动要求】师:安排两位敌人在孩子们模拟传信过程中进行秘密观察。师:提问密函要以什么方式,才能最快、最安全地传递给游击队队长呢?给大家2分钟讨论。师:现在,老师将密函发给各个小队,要注意,这是一个秘密行动,在传递过程中,不允许离开位子,更不能大声喧哗,一旦信息暴露,今晚的行动就将失败,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情境体验】各小组进行送信传递,两位敌人进行干扰,教师全程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戏剧感悟】师:结合刚才的活动,讨论:要想成功地完成党和国家给的任务,还应该具备什么条件?预设:机灵、勇敢、记忆力好、团结第四幕 守护荣光·参军师:师生共同回顾潘冬子的人生荣耀时刻——参军。师:终于,在杜鹃花开的最灿烂的时候,潘冬子戴上了闪闪红星,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实现了他的梦想。虽然已不复当年,但我们完全可以隔空对潘冬子致以最响亮的喝彩,老师也忍不住想说,好样儿的,潘冬子!你是少年的骄傲!接着引导学生抒写观影感受。生:在观影卡上写自己的感想或者想对潘冬子说的话。生:分享观影感受。设计意图:以戏剧作为班会活动的载体,根据戏剧情节,设计相应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也锻炼学生自身观察、团队协作的能力。本环节,每个活动的设计都有梯度、有针对性。由于学生距离革命年代遥远,通过演的方式,让学生感悟人物,是不大现实的。以当下生活情境入手,通过情境体验,考验学生严守秘密的能力。以科学小实验,让学生明白智慧的重要性。经过两关的体验,学生基本走进了电影故事情节。以智慧传信的演绎,让学生切实感受传递机密的紧张氛围。以隔代隔空同传心声的环节,链接和平时代的我们和革命时代的潘冬子,将课堂的高潮点燃,课堂与电影剧目实现同频共振。环节四:悟· 联结未来情始终【交流梦想】师: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和潘冬子比起来,我们是幸福的,同样是八九岁的孩子,你的梦想是什么呢?【情境体悟】师:看了潘冬子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他在危机中的机智、看到了他信念的矢志不渝、看到了在抉择中的果敢、在斗争中的坚毅。师:未来的你,若是一名医生,当一种新型的传染病又一次席卷了中国,此时,国家需要你前往一线,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师:若你是一名消防战士,突发火灾时,人民需要你,你敢去救援吗?师:若你是一名大学老师,在国外任教时,遇到一些想要分裂祖国的境外势力,在捏造扭曲中国的新闻,你又会怎么做?【传承精神】师:听到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深深地被大家感动,我为你们的决定感到骄傲,过去,这颗闪闪的红星照耀着潘冬子,一路跟党走,今天,老师也将这颗红星送给大家,愿你们每个人,都能像红星一般闪耀,照亮中国未来前进的路途。祖国如有难,汝应做先锋,这应该是每一位中国人敬党爱国的呼召,也应该是每一个爱国的我们对国家最直率的表达。师:伴着歌声,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接下来,请各组组长上台领取红色革命故事书籍。师:道路坎坷,但一路冲破荆棘指向辉煌。前路漫漫,但一路有中华儿女誓死护佑始终。这是党之荣光,更是民族幸事,这是国之淬炼,更是华夏担当。希望同学们多翻阅这些红色革命故事,从中汲取力量,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表明决心】师:课堂最后,带领全体队员庄重呼号。设计意图:学习党史,重要的是能够以此反思自我,通过引导学生和戏剧人物对比,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信念,明白自身的责任与担当,通过呈现具体的未来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热情,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和国家的赤子之心。五、班会后延伸教育活动(一)家校合作,教师与家长共同商议制定关于“红色之旅”的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实践活动方案,挖掘深圳的红色资源、探访深圳的红色路线、深植学生的红色情怀。(二)邀请学校老党员教师助力班级“红色资源库”的开发,开设一次“红色讲坛·我言我党”,扩宽学生眼界、感受幸福生活,提升敬党、爱党、献党、卫党的价值理念,为红色传统的传承埋下思想层面的伏笔。(三)举办党史知识竞赛,举行红色故事会,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党,敬仰党。(四)教师发掘资源制作《我是红色小小兵》的宣传视频,宣传班级特色的红色理念,实践并分享这份传承。六、班会反思一直以来,学生对“四史”感到陌生,缺乏兴趣,如何让“四史”教育入脑入心,达到教育的目的。通过本堂班会课的实践,初步形成了红色主题班会课的基本模式。(一)挖掘影视素材,确定育人要素党史教育怎么教?对于小学生而言,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电影更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渠道。中国的红色革命故事,充满着正能量,班主任可以选取与学生年龄接近的儿童英雄,作为班会素材,深度研读电影剧情,挖掘电影中人物的精神品质,结合班级学情,选择恰当的片段,作为育人要点。(二)贴近生活实际,开发育人活动如何利用电影,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精神,体会当时革命条件的艰难。单纯的播放电影,只能通过视觉的冲击,让学生短暂的有所触动,真正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唯有让学生沉浸于活动中,才能有所体悟。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将电影中的情境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境中感受与电影人物类似的情节,再将学生引入电影,或设计与电影一致的体验性活动,让学生沉浸其中,去体味电影人物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困难,从而感知人物的品质。只有基于体验的德育,才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三)联系对比自身,延伸育人行动学习红色革命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反观自身的行为,因此,班会课的落脚点应着眼于学生当下的实际,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去落实本节课所感悟到的内容,班主任要给班会课留白,要给学生足够的反思空间,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生成,而更重要的是,班会课后,需要班主任提供更丰富的延伸活动,才能不断地加强学生的品德内涵,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生长平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