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第八课《我的班,我的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第八课《我的班,我的家》教案

资源简介

辽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我的班,我的家》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辽宁大学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的第八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班级是一个温暖的集体,培养他们对班级的归属感和班级成员间的友爱互助意识。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应该为班级的和谐与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班级是一个温暖的集体,理解班级成员间的友爱互助意识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友爱互助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对班级的感受,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四、学情分析:
学生是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他们对班级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班级的重要性和集体意识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认识上的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认识班级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简短的对话,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在班级中的一些经历,并提出以下问题:
- 你最喜欢的班级活动是什么?为什么?
- 你觉得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吗?为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集体的力量。
第二环节:呈现课文
教师给学生播放课文《我的班,我的家》的视频或者读课文给学生听,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第三环节:课文理解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并进行课文理解的讨论,包括以下问题:
-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
- 你在课文中看到了哪些班级的友爱互助的例子?
- 你在课文中有什么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例子,如小明在生病时,同学们主动帮助他,老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组织了一次班级聚餐等。学生可以通过课文中的例子,感受到班级成员间友爱互助的重要性。
第四环节: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
- 你觉得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吗?为什么?
- 你在班级中有过哪些友爱互助的经历?
- 你认为班级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互帮助?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
- 你在班级中有过遇到困难时得到同学帮助的经历吗?可以分享一下。
- 你觉得班级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互帮助,才能让班级更加温暖和谐?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邀请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例如,某小组的代表说道:“我们小组的成员都觉得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因为我们在班级中有很多共同的经历和回忆。我们还分享了一些友爱互助的经历,比如有同学在考试前帮助我复习,还有同学在我生病时帮我带作业,这让我觉得班级里的每个人都很关心彼此。”
第五环节:学生表达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可以进行一些个人或小组的表达活动。例如:
- 学生可以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班级的感受和班级成员间友爱互助的经历。
-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和责任,并讨论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人。
第六环节:拓展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活动,如班级合作游戏、小组合作任务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乐趣。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拼图游戏,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一幅大型拼图,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第七环节:总结归纳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班级是一个温暖的集体,每个人都应该为班级的和谐与发展做出贡献。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班级的认识有了哪些变化?
- 你觉得班级成员应该如何相互帮助,才能让班级更加温暖和谐?
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班级的重要性和友爱互助的意义。
六、板书设计:
主题:我的班,我的家
关键词:友爱互助、班级大家庭、集体荣誉、责任感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课文的学习和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友爱互助意识。通过拓展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展示了对班级的热爱和关心。对于学生的表达,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和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