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心理课--热气球变身大作战写在前面在一次上课时,问过学生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去问问题的时候,更喜欢问简单的问题,还是难一些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是喜欢问难一点的问题。我问为什么?学生回答的此起彼伏,我总结了2点:1.问太简单的老师总是会说“这么简单还不会吗?”,“这道题我讲过多少遍了?”;2.问太简单的,会很没有面子。问太简单的问题,会很没有面子,问难一些的,甚至是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时,就会很光荣。于是,我又问,问的问题的难易程度是和我们的智商挂钩吗?学生回答是。所以就有了这堂课的最初想法——我该如何改变这种僵固型思维。这堂课从五月份就开始琢磨,中间遇到疫情,又放假,又组织,又放假,又招生,很多很多事情又加上一点点的没有头绪和一点点的抗阻心理(哈哈),所以一直拖到了现在才做出来。课堂还是和之前一样,由一个活动来贯穿,这样做起来有连续性,讲的顺利,学生学的也顺利。霍格沃兹之旅整个活动以哈利波特为背景完成的,最开始是场景的铺垫——老师引导学生进入场景中,开启热气球变身。这里选用热气球作为学生个体象征,我觉得更有趣味性一点。画外音传的是一个“我问你答”的小游戏,“拿出一张白纸,我将向你提出几个问题,你只需在A和B两个选项作答即可,当你选择完毕后,请把你的选项写在手中的纸上”教师根据下面表格里的内容向学生呈现,作答完毕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选项,如果选择A选项较多的话,则意味着被伏地魔转化成僵固型思维气球,选择B选项较多的学生幸免于难。解救僵固型气球通过刚刚的我问你答,大多数同学都会被转变为僵固型热气球,但可能会存在一小部分学生是成长型,这时候可以号召成长型学生解决僵固型热气球以及僵固型要学会自救——这也是过渡的一个方法。破解伏地魔的转化魔法首先要明白他把我们转化的僵固型气球是什么意思。两种气球其实就是两种观念——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解释如图所示)。了解这两种观念后,我们需要对自己做出一个判断——也就是画出我们的思维模式循环图,看一看转化成这样的思维模式后有什么样的“负作用”,在学生画出自己的思维模式循环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种僵固型思维循环最后的结果是负面的,容易导致失败的,激发学生想要改变的心理。接下来就是如何改变,这里在小红薯和字母站上查阅了很多资料后,觉得其中有个四点建议很不错,就是接纳—观察—相识—教育。我在这个环节就用了邪恶力量和正义力量的斗争来套用了这四点建议。首先是伏地魔出场(哈哈哈我做的时候觉得好好笑啊)说“想要摆脱僵固型思维白日做梦”,紧接着就是正义的力量邓布利多同志摇旗大喊:你错了!我们并非要摆脱它,而是接纳它!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是僵固型和成长型的混合体,我们可以接纳它,然后控制它。怎么样去控制它呢?首先要学会观察,观察到僵固型思维什么时候会出现——这里列举了三大情况:面对挑战时;遭遇失败时以及奋斗却钻进了死胡同时。这时候,伏地魔又又又出现了!他喊道:你以为学会观察就能结束一切了吗?!这时候邓布利多就又出现:“当然只会观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会计划如何从挫折中学习并前行”,这里我又举了四句话为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区别。本来当时这节课到这就结束了,但我过了一遍以后觉得好像还缺点什么,思考了一下,哦豁!缺了练习和反馈,所以这时候伏地魔又出现了!在最后一个环节加入了转化练习,试着把一些僵固型思维的例子转化成成长型思维。到这里,一节课就真正结束啦!恭喜大家一切完成了霍格沃兹的热气球之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