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会守护好手机天使——小学班会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手机成瘾,以及合理使用手机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01【课程设计思路】No.1课程信息教学道具:PPT、给手机怪的宣战书等教学场地:室内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No.2设计理念由于时代的发展,手机的使用是必然趋势,目前大多数学生都会使用手机,某种程度上手机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认识朋友、放松娱乐,然而手机也是把双刃剑,过度使用带来情绪失控、视力下降、亲子冲突、学习成绩下降等影响学习生活的问题。然而如果过度强调“对手机说不”,会引发学生学习的抵触心理,因此本课从积极视角入手,把手机带来的好处作为天使,带来的弊端作为恶魔,从“持续获得手机带来的快乐”目的入手,又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能赢得学生的合作,而且本课从使用手机的时间、内容、安全、礼仪四个方面,利用视频、自行设计的手机安全保护计划和手机怪宣战书等素材,引导学生合理正确使用手机,发挥使用手机的正面价值,避免过度使用手机带来的消极影响。No.3教学目标(一)知识内容:通过“抓手机”,学生能满怀兴趣参与课堂,初步了解手机的两面性。(二)技能内容:通过“手机天使”、“手机怪”,学生畅所欲言使用手机带来的快乐,也能意识到过度使用给自己带来的麻烦。通过“手机天使守护计划”、“手机怪宣战书”,学生能掌握合理使用手机的技巧。(三)态度内容:学生能增强合理使用手机的改变动机,从其他学生分享、教师总结中掌握合理使用手机的技巧。自发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学会合理使用手机,充实度过暑假。No.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辩证看待手机,既能看到手机带来的好处,使用不当也会相应带来麻烦。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能增强合理使用手机的“改变动机”,并且在班级小组讨论中,自动自发想到自己愿意尝试的解决方法。02【教学过程】主要环节一、 热身阶段—抓手机二、冲突阶段—手机天使与手机怪三、转换阶段—手机的规矩四、成效阶段—“手机天使安全保护计划”五、 总结阶段—《手机怪宣战书》课后延伸:每周打卡完成《使用手机评价表》Part.1热身阶段—抓手机学生听故事,做相应动作规则:1、准备动作:同桌为一组,左边同学伸出右手手掌,右边同学伸出左手大拇指。拇指顶住手掌。2、反应动作:老师讲故事,听到“手机”时,手掌迅速抓住大拇指,大拇指迅速逃脱手掌。抓住或者逃脱成功的同学胜利!然后迅速还原准备动作。Part.2冲突阶段—手机天使与手机怪1、 学生畅所欲言手机带来的快乐。2、 小组讨论:结合真实事例分享手机给自己带来的麻烦。Part.3转换阶段—手机的规矩提问:怎样避免手机怪给我们带来的麻烦。讨论总结:合理使用手机,遵守使用手机规矩。Part.4成效阶段—“手机天使安全保护计划”1、 学生纸笔练习完成《手机天使安全保护计划》。2、 小组讨论《手机天使安全保护计划》,组内代表分享。3、 总结守护手机天使有法宝。Part.5总结阶段—《手机怪宣战书》1、 学生填写《手机怪宣战书》2、 学生念读《手机怪宣战书》课后延伸:每周打卡完成《使用手机评价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