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3.2.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3.2.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课时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
2022年 版课程 标准 课标要求 知道原子也可以转变为离子
素养目标 1.学会用科学模型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培养抽象思维的能力
学业要求 能说明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电子上
2.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B)
A.10 B.34
C.44 D.78
★知识点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填写下列空白:
1.多电子的原子中,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
2.迄今发现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有1层,最多有7层,最外层电子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
3.表示的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
基础练习
右图为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x=8。
(2)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0,第二层电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20。
★知识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的结构(氦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非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3)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He为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难以得失电子。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3.根据以下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是②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③。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①④;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②⑤。
★知识点 离子
“案例分析”:钠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形成氯化钠这种物质的?
1.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
(1)形成过程: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2)分类:阳离子和阴离子。
(3)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提示 ①离子符号的书写:Mn+或Mn-,当n=1时,1须略写,如Na+和Cl-。如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Ca2+;1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O2-等。②原子在形成阳离子时,核外电子所占电子层减少1层。如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有3个电子层,而钠离子的核外电子只占有2个电子层;原子形成阴离子时,核外电子所占的电子层数不发生改变。
3.根据下列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
(1)属于原子的是ACF(填字母,下同);易失电子的原子是C。
(2)属于阳离子的是B;属于阴离子的是DE。
(3)达到稳定结构的粒子是BDEF;属于稀有气体原子的是F。
提能训练
1.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它的核电荷数为22
B.它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C.它有4个电子层
D.它易失去电子
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B.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里运动
C.达到稳定结构的粒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一定为8
D.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如图1所示,分别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D原子在反应中易得(填“得”或“失”)电子,形成阴离子。
(2)图1中属于阳离子的是B(填序号,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是C;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AD。
(3)图2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x的数值为12;镁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
小结
1.氦原子虽然最外层是2个电子,但与氖、氩等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都难以得失电子;铍、镁、钙等原子最外层也是2个电子,但与氦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2.判断结构示意图是否为稀有气体原子要看两点:①结构稳定;②是原子。如右图所示的粒子,虽然为相对稳定结构,但它是阳离子,因此不属于稀有气体原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