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小高年级心理健康 课件 (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小高年级心理健康 课件 (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自我意识特点/孤独感/心理健康
汇报人:
小学高年级学生
目录
01
02
03
04
孤独感
心理健康
研究设计/结果/结论
自我意识
PART.1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体系。
个体自己所意识到的自己的各种身心状况,包括全部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它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一种意识。
奥尔波特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詹姆斯
物质自我
社会自我
精神自我
弗洛伊德
本我
自我
超我
自我意识的结构
第一阶段:七、八个月至三岁,这个阶段主要发展生理自我。
第二阶段:三岁至青春期前,包括学前阶段和小学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发展社会自我。
第三阶段:青春期开始至成年,这个阶段主要发展心理自我。
自我意识的发展
奥尔波特
(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5岁)
(4)潜伏期(5-12岁)
(5)生殖期(12-20岁)
自我意识的发展
弗洛伊德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0-1岁)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阶段(1-3岁)
(3)自主对内疚阶段(3-5岁)
(4)勤奋对自卑阶段(5-12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12-20岁)
(6)亲密对孤独阶段(20-24岁)
(7)繁殖对停滞阶段(25-65岁)
(8)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65岁-死亡)
自我意识的发展
埃里克森
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呈现由低到高的曲线形。
儿童可以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的(1-3岁)。内心世界丰富起来,喜欢内省,经常沉溺在关于“我”的思考和感受中。
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PART.2
孤独感
孤独感与个体的社会人际关系有关,是一种痛苦的感觉体验,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即一个人可能在长久独处的时候体验不到孤独感,却在处于人群中时产生孤独感。
孤独感的概念
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1.人格因素
2.家庭因素
3.同伴因素
PART.3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
广义上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是生物——心理——社会的和谐一致状态
狭义上心里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完全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PART.4
研究设计/结果/结论
研究对象
选取西安某非重点小学的4-6 年级的儿童,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
1
2
3
由Asher, Hymel 和Renshwa于1884年编制的,共24个项目,得分高的(高于40分)表示孤独感较为严重,得分低的(低于20分)则表示孤独感偏低。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研究工具
儿童孤独感量表
由美国心理学家DBEV和Piers Harris 1969 年编制、1974 年修订的儿童自评量表,分别为: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被试得分越高,说明其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越高。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修订,分别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得分越高则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研究结果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现状
自我意识水平的性别差异: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自我意识水平在年级上的差异:
小学高年级儿童自我意识总分以及行为、焦虑、合群在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
小学高年级学生孤独感水平现状
孤独感水平的性别和年级上差异:
女生体验到的孤独感略高于男生,但差异并不显著。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独孤感随年级的升高而存在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也不显著。
孤独感水平在是否重点班的差异:
重点班的学生孤独感显著高于普通班的学生,即重点班的学生体验到更强的孤独感。
研究结果
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
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
小学高年级学生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
心理健康水平在年级上的差异:
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变好的趋势。
研究结果
小学高年级学生孤独感与自我意识水平的关系
孤独感与自我意识高度负相关:
孤独感与自我意识高度负相关, 而且孤独感得分还与自我意识各个分量表都存在高度负相关。
研究结果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自我意识水平与心理健康高度负相关: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呈高度负相关,自我意识总分在8个维度上都存在高度负相关。
自我意识各维度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且发展趋势在各个年级是不等速的。
自我意识与孤独感及心理健康的关系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与孤独感及心理健康都显著相关。
孤独感在性别年级、班级性质上的差异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心理健康各维度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
心理健康总分及其余维度在性别和年级上均有显著差异
02
03
01
04
研究结果分析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并无明显的年级和性别的差异。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意识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地负相关。
结论
1
2
3
1.加强家庭教育,努力创设和谐家庭环境
2.优化学校教育环境,改善学生自我意识水平
I
建议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