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给自己一份爱的礼物》——高中生生命教育课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生命之书——给自己一份爱的礼物》——高中生生命教育课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生命之书——给自己一份爱的礼物》——高中生生命教育课教学设计
本设计将话题聚焦在“生”上,通过引导青少年探索生命的资源,从而产生对“生”的积极情感,理解“生”的价值,建立起“生”的拉力,从而在遇到挫折痛苦时,能用“生”的拉力对抗“死”的拉力,更加珍爱生命。
1.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制作《生命之书》,发现并拓展资源,感受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分享《生命之书》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见证和支持,激发班级现有的关系资源,增强日常生活中的关爱行为,以帮助同学们应对日常困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积极情感,同时,通过课后延伸,扩展延伸生命当中其他的资源,让《生命之书》本身也成为一种资源。
2.教学设计
(一)观看视频,引出话题
观看《苍蝇的一分钟生命》,引出生命的话题。
(二)制作并分享《生命之书》,发现资源
1.第一篇章:人生值得
请仔细想想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写一写活下去的理由,可以指向过去、现在和未来。
①在《生命之书》的第一面:写上“活下去的6个理由”,并进行装饰。
②分享(设计意图:将注意力引到人生当中的积极面,关注积极,相互见证。)
2.第二篇章:自我照顾
既然人生值得好好活,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可以如何照顾好自己呢?
①《生命之书》的第二面:写下不少于6种自我照顾的方式
②分享(设计意图:发现学生已有的资源,自我赋能,相互见证。)
3.第三篇章:为你加油
我们是社会性的人,除了可以自我照顾,还可以彼此照顾。在一个班级里同窗共读,我们可以如何照顾同学,给同学一些支持呢?
①《生命之书》的第三面:给组内同学写一些祝福的话语,为同学加油。
②分享(设计意图:利用现有的关系资源,彼此赋能。)
(三)课后延伸,拓展资源
1.回家邀请家人、朋友进一步装饰《生命之书》。
2.将《生命之书》作为提示物,遇到困难时作为一种支持。
(设计意图:将生命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堂外,为《生命之书》本身赋予意义。)
(四)无形生命之书,升华主题
刚才大家呈现的是一个有形的《生命之书》,无形的《生命之书》是我们用心生活的“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张定宇)”
(设计意图:发现无形的生命之书,升华主题。)
3.
学生作品
4.
教学反思
1.对“生命教育”理解的进步
再一次上“生命教育”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首先会发现心理辅导活动课真的在进步,没有老师像多年之前直接去谈“死”,也没有老师用多年之前的那些热门的素材,如“生命线”。现在谈生命更多地是在寻找生命当中的资源,更多的是找那些积极因素,用积极来对抗消极,而活动载体和形式都令人耳目一新。
2.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的进步
以前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会比较遵循四个阶段理论,即:暖身阶段、转换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现在的课,有的有这些阶段,有的似乎整个过程都是工作阶段,而且感觉十分自然和流畅。所以,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也许没有固定模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也许起初的“四阶段”上法是我们上心理课的脚手架,慢慢的我们积累了一定经验,我们可以卸下脚手架,可以灵活设计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