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案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5.2预防犯罪学习内容(自主学习) 刑法的作用及内容? 刑法是 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 ,以及 。 犯罪的含义及特征? 犯罪是具有 、 、 的行为。 三个基本特征: 、 、 。 刑罚的含义及种类? 刑罚指 对 适用的 法律制裁方法。 刑罚分为 和 两大类。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①珍惜 ,认清 ,远离 。 ②杜绝 。 ③增强 ,依法 。重点 了解犯罪的危害,形成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难点 增强法制观念,预防犯罪导入 任务1:完成P52运用你的经验,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突出 重点 任务2:完成P53探究与分享,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 任务3:完成P54探究与分享,为什么要对暴力袭击人民警察的行为从重处罚?突破 难点 任务4:完成P55探究与分享,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任务5:阅读P56相关链接,对比认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课堂拓展 任务6:完成P57拓展空间,针对不良行为制定整改措施,并填写在下表中。课堂检测 基础题: 完成《补充习题》选择题6题 (2022年湖北武汉)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这告诉我们( ) 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C.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提升题: 《今日说法》曾采访过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老大”林林,获知了林林的犯罪经历。请你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林林 我叫林林,今年17岁。读初一时,由于成绩不好,我开始经常旷课去网吧和营业性歌舞厅,并在那里结识了一批社会上的小混混。零用钱不够花,我就去勒索小同学的钱。后来我索性辍学了,在社会上打拼的过程中,我组建了一个由10多个人组成的团伙,他们的年龄都与我差不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结伙抢劫18起,故意致人重伤4起,劫得财物约6万元。 记者 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待林林的将是法律的处罚。 (1)结合有关法律知识,判断林林上述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①经常旷课:_____________。违纪行为(或:不良行为) ②频繁进出网吧和营业性歌舞厅、辍学、勒索小同学的钱:___________。 一般违法行为 ③多次结伙抢劫,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______________。 犯罪行为 林林上述行为按危害程度由轻到重的排序是(用序号表示):__________。①②③ 请你写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3)林林堕落为罪犯的过程对我们有何警示?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学习反思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案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5.3善用法律学习内容(自主学习) 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怎样做? ①通过 维护合法权益。 ②寻求 的法律救济。 ③ 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 、 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 。 2.诉讼的含义、重要性和类型有哪些? 诉讼是 在 参与下,依照 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 、 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 。 诉讼通常分为 、 、 。 3.青少年为什么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① ,是包括 的全体公民的责任。 ②未成年人 、 ,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 。 青少年应怎样有勇有谋地应对违法犯罪? 在 、 前提下,巧妙的借助 的力量,采取 的方式。 生活在法治的社会里,公民应该怎样做? 积极弘扬 精神,形成 、 的观念,做到 、 、 ,努力成为一名 、 。重点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难点 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导入 任务1:完成P57运用你的经验,你会怎样帮助小华讨回公道?突出 重点 任务2:完成P58探究与分享,你会怎样应对类似情形? 任务3:完成P59探究与分享,小峰是通过怎样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任务4:阅读P60相关链接,认识诉讼的类型。突破 难点 任务5:完成P60探究与分享如果遇到侵害他人的违法犯罪类型,你会怎么做? 任务6:阅读P61相关链接、方法与技能,了解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课堂拓展 任务7:完成P62拓展空间,小倩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寻求法律救助?课堂检测 基础题: 完成《补充习题》选择题6题 2.(2022年重庆A卷)下边是某校“与法同行健康成长”法治教育活动方案,其中存在错误需要修改的板块是( ) A.找不同 B.排雷行动 C.法律零距离 D.亮剑行动 提升题: 3.材料分析题: 一天,初中生小林在回家路上,看到一歹徒正持刀抢劫。他心想:“作为未成年人,要懂得自我保护;同歹徒作斗争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于是,小林悄然离开。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林的想法进行辨析。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1)①“作为未成年人,要懂得自我保护”的想法是正确的。②由于未成年人阅历不够丰富,心理不够成熟,体质也不够强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③因此,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①“同歹徒作斗争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的想法是错误的。②只有人人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坏人坏事才会减少,社会正气才能得到弘扬。③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学习反思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案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5.1法不可违学习内容(自主学习) 1.法律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规范? ①法律是_______________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②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出于_____________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___________社会的行为。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种? ①__________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 ②__________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承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 ③__________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 4.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①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轻,称为________________。 ②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____。无论是________还是________,都要承担法律责任。重点 掌握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难点 增强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学会分辨是非导入 任务1:完成P46运用你的经验,这样的事情如何避免?突出 重点 任务2:完成P47运用你的经验,分析上述行为是哪种违法行为? 任务3:阅读P48相关链接,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突破 难点 任务4:P49探究与分享,你自己或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 任务5:P50探究与分享,上述行为违法吗?说说你的理由?课堂拓展 任务6:完成P52拓展空间,公安机关为什么会处罚小王?课堂检测 基础题: 完成《补充习题》选择题6题 1. (2019镇江)陈某等人在禁渔期内到禁渔区用电捕鱼器捕获野生鱼类6. 3公斤。法院认定该行为已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陈某等人的行为属于( ) A. -般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 .刑事违法行为 提升题: 材料分析: 2020年8月28日,网络上流传一个呼伦贝尔草原遭越野车碾压的视频,随后网友向当地相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后,当地林草局介入调查,对当事人处以罚款1990.4元,并要求当事人于2020年9月5日前种植多年生牧草,恢复草原植被。 材料中开车碾压草原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或:一般违法行为) 对于开车碾压草原被罚,有人认为:人非圣贤谁无过,犯点错误没关系。对此你怎么看?为什么? 这一看法是错误的。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②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3)见草原遭到破坏,网友积极向当地相关部门举报。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①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的责任。②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学习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1法不可违.docx 5.2预防犯罪.docx 5.3善用法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