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案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1.1我与社会学习内容(自主学习) 我们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 2. 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3. 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 人的身份是怎样确定的? 5. 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哪几种?重点 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难点 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导入 任务1:分析P2运用你的经验,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突出 重点 任务2:分析P4相关链接,个人与社会有什么关系? 任务3:完成P5探究与分享,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突破 难点 任务4:完成P3探究与分享,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课堂拓展 任务5:完成拓展空间,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课堂检测 基础题: 1.完成《补充习题》选择题 2.“成功的途径有很多,社会为我们铺路搭桥。”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个人只要在社会中生活,就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③社会为个人的成长提供支持 ④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离不开个人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接种疫苗是对抗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接种疫苗既是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他人,也是在为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做贡献。由此可见 A.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个人可以脱离社会独立存在 D.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提升题: 4.材料分析题:一名大学生在演讲中说道:“身处的环境不同,我们所处的社会群体自然就不同。在家里,我们是子女,面对的是父时:在学校,我们是学生,面对的是老师和同学:在单位,我们是员工,面对的是同事和客户:在路上,我们是行人,面对的是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约束。我们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身在其中,所以说,我们与社会零距离。”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我们与社会零距离”。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更好地“与社会零距离”。 ①我们应与更多的人打交道,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②我们应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③我们应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学习反思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案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1.2在社会中成长学习内容(自主学习) 为什么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4.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重点 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难点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导入 任务1:分析P6运用你的经验,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突出 重点 任务2:完成P8探究与分享,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突破 难点 任务3:完成P7探究与分享,说明食物、学习用品、衣服等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课堂拓展 任务4:完成P9拓展空间,探究主人公成长过程。课堂检测 基础题: 1.完成《补充习题》选择题 2. (2022年江苏苏州)“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古语启示我们要 A.关心社会发展 B.遵守社会规则 C.掌握学习方法 D.培养批判精神 活动地点林伯渠故居活动过程研学小组在老师的陪同和引领下,自觉佩戴口罩,从景区入口徒步至林伯渠故居和塑像处,了解林伯渠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而奉献一生的事迹。同时,还共同采访游客,分享学习体会。最后,小组代表将活动照片上传至班级群。3.(2022年湖南常德)今年五一假期,常德市某校政治、体育、美术学科的师生自发组织了学科融合研学活动。 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你觉得此次学科融合研学活动对自己成长的作用有 ①增强身体素质,丰富假期生活 ②培养集体意识,生成综合素养 ③提升实践能力,厚植爱国情怀 ④学会逃生技巧,保障生命健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提升题: 2.材料分析:辽宁省卓新市有一位55岁叫陈敏的老人对“义工”很痴情。该市成立慈善义 工总队后,她是第一个加入该队的人。3年来,在养老院、聋哑学校等各种义工队伍活动的场所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幸福,我愿把爱心传递到整个社会,让社会成为爱的海洋。 (1)她的事迹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2)中学生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学习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我与社会 (1).docx 1.2在社会中成长.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