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科:体育与健康版本:人教版年级:四年级单元:第六章二节《小足球》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教材版本学科年级学期单元名称球类活动基本信息人教版体育四年级第二学期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名称重组单元序号对应教材内容第六章第二节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内侧接地滚球脚底接地滚球脚内侧运球1234567第六章第二节第六章第二节第六章第二节第六章第二节第六章第二节第六章第二节课时信息脚背正面运球发展足球活动能力的练习与游戏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属于“水平二运动技能——小足球”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和能力。1.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与成功。2.了解和掌握踢球、运球等动作方法,体验用脚内侧踢球、接球、运球和脚背正面踢球的基本动作。3.在足球练习中提高灵敏性、速度、力量、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4.通过足球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二)教材分析1.小足球教材内容价值小足球的教材内容,融合了球类活动的趣味性、游戏性、竞争性和集体性等特点。通过小足球教学有利于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一些足球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发展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激发小学生对小足球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顽强机敏、果敢等心理品质及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调节情绪能力。2.小足球教材内容设计思路四年级足球教材是在水平一阶段足球游戏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足球踢球、运球和传球的一些基本动作技术。教学的重点为熟悉球性和基本动作技术的综合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23.小足球教学内容安排建议(1)脚内侧踢球(2)脚背正面踢球(3)脚内侧接地滚球(4)脚底接地滚球(5)脚内侧运球(6)脚背正面运球(7)发展足球活动能力的练习与游戏(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小学生模仿能力好,奇心强,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感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和他人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因此,本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与辅助练习,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动作技能,促进下肢力量及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同时,在学习和游戏中,注重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和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小足球的动作名称及术语。2.初步学习颠球、盘球、拖球、拨球的动作方法,体验用脚内侧踢球、接球、运球和脚背正面踢球的基本动作。3.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和协调素质,促进身体机能水平提高。4.培养学生对小足球活动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互敬友爱等优秀的品质。(二)课时学习目标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和掌握脚内侧踢球技术动作,建立脚内侧踢球概念,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第 1 课时2.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提高其动作的协调性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团队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1.了解和掌握脚背正面踢球技术动作。2.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在教学比赛中合理运用脚背正面踢球技术的能力第 2 课时第 3 课时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1.了解和掌握脚内侧接地滚球技术动作方法和要领及在足球比赛中的作用2.培养学生身体协调性及柔韧性,增强腿部力量3.通过游戏和练习,在团体中相互协作和交流,在比赛中乐于展示自己的能力,并体验成功的快乐1.了解和掌握脚底接地滚球技术动作及在足球比赛中的作用2.提高正确运用脚底接地滚球技术的能力,发展学生灵敏和协调性第 4 课时3.通过游戏和比赛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优良品质1.了解和掌握脚内侧运球技术动作和方法32.提高球性球感,能够根据时机选择不同的运球动作3.通过技术学练,培养勇敢果断,团队协作的精神,体会足球的第 5课时第 6课时第 7课时乐趣1.了解和掌握脚背正面运球技术动作2.提高准确运用运球技术的能力3.通过技术学练,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竞争合作意识与对足球的兴趣1.通过参与专项比赛,能够运用移动、传接球、踢球、运球技术2.发展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休素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3.在比赛中,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友好相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三)单元作业目标1.通过脚内侧踢球,接球、运球和脚背正面踢球等的作业练习,增强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促进参与足球运动锻炼的行为;2.通过作业练习,发展灵敏、速度、力量、柔韧、耐力等身休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3.在练习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形成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四)课时作业目标课时作业目标1.通过练习和游戏,提高脚内侧踢球技术动作及在足球比赛中的运用。2.提高运用脚内侧踢球技术的能力,发展身体素质。作业类型 作业功能第 1 课时技能类课后复习3.通过游戏和比赛,增强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1.提升脚背正面踢球能力,熟练掌握脚背正面踢球技术动作。2.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准确运用踢球技术的能力。第 2 课时第 3 课时技能类技能类课后复习课后复习3.通过游戏和比赛,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1.提升学生脚内侧接地滚球能力,熟练掌握脚内侧接地滚球动作。2.提高在实战中运用脚内侧接地滚球技术的能力。3.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方式,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1.提升学生脚底接地滚球能力,熟练掌握脚底接地滚球技术动作。第 4课时技能类 课后复习2.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3.通过练习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方式,健4全学生的人格。1.通过练习比赛巩固脚内侧运球技术动作2.提高运用运球的能力。第 5课时技能类技能类课后复习3.提高参加足球运动的兴趣,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1.了解和掌握脚背正面运球技术动作。2.发展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课后复习课后复习第 6课时第 7课时3.提高参加足球运动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1.通过足球比赛,熟悉比赛规则,复习巩固运球、踢球等技术动作。知识类体能类技能类2.通过足球比赛,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3.通过游戏增进亲子之间感情交流,促进孩子将康发展。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2.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设定问题任务、评价标准和方式设计。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 脚内侧运球作业内容运动负荷1.作业内容:习1建议负荷:练习 1:脚内侧踢球练习(巩固型)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30 个/组,共 4 组。动作方法: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15厘米处,踢球腿在摆动中膝关节外展,脚掌绷紧与地面平行,用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采用推送或敲击的方法将球踢出或手提带绳的球或装在网袋中的球,进行踢固定球练习,也可以同伴互助,一人踩住球,一人体会脚触球的正确部位和动作。(如图)注意事项:注意摆动腿膝部外展,用脚内侧推送或敲击球。5练习2:脚内侧踢球游戏(亲子活动型)游戏方法:学生和家长比赛,用脚内侧踢球技术去踢用矿泉水瓶或其它标志物做的保龄球,以踢倒个数的多少决定胜负。(看家庭成员情况而定可以分组)(如图)练习2建议负荷: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注意事项:必须用脚内侧踢球技术进行比赛。2.时间要求:25 分钟3.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脚内侧踢球的规范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击球部位正 自评性 。 互评 师评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确,准确性高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支撑脚站位合理,准确性比较高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准确性一般。待进步:身体不协调,支撑脚站位不准确,踢球方向不正确。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了解脚内侧踢球等基本动作在足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提高踢球运动能力,掌握多种练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6第二课时 脚背正面踢球作业内容运动负荷1.作业内容:练习 1 :脚背正面踢球练习(巩固型)练习1建议负荷: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0个/组,共 4 组。动作方法:正面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10-15厘米处,膝关节微屈,脚尖正对球的方向。踢球腿以髋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脚面绷直,小腿用力弹出,用脚背正面击球的后中部,将球踢出,两人结伴相距5-10米,相互踢球练习。(如图)注意事项:注意摆动腿大腿带动小腿,用脚背正面击球。注意身体姿态,保持核心稳定。练习2:游戏“飞弹打靶”(亲子活动型)游戏方法:家长与学生相距10米,前方放矿泉水瓶,先由一方用脚背正面踢球对准矿泉水踢球,注意安全然后统计击倒矿泉水瓶个数,击倒矿泉水瓶数多者为胜。(注意瓶中放水)(如图)练习2建议负荷: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注意事项:必须用脚内侧踢球技术进行比赛。2.时间要求:20分钟73.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 自评1.脚背正面踢球的规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准确性高。良好:动作正确,身体比较协调,准确性较高。及格:动作正确,身体动作不连贯,准确性低。待进步:支撑脚站位错误,击球部位不正确。踢球方向不准。范性 互评 师评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了解脚背正面踢球等基本动作在足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第三课时 脚内侧接地滚球作业内容运动负荷1.作业内容:练习1建议负荷:练习1:脚内侧接地滚球游戏练习(亲子活动型)游戏方法:学生和家长,间隔8米~10米。学生和家长,分别站在外圈和内圈进行脚内侧接地滚球练习,外圈学生不动,内圈家长踢球后顺时针走,外圈学生将球踢回。(可以找同学共同完成)(如图)练习建议:注意场地安全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20个/组,共4 组。动作要求:支撑脚脚尖正对来球,膝关节微屈,接球腿提膝稍外展,脚尖微翘,脚掌与地面平行,使脚内侧正对来球;当球滚到体前时,接球脚自然伸出迎球,触球的一刹那接球脚顺势后撒,以缓冲来球力量,将球接在脚下。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保持核心稳定。8练习2建议负荷:练习2:看谁反应快(亲子活动型)游戏方法:学生在圈内,家长在圈外将球踢给学生进行脚内侧接地滚球的互相传接,接到者加一分。(如图)练习建议:注意场地安全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注意事项:必须用脚内侧接球技术进行比赛。2.时间要求:25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脚内侧接地滚球的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接球的时机判断 自评规范性 互评 师评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准确。良好:动作正确,身体动作较连贯,接球的时机判断的较准确。及格:动作较正确,身体动作不连贯,接球的时机判断一般。待进步:迎球不缓冲,接球的时机判断不准确。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了解脚内侧接地滚球等基本动作在足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精神。9第四课时 脚内侧接地滚球作业内容运动负荷1.作业内容:练习1建议负荷:练习1:脚底接地滚球练习(巩固型)动作方法:支撑脚脚尖正对来球方向,膝关节稍屈;接球腿屈膝抬起,脚尖翘起(如图8),用脚掌前部位接停来球。(如图)练习建议:注意场地安全,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30 次/组,共4 组。注意事项:停球脚前伸到落点的后上方,用脚底挡住球的路线即可,一般不要有意加力踩踏,保持核心稳定。练习2建议负荷:练习2:运送“地雷”游戏(亲子活动型)游戏方法:学生站于起跑线后,家长拿球,面对起跑线站在踢球线后。家长将球踢到学生脚下后跑回起跑线;学生用脚掌接球后,用手将球抱起,跑到踢球线后踢球,先完成游戏的胜出。(可以两组家庭比赛完成)(如图)练习建议:注意场地安全,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注意事项: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接球的时机判断准确。2.时间要求:102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 自评1.脚底接地滚球的规优秀:身体姿态协调,范性动作熟练,接球的时机判断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准确。良好:动作正确,动作 互评 师评较熟练,接球的时机判断比较准确。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相对连贯,接球时机判断一般。待进步:脚接球的部位错误,接球时机判断失误较多。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与家长的配合提高脚底接地滚球技术动作的能力,了解脚底接地滚球动作在足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终身体育意识。第五课时 脚内侧运球作业内容运动负荷1.作业内容:练习 1:脚内侧运球练习 (巩固型)练习1建议负荷: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0分钟/组,共1组。动作方法:支撑脚在球的侧前方,膝关节稍弯曲,身体前倾,运球脚屈膝提起,用脚内侧推球的后中部前进,随后运球的脚自然着地 。(如图)注意事项:明确触球的正确部位,多做走动中的单脚运球练习。11练习2建议负荷:练习2:足球比赛游戏(亲子活动型)游戏方法:学生和家长比赛,脚内侧带球绕过障碍物,球在中途掉了的需捡回来原地再带,带球返回起点,用时短者获胜。(可以找同学共同完成)(如图)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共三组。注意事项:明确触球的正确部位,身体姿势协调。2.时间要求:25分钟3.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脚内侧运球的规范优秀:触球部位正确 自评性,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 互评 师评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练。良好:触球部位正确,身体比较协调,动作比较熟练。及格:触球部位正确,动作僵硬,低头看球。待进步:触球部位不当,控制不住球。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了解脚内侧运球等基本动作在足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增加亲自互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12第六课时 脚背正面运球作业内容运动负荷1.作业内容:练习 1:脚背正面运球练习 (巩固型)练习1建议负荷: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10分钟/组,共1组。动作方法:身体保持正常跑动姿势,上体稍前倾,步幅适中;运球腿屈膝提起,髋部前送,脚背绷紧,脚尖向下,用脚背正面部位接触球的后中部,推送运行。(如图)注意事项:明确触球的正确部位,多做走动中的单脚运球练习。练习2:游戏“运球过障碍折返接力比赛”(亲子活动型)练习2建议负荷:游戏方法:学生和家长,站在起点线上,用脚背正面 练习建议:次数和运球至距离起点5米障碍物处,绕过障碍物再用同样的方法 强度要因人而异。运球回起点线,先完成比赛的胜出。(如图)共三组。注意事项:明确触球的正确部位,身体姿势协调。132.时间要求:20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脚背正面运球的规优秀:动作正确,身体姿态协调,运球熟练。良好:动作正确,身体姿态较协调,运球较熟练。范性 自评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互评 师评及格:低头看球,动作僵硬。待进步:触球部位不当,控制不住球。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了解脚背正面运球等基本动作在足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第七课时 发展足球活动能力的练习与游戏作业内容运动负荷1.作业内容:练习1建议负荷:练习1:运球、踢球射门练习(亲子活动型)游戏建议:得分较少者可以进行平板支撑或者高抬腿等动作。游戏方法:家长和学生配合,学生在距离球门外28米的距离可选择进行不同方式的运球(脚内侧、脚背正面等运球),运到合适距离时将球踢向球门,家长在球门前拦截。射进球门加一分,失误给对方加1分,拦截到球加1分,拦截失败给对方加1分。在15分钟内以积分多者胜利,双方互换角色。(如图)注意事项:注意场地空旷,保障安全。练习2: 发射炮弹游戏 (亲子活动型)游戏方法:家长和学生进行踢球比赛。每人踢五次,五次累计最远者取得胜利。(如图)14练习2建议负荷:游戏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一次/组,共五组。注意事项:注意踢球动作要规范。练习3:“踢球比准”游戏 (亲子活动型)游戏方法:学生和家长分组进行脚背正面踢球比赛, 练习3建议负荷:积分多者为胜。(如图)游戏建议:次数和难度要因人而异。注意事项:动作标准,学生注意观察家长所做动作。2.时间要求25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简述运球、踢球在优秀:动作正确,身体 自评 互评 师评足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姿态协调,运球熟练,运球2.踢球射门的准确性 速度快 ,踢球准确性高3.运球的稳定性 良好:动作正确,身体4.动作技能的协调性 姿态协调,运球较熟练,踢球准确性较高及格:动作正确,运球低头,射门准确性不高。待进步:身体不协调,动作僵硬,运球低头,射门准确性不高。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运球、踢球等技术在足球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游戏和比赛感受足球带来的乐趣;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进而巩固课上所学内容,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塑造终身体育意识。15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1. 小足球踢球评价方法:助跑,脚内侧击球,击打目标区域。评价标准:项目优秀良好及格继续努力助跑路线正确 助跑路线正确 助跑线正确, 支撑腿的位置,支撑腿位置 ,支撑腿位置 支撑腿位置不 离球过远或过准确,踢球腿 较准确,踢球 稳定,踢球腿 近,脚尖指向摆动正确,用 腿摆动较正确 摆动较正确, 不对,踢球腿脚内侧击球的 ,踢球脚能够 踢球脚能够击 摆动方向不正脚内侧踢球后中部,出球 击球的后中部 球的后中部方向准确,踢球时膝关节处旋,形成横扫踢球的错误动作2.小足球运球、踢球射门评价方法:学生从球门外20米距离起点处开始,快速运球绕过通道内的障碍,将球运到指定位置时,迅速打门将球踢进目标位置,以球进门一瞬间所需时间确定成绩。(如图)练习图形:16评价标准:等级优秀良好及格继续努力运球动作正确 运球动作正确 运球动作正确 运球动作正确,熟悉球性能 ,能控制好球 ,不能控制好 ,不能控制好控制好球;运 ,运球速度较 球;运球速度 球;运球速度球速度快,动 快,动作较连 较慢;射门准 慢,并出现失作连贯,射门 贯;射门准确 确性不稳定, 误,常出现违准确性高,无 性较高,基本 有时有违例现 例现象。技评违例现象。无违例现象。象。得分100959085807570≦16″2≦20″216″6172117″421″417″918″418″9男女20″621″922″422″9得分6560205550454040以下23≦19″420.621.221.822.4男女23″42424.625.225.826.427≦(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对应单元作业对应学序号类型难度来源完成时间15分钟目标了解 理解 应用12实践实践1√√易选编选编1/2中等1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