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大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下册第十课《保护环境,珍爱地球》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大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下册第十课《保护环境,珍爱地球》教案

资源简介

辽大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下册《保护环境,珍爱地球》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辽宁大学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下册的第十课,题为《保护环境,珍爱地球》。本课以环境保护为主题,通过介绍环境问题和环保行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掌握一些常见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 掌握一些简单的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2.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行动能力。
3. 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的珍惜和保护地球的情感;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常见的环境问题和环保行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环境保护的具体知识和行动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实际案例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环境问题的图片和视频,如河流被污染、空气中的烟雾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些图片和视频有什么感受?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第二环节:概念讲解
教师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的概念、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环境保护是指保护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使其更加美丽、干净和健康。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来检查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如:“你们认为环境保护为什么重要?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地球?”
第三环节:环境问题了解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进行调研。例如,一个小组选择了水污染问题。他们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访问专家或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一个方面的调研。调研结束后,每个小组向全班做简短的汇报,介绍他们所选择的环境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法。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第四环节:环保行动探究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环保行动,并进行讨论和分享。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在家中都有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你们知道如何正确地分类垃圾吗?”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讨论环保行动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第五环节: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环保行动,并制定行动计划。例如,一个小组选择了垃圾分类,他们可以制定一个垃圾分类的实施计划,包括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制作分类垃圾桶等。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一个任务,如撰写宣传口号、设计海报等。小组完成计划后,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行动计划,并邀请其他学生参与其中。
第六环节:总结和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他们思考如何将环保行动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并留下一些行动承诺。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环保知识?你们打算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哪些环保行动?”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并互相鼓励。
六、板书设计:
保护环境,珍爱地球
重点词汇:环境保护、环境问题、环保行动
行动口号:节约用水、垃圾分类、植树造林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增强了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调研和行动计划的过程,培养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如关闭水龙头、节约用电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环保专家或志愿者组织来校园进行讲座或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行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