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延续文化血脉 导学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延续文化血脉 导学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思维导图
第一课时 延续文化血脉
课标要求(2022年版) 素养目标 知识目标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 2.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锤炼高尚人格 政治认同: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1.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2.理解文化自信的意义,明确文化自信的途径。 3.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懂得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目标提炼
自主学习
一、中华文化根
1.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什么是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二、美德万年长
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2.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
课堂探究
智辨是非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力。( )
改正: 
2.中华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
改正: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3.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全面继承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拒绝外来文化的入侵。( )
改正:坚定文化自信,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4.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
改正: 
小试牛刀
知识点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2022年11月19日,第三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开幕。与会专家认为,如果没有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是困难的。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这片土地上就有了玉石上1毫米内能雕刻五六条纹路的“微雕技术”;有了集防洪、蓄水、调水等功能于一身的水利工程……良渚古城遗址 ( )
①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存在的真凭实据 ②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③启示文化交流时应遵循一定的等级规范 ④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和底蕴深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知识点2 文化自信
2.2022年10月6日,四川省通济堰等四处成功入选2022年度(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目前,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到30处。我国灌溉工程申遗成功( )
A.可以增强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B.说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明
C.表明中华文化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
D.有利于抵制外来文化,维护文化安全
知识点3 中华传统美德
3.国铁集团库尔勒客运段员工米尔班 艾依提, 20多年来用心服务每一名旅客,用心帮助旅客解决困难,在列车上营造温馨的旅途环境和民族团结的氛围。她身上展现出的传统美德有( )
①孝老爱亲 ②助人为乐 ③诚实守信 ④敬业奉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情景练习
以下是九年级学生小东生活中的一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下面问题。
【情境】 小东最喜欢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电视节目,他觉得《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让人叹为观止、沉醉其中,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
(1)这些节目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①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 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课后闯关
基础关
1.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极具诗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倾泻而下的“黄河之水”、“折柳寄情”的中国式浪漫,共同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②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③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2年11月11日,中国饭店协会发布反餐饮浪费指南倡议,向饭店餐饮企业提出了优化菜单设计、灵活供餐形式、强化点餐引导、提供分餐服务等具体措施要求。对这一倡议你的态度是( )
A.没必要,中国资源丰富,粮食产量高,浪费一点儿没什么
B.很赞成,引导饭店餐饮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效防止浪费行为
C.无意义,经济发展了,宴会丰盛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D.点个赞,节约绿色的文明餐饮消费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
3.广东某中学开展“文化之旅”研学活动方案设计,“东江纵队革命故事展演”“粤港澳大湾区建筑群有声漫画”“粤剧、粤菜艺术体验之旅”等系列作品让同学们沉浸其中,为中华文化骄傲自豪的同时也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创造性地转化构筑了中华文化最深层内核
B.源远流长的革命文化滋养着时代青年成长
C.同学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信
D.一幅幅文化作品,铸就了中华文化新辉煌
4.对下列图片表达的共同主题概括正确的是( )
A.重视学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精粹
C.践行中华美德,培养热爱祖国情怀
D.坚持经济建设,丰富人们物质生活
能力关 
5.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有些同学对“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爱国”这三个概念区分不清楚,小德同学想用图示法帮助同学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因为(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美德
②中华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物质基础
③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
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中华上下有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经典文化财富。许多名言哲语植根人心,潜移默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名言与对应的理解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以人民为中心
B.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全民守法
C.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节约粮食
D.道法自然——尊重自然生态规律
素养关 
8.广东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主要以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为主,构成岭南文化的主体。以下广东文化中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
A.开平碉楼与村落 B.粤剧
C.丹霞山 D.莫家拳
9.2022年11月22日,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两年前,人们开始“复活”这座皇宫。河南的工匠,用1 3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出灰色陶土瓦;非洲的柚木成为宫殿木结构部分的主要选材……皇宫“复活”的过程启示我们( )
A.科技在文物的“复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B.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离不开对外开放
C.喜爱文物是人们共同的特点
D.文物的复活只能就地取材,否则会失去民族性
10.陕西博物馆的兵马俑象棋,故宫博物院的朝珠耳机、顶戴花翎官帽伞,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等有创意、有特色的一批文创产品成为亮眼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创产品走红的密码是( )
①重视文化创意 ②继承革命文化 ③立足经济效益 ④借力文旅融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2022年12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发布2023年春晚吉祥物形象“兔圆圆”。它是春晚40年历史上首个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完成初始配方原创的春晚吉祥物IP。一同发布的还有春晚主视觉标识。它从“兔圆圆”奔跃向上的姿态定格而来,同时又是书法草书“卯”字的幻化变体,整个设计彰显了奋进向上的精气神。
“兔圆圆”总设计师陈湘波表示:“兔圆圆”主要有三个特点,首先是广泛的人民性,因为这个形象要面向14亿中国人,一定要代表着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审美;其次是极强的专业性,总台春晚主形象也代表着国家形象,兔圆圆历经专业设计团队4个月的精雕细琢,在专业性方面是毋庸置疑的;还有就是深厚的文化性,一直以来,兔子深受国人的喜爱。此外,安徽模鼠兔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兔形动物,生存时代为距今6200万年的早古新世。
(1)阅读材料一,谈谈你的感受。(8分)
材料二:《新千里江山图》以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将现代技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革命文化内容巧妙融合,展现了一幅书写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丽画卷。走进画卷,我们看到了各行各业的普通奋斗者,领略了复兴号、大飞机、中国天眼等大国重器的风采……一笔一画,皆是江山如画,一情一景,皆是奋斗图景。
(2)《新千里江山图》的创作,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哪些启示?(6分)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中华文化根
1.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革命文化,先进文化
3.灵魂,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
二、美德万年长
1.精髓,道德资源,民族志向,民族品格,精神力量,文化基因
2.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课堂探究】
智辨是非
1.√
2.×改正: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3.×改正:坚定文化自信,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4.√
小试牛刀
1.A【解析】“如果没有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是困难的”,说明了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存在的真凭实据。“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这片土地上就有了玉石上1毫米内能雕刻五六条纹路的‘微雕技术’”,说明了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和底蕴深厚。①②④正确。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说法错误。故选A。
2.A3.C
情境练习
(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①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 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课后闯关】
1.D2.B3.C4.B
5.C【解析】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包括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等。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D7.B
8.B【解析】目前,广东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4个,主要包括粤剧、剪纸、中医针灸、皮影戏。广东的“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丹霞山的“中国丹霞”属于世界自然遗产,莫家拳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故选B。
9.B【解析】题文中皇宫的“复活”体现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复活”过程中用到非洲的柚木,说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离不开对外开放, B正确;皇宫的“复活”过程中科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A错误;题文中没有提及人们对文物的喜爱,C不符合题意;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D错误。故选B。
10.B
11.(1)①“兔圆圆”深厚的文化性,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兔圆圆”极强的专业性,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③“兔圆圆”广泛的人民性,表明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④因此,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分)
(2)①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6分)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作答范围和作答角度。本问需要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从感悟类设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安徽模鼠兔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兔形动物,生存时代为距今6 200万年的早古新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效信息②:整个设计彰显了奋进向上的精气神→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有效信息③:是春晚40年历史上首个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完成初始配方原创的春晚吉祥物IP→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分点作答。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作答范围和作答角度。本问需要运用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等相关知识,从启示类设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以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将现代技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革命文化内容巧妙融合,展现了一幅书写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丽画卷→坚定文化自信的做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分点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