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 教案 新冠疫情下小学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生命?生命!》 教案 新冠疫情下小学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资源简介

新冠疫情下小学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生命?生命!》
【活动背景】
我国早在 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对中小学学生生命教育的系统研究。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出现了“生命教育”的表述,明确提出国家和政府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重点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有正确的生命态度,积极创造生命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的大地上肆虐,每天新增的死亡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结束,面对每天不断攀升的确诊数字,人们一度感受到恐惧和焦虑。对于这次疫情的来源,据科学家说,比较大的可能是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染给人。将病毒传染给人的到底是什么动物,最终需要医学研究数据,但极有可能与食用野味有关。而面对这随时可能会吞噬人生命的病毒,为什么一群群人还是逆风前行,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奔向了抗疫第一线……这是一堂鲜活的生命教育大课,每个学生都应参与其中。作为一名班主任,要以此为契机组织班级活动,上好“生命教育”这门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在孩子们前所未见的疫情面前,以关注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绽放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活动目的】
1.了解生命的神奇以及存活的艰难与可贵,掌握守护生命的方法。
2.树立善待生命的意识。
3.体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活动形式】
参观、讨论、观看视频、活动调研、采访
【活动时间】
开学后
【活动地点】
生命奥秘博物馆、教室
【活动对象】
6.14班全体学生、家长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老师提前踩点,与博物馆进行联系。熟悉博物馆周边环境和参观线路,了解博物馆主题分布,确定集合及分享会地点。
2.与学生一起制定安全预案;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发放《安全活动须知》。
3.准备红色袖标贴、红色帽子,提前一天发给每个孩子。
4.提前准备好参观门票。
5.设计预习题目,让学生对活动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6.和学生一起完成班级活动方案并提交学校报备。
7.下载《我们的星球》视频。
8.收集人类历年来经历的一些疫情,以及人类破坏大自然、伤害动物例子的图片和报告。
学生准备:
1.完成分组、分工。通过自由组合和老师协调,完成分组。每组确定好活动组长、安全组长和每组参观时间。
2.分组讨论、学习安全预案。
3.准备口罩。在参观当天,每人至少携带2个口罩。
3.孩子和家长一起计划从家到生命奥秘博物馆的路线,确保准时参加。
4.完成课前资料收集,为参观活动做好知识储备。
5.了解生命的独特之处和他们的特殊功能。
6.与身边的“最美逆行者”取得联系,确定采访的时间、形式和地点。
【活动过程】
一、启动阶段
——引出活动主题,开启班级生命教育系列活动。
时间、地点:4月29日,教室
形式:微班课——时事点击
活动流程:
(一)观时事,知生命脆弱
教师引入:春节是喜气洋洋的,寒假是快乐愉悦的,但今年因疫情的影响,大家关门闭户、街头萧条冷清。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不聚会成了这个春节的日常生活。在疫情中,有这样的一些数字牵动着大家的心。请看下面的图片材料,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呈现时事材料:世界疫情地图和疫情数据
学生看材料,说发现
教师小结:新型冠状病毒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千万个新年祈愿,都变成两个字——“活着”。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生命的脆弱,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易逝。
(二)看数据,初悟生命价值
教师引入:再看下面这些信息,尤其是老师标红的地方,你感受到了什么?
呈现时事材料:疫情中的生死竞赛(来源:学习强国)
380 多支医疗队,超过 42000 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
1至3天建成一座方舱医院;
3.4万平方米1000多个床位的火神山医院10天建设、3万平方米的雷神山医院更是神速,仅仅5天,总体建设进度已完成60%......
学生看材料,说感受
教师小结:面对这随时可能会吞噬人生命的病毒,为什么一群群人还是逆风前行,为了从死神手里抢时间,抢生命,不惜奉献自己的性命。不由得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生命?他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让我们一起去探寻!
活动总结:以一堂班会课来启动整个生命教育活动非常必要,因为只有和学生一起感悟到在疫情面前人类生命的易逝,以及感受到一群逆行者在为挽救生命,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进行殊死搏斗的精神,才更能引导学生在后来的活动中认识生命的脆弱与不易,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活着——关注、珍爱生命
——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孕育的艰难与可贵,从而感受生命的神奇和宝贵,学习守护生命的方法。
时间、地点:5月4日,生命奥秘博物馆
形式:参观、分享讨论、小专题研究
活动流程:
(一)集结生命奥秘博物馆
时间:8:30—9:00
地点:生命奥秘博物馆大门右侧
(二)探索生命奥秘
1.了解生命起源
时间:9:00—10:30
任务要求:
①整理提前收集的与生命起源与演变过程相关的资料和疑问。
②以小组为单位进入生命奥秘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海洋精灵、脊椎王国。通过录音、拍照等方式记录自己感兴趣的,与生命有关的相关知识。
③参观后,召开小组会议,分享所得并填写“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见附件1)
2.解读人体密码
时间:10:40—11:40
任务要求:
①根据小组自主设计的方案自行参观人体世界展区并做好记录。
②聆听专题讲座《珍爱生命 快乐成长》。
③填写“守护生命技能卡”。(“守护生命技能卡”见附件2)
3.分享探秘收获
时间11:50—12:10
任务要求:
①学生之间分享参观收获、听完讲座的感受以及守护生命的方法。
②教师布置作业:与父母亲子交流,交流话题:“对于生命的孕育,你有哪些难忘的体会?”
教师小结:生命的孕育是不易的,每一个小小生命的孕育都寄托着家人无限的希望和祝福。生命也是神奇的、宝贵的,每种生命都是独特的存在,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充满了爱,倾注了家人无限的心血。
课后作业:
1.观看视频《我们的星球》
2.分小组开展小专题研究(总指导:科学老师,小组指导员:各组组员的家长)
第一组小专题题目:生命的特殊功能(调查研究不同生命体的“特殊功能”)
第二组小专题题目:病毒从哪儿来(对人类近年来遭受的病毒追根溯源)
第三组小专题题目:消失的物种(了解近几年消失的物种以及消失的原因)
第四组小专题题目:地球变暖和人类生存(追寻地球变暖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活动总结: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以各自的生命状态积极参与,或认真观展、观影、拍照、记笔记,记录感悟生命的历程,或积极参加研究,探寻生命的奥秘以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与人的关系,他们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成长,对生命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三、活好——尊重、敬畏生命
——认识生命的各有价值以及人与他人以及周遭环境中其他生命相互影响的关系,形成我们应该敬畏生命,包括人本身的生命,也包括周遭环境中其他生命的观念。
时间、地点:5月12日,教室
形式:讨论与辨析
活动流程:
(一)默哀,悼念逝去的生命
1.轻声播放大提琴曲《悲伤》。
2.学生向在“5.12”地震和本次新冠疫情中去世的人默哀、三鞠躬。
(二)看材料,做讨论
呈现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对他人生命不尊重,不负责任的材料。
材料一:侯某有意隐瞒途经武汉汉口返雅的事实,且多次在外活动,密切接触群众达100余人,更为恶劣的是,在天全县人民医院主诊医生和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多次询问是否有武汉、湖北等地居住和旅游史的情况下,侯某仍然否认,导致有30多名医护人员密切接触
材料二:虹桥瑶岙村村民朱某,在居家隔离期间,随意出门走动,严重影响监测点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目前,包某已被依法给予了行政拘留处罚。
材料三:卖薄如蝉翼劣质口罩,麻城2名黑心销售商被抓。
讨论话题:1.他们的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造成什么危害? 2.你怎么评价这些行为?
学生讨论分享。
教师小结:他们视生命为儿戏的行为会给他人生命以及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伤害,这些行为应该受到社会每个人的谴责,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也应该大声地对这些人和事说“不”。
(三)说调查,做辨析
教师引入:呈现学生课前所看视频《美丽的星球》封面,随后教师用问题串引导:“我们星球美在哪里?”“想一想,说一说,没有其他生命的人类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关于生命,你们有怎样了解与认识呢?”,下面就请各个小组就之前的小专题研究做汇报。
学生分小组进行小专题成果分享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每一种生命都有其独特之处,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生命的“特殊功能”。地球上,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我们应该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敬畏每一个生命。
活动总结:平时学生更关注自己的生命形态,而对他人和自然关注较少。通过讨论辨析,可以帮助学生从珍爱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以及其他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促进他们热爱生命、尊重自然。活动后,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高,思想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四、活出价值——绽放生命
——寻找身边的榜样,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让生命变得更加精彩。
时间、地点:5月12日—5月20日,家中、小区、社区、教室
形式:观察、采访与分享
活动流程:
1.学生分组制定观察、采访方案。
(1)全班分成8个小组,并选出小组长。
(2)制定小组观察与采访方案。
·采访对象:寻找在我们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保护我们生命的人,如医生、小区保安、快递小哥、社区工作人员、交警等。
·采访形式:访谈、跟踪观察、录像、录音、纸笔记录......
·采访内容: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你做了哪些与平常工作不同的事情,遇到了什么困难?与日常工作时间相比,你的工作时间有没有变化,你是否觉得辛苦疲累?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你为什么还要坚持做下去,你为自己的身体和家人的健康担忧吗?你觉得你的工作为打赢新冠疫情的阻击战做出了什么贡献?你想对顺利返校学习的学生提出什么希望?
·采访线路:主要包括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路上使用的交通工具。
2.学生按方案分组进行观察、采访与记录。
3.班级总结分享会
(1)各小组代表分享本次采访的情况和自己的所思所感,班主任相机点评。
(2)结合自身进行讨论“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价值、有意义?”
(3)教师小结:生命再不是血肉之躯的简单再现,不再是衣食住行的简单行为,它包含了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对他人生命的珍惜与关爱。正因为有了这么多人对家国的情怀,对生命的尊重,才有了今天教室里的书声琅琅,街头上的人头攒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旅程中,既要做到爱护我们这个能动能笑能跳的身体,极力反对和拒绝那种伤害自我、周遭其他生命的行为,更要积极地去承担社会责任,深情地爱着给予了我们成长源泉的国家和民族,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有长度和宽度,我们的人生才更有价值。
活动总结:全班学生在观察和采访的过程中,近距离地接触了奋战在抗疫战线上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用比平时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更强的勇气努力工作,对打赢新冠疫情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这一切都对学生心灵有了极大的触动,让他们懂得了生命的珍贵,懂得了生命的价值。
五、总结阶段
1.拍摄公益短片,呼吁人们善待自然、善待动物。
2.笔下 “生花”:开展“生命的意义”主题作文比赛,内化生命的价值,使自己的生命品质得以提升。
3.通过散文、诗歌、绘画、手抄报等方式,总结本次实践活动的收获与感受。
活动总结:学生在生命教育系列活动中深受教育,认识到了生命的不易、生命的珍贵、生命的价值,在复课返校后的学习生活中变得更加主动积极,更加朝气蓬勃,他们的感悟是深刻的,他们的变化是明显的,我相信珍爱生命的理念以及积极创造生命价值的意识已经深植于他们的心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