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教学设计 高中班会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教学设计 高中班会设计

资源简介

高中班会设计--“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一、活动背景:
中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我们身边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如何关爱身边的老年人,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值得我们的学生和整个社会思考。
我们的学生长期受到长辈的关注、关爱,却缺乏同老人的接触和交流,对老年人的关心不够。
二、活动目的:
1.了解重阳节的传统文化风俗。
2.加深对老年生活的了解,体会老年人生活的不易。
3.进一步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意识,能将敬老助老内化内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践行。
三、活动主题:敬老助老,情浓重阳。
四、活动形式:签名活动、歌舞才艺表演、诗词竞猜、互动游戏和活动、主题班会课
五、活动时间:
六、活动地点:学校食堂广场、社区、敬老院
七、活动对象:
八、活动准备:
(一)班主任准备
1.集思广益,向学生征集关于此次活动开展的意见和建议;
2.通过家长QQ群,向家长宣传此次活动的教育意义,以获得家长的支持;
3.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
4. 向学校提交活动方案,审批通过后,与社区、敬老院沟通活动事宜,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协调。
(二)学生准备
5.学生书写邀请函,邀请科任老师、校团委书记及部分学生会成员参加;
6.每个小组准备拍摄器材、活动资料、工具、小礼物,提前排练相关的节目;
7.搜集关于重阳节的风俗、经典诗词、尊敬老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制作成手抄报和展板;
8.设计关于重阳节的吉祥物,在网上订购印有吉祥物的T恤衫;
9.在重阳节前一周周末,全班分五个小组,到地铁、公交车、公园等公共场所拍摄关于老年人生活的场景。星期天晚自习分小组汇报,分享各小组搜集到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老年人生活的场景,体会老年人生活的不易,以己度人,以推动后续活动的开展。
九、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重阳佳节倡敬老”
——了解重阳节的传统文化风俗。
时间:中午午餐时间
地点:学校食堂广场
1.全班同学统一穿着自己设计的印有重阳节吉祥物的T恤衫;
2.将提前准备的印有重阳节的风俗、经典诗词、尊敬老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展板、手抄报有序摆放在食堂广场处,并且循环播放周末各小组所拍摄到的老人生活的场景。
3.向同学发放传单,讲解重阳节的相关知识。
4.举行“爱在心中,孝在行动”的签名活动,呼吁全校师生尊老、爱老、敬老,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
第二阶段——“敬老助老身力行”
——帮助学生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意识,将敬老崇孝的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活动中懂得如何敬老助老。
时间:14点至17点
全班分两个小组,每小组均配备一名校医、两位科任老师、两名家长代表,分别前往A地——敬老院、B地——社区老人家中。
A地——敬老院
1.与老人们联欢——歌舞才艺表演、诗词竞猜、和老人互动游戏,并且请有才艺的老人展示。
2.开展“清茶表孝心”活动,请老人们一起感受“茶艺”,在饮茶的过程中陪老人们聊天,了解过去他们年轻时的生活和故事。
3.和老人们一起开展“包饺子大赛”,节目过后,并且帮助敬老院护工一起打扫卫生和整理房间。
B地—— 社区老人家中
1.给孤寡、病残老人送温暖,将准备的礼物(比如:大米、油盐、毛巾等)送到老人家中。
2.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整理房间。
3.寻求老人的联系方式,以便能够定期到老人家中去帮忙、关怀。
第三阶段(家中)——“孝亲敬老家温馨”
——将敬老助老内化内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践行。
时间:重阳节晚上
1.“重阳节”班级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们回家,亲自为家人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在晚餐中,分享关于重阳节活动的故事和感受。并将提前准备好的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一封感谢信亲自念给他们听,感谢这么多年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把自己深深的祝福送给家人,让家人也感觉到孩子的成长和温暖。
第四阶段(教室)——“活动总结孝情存”
活动结束后,召开一节关于“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主题班会课,分小组分享活动照片,畅谈此次活动的心得与感受,让他们将此次活动升华为内在的持久的情感和行动。
附件
“重阳节”班级活动方案
1.活动开展前对全体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提前将活动方案上报给学校德育处审批,并且在校外实践活动中,确定每个小组的安全责任人——两名随行的家长,另外由学校一名校医、两位科任老师陪同,如果出现安全问题,由陪同的人员作及时的处理;
(3)班主任老师全程参与,并且注意观察学生的状态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性,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如果出现意外,及时拨打110或120,并且上报学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