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学科体育年级学期教材版本人教版单元名称武术基本信息五年级第一学期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第五章12345678震脚架打蹬踢架打垫步弹踢马步横打弓步撩掌虚步架打跳步推掌撩拳收抱第五章第五章课时信息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二、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我国教育现阶段全面推行“双减”政策,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助推了少年儿童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体育活动中来。加之目前国内外疫情仍在蔓延,有国家强大的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的同时,更需要拥有健康的体魄。武术运动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项目,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深远的意义。我校将武术运动作为校本课程的重点体育项目,武术操是每天课间操的项目之一,武术运动贯穿到每个年级的教学中,每个班级每周一节武术课,从基本功到武术套路,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生生习武术,生生传精神。现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居家锻炼场地要求,设计居家完成的作业。1. 分析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情2. 制定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3. 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和内容、设定评价标准和方式,实施作业建议等。三、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属于“水平三(5-6 年级)运动技能—武术”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和能力。◆积极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体验武术运动的乐趣与快乐;◆掌握基本的动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能够连贯地完成套路动作,形神兼备,劲力顺达;◆发展柔韧、灵敏、速度、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崇武尚德的传统文化理念,勇于克服困难、顽强果敢、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二)教材分析1.武术教材内容价值武术是有攻防含义的技击技术,是按照一定规律连接而成的动作套路、对抗练习,以及有关锻炼身体的功法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它具有强筋壮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的作用。通过练习,能发展柔韧、灵敏、快速、协调等素质,增强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加大各关节活动的幅度和灵活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呼吸、内脏器官的功能,培养少年儿童站如松、坐如钟的良好姿态和迎难而上、坚韧不拔、机敏果敢的尚武精神。对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形成良好武德,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2.武术教材的设计思路根据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水平三阶段武术的教学内容在复二武术基本功和组合动作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少年拳(第一套)。旨在通过复习和巩固三、四年级学过的基本功和组合动作基础上,使学生掌握连续进行武术动作或攻防技击时控制身形、表现精神、顺达用力的方法,以此体验和表现武术精、气、神的运动风格。少年拳:是学生在水平一、水平二初步掌握武术基本功和组合动作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体验的武术套路动作。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规范的步型、步法与手型、手法的合理连接与运用,和以腰为媒介带动四肢的发力次序、眼随手动、协调连贯、节奏鲜明的演练技巧,以及相关手法、腿法和组合动作的实用攻防方法。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发展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等素质,培养迎难而上、机敏果敢、沉着冷静、崇尚武德的精神。3.武术教材搭配建议学生在掌握武术基本功和组合动作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少年拳(第一套),掌握少年拳中的基本动作名称、动作方法和攻防含义,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有效发展学生体能为出发点,尝试着以课后居家作业的形式,合理利用场地与器材资源完成课后复习,安排合理作业内容搭配武术专项基本功和体能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武术运动兴趣和爱好,让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三)学情分析本课授教的对象是五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思维敏捷,观察、分析和直观思维能力较强,同时好胜心也较强,做事激情有余但稳定性稍差。学生已基本具备相应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条件,进一步积极发挥武术特有的健身育人价值,使学生感受学习武术的魅力与快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为后续的武术学习打好基础,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四、单元学习目标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掌握少年拳中的一些动作名称和术语,了解武术基本动作的锻炼价值和攻防含义。2.能够正确且熟练地掌握完成少年拳中每个动作的动作方法及完整套路动作,能够协调连贯、劲力顺达、形神兼备的完成动作演练,发展和提高学生柔韧、灵敏、协调、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和动作衔接能力。3.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集体、分组和个人演练和攻防练习,提高学生欣赏和评价武术动作的能力,体验到武术运动的乐趣与成就感,感受武术文化的魅力。4.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和精神面貌,精神振奋、意气昂扬,表现出勇于克服困难、顽强果敢、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二)课时学习目标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的文化,了解武术基本功,体验武术运动的乐趣第 1 课时 2.掌握第 1 节的动作名称及动作方法,体会攻防含义,激发武术的学习兴趣3.注重学生的武德培养,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1.掌握第 2 节的动作名称及动作方法,了解攻防含义,激发武术的学习兴趣,第 2 课时 2.提高和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和速度等素质,并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3.培养认真学习的品质和习惯,体悟武术的精、气、神;1.能够掌握第 3 节的动作名称及方法,体会攻防含义,体验组合动作的乐趣;第 3 课时 2.提高和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3.在少年拳的学习中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正确的身体姿势,增加自信自强;1.能够掌握第 4 节的动作名称、动作方法及攻防含义,体验武术运动的乐趣;第 4 课时 2.明确所学动作的动作轨迹,发展协调连贯的动作衔接能力,劲力顺达3.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正确的身体姿势,精神振奋、积极努力,迎难而上1.能够掌握第 5 节的动作名称、动作方法,明白攻防含义的作用第 5 课时 2.进一步加强动作衔接能力和组合动作练习,感受武术文化乐趣和内涵;3.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练习,加强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1.学会掌握第 6 节的动作名称、动作方法及攻防含义,体验组合动作的乐趣;第 6 课时 2.提高和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和速度等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3.提高欣赏和评价武术动作的能力,加强团结友爱、协同合作、开拓创新1.学会掌握第 7 节的动作名称、动作方法及攻防含义,体验武术文化的魅力;第 7 课时 2.巩固提升所学组合动作技术,形神兼备完成演练积极展示,增强自尊自信3.精神振奋、勇敢顽强、敢于拼搏,提高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1.学会掌握第 8 节的动作名称、动作方法及攻防含义2.能熟练流畅地演示少年拳完整套路动作,协调连贯、劲力顺达、形神兼备第 8 课时3.学会欣赏和评价武术运动,加强团队合作和自主探究能力,热爱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三)单元作业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掌握少年拳中的一些动作名称和术语,了解武术基本动作的锻炼价值和攻防含义,正确且熟练地掌握完成完整的套路动作,进一步加强武术基本功练习。2.能够对武术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和练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锻炼习惯,体验武术运动的成功与快乐,感受武术文化的魅力。3.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和精神面貌。4.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欣赏和评价武术动作的能力,通过学练体验付出努力和辛劳后获得成功的快乐,敢于展示自我、积极表现、认真拼搏。(四)课时作业目标课时作业目标作业类型 作业功能知识类1.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武术文化,加强武术基本功练习,体验武术运动的乐趣;2.掌握少年拳第 1 节动作,知道动作名称、动作方法及攻防含义;第 1 课时技能类体能类课后复习3.提高基本手型、手法和步法的动作质量;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1. 能说出第 2 节基本动作名称,掌握相关动作方法和攻防含义,通过巩固练习,能将 1-2 节的动作连惯完成;技能类体能类第 2 课时 2.培养认真学习的品质、习惯和良好的精、气、神;3.提高和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和速度等素质,并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课后复习课后复习课后复习1.巩固掌握第 3 节动作,并且能将 1-3 节衔接起来,动作协调连贯,劲力顺达;技能类体能类第 3 课时 2.在少年拳的学习中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正确的身体姿势,培养良好的自信心;3.提高和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1. 明确第 4 节动作名称、动作方法及动作轨迹,熟练掌握 1-4 节的动作方法,形神兼备技能类体能类第 4 课时 2.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正确的身体姿势,培养良好的自信心,积极努力,克服困难;3.提高和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1.学会第 5 节动作,能说出动作名称、掌握动作方法和攻防技击,体验组合动作的乐趣;2.通过巩固练习,能够协调连贯完成 1-5 节动作演练和技能类体能类第 5 课时课后复习展示,感受武术运动的乐趣和精神内涵;3.提高和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和速度等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1.学会掌握第 6 节动作名称、动作方法和攻防技击,体验组合动作的乐趣;2.协调连贯完成 1-6 节动作演练和展示,提高欣赏和评价武术动作的能力;培养自主学练和开拓创新能力3.提高和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和速度等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技能类体能类第 6 课时第 7 课时第 8 课时课后复习课后复习课后复习1.学会少年拳第 7 节动作,能说出动作名称,体验组合动作的乐趣;2.通过巩固练习,能将 1-7 节的动作连惯完成。积极展示自己,评价自己,体验武术文化的魅力;3.提高和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和速度等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技能类体能类1.能熟练流畅地演示少年拳第一套完整套路动作;2.通过展示和拓展(配乐)使学生学会欣赏武术运动,并对本单元学习作一个总结,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技能类况,正确评价自己,具有勇于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决心; 体能类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锻炼习惯,培养良好的武术精气神,爱祖国、爱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五、课时作业第 1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拳掌勾、弓步、马步(专项练习)【动作方法】拳,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拳握紧、拳面平、直腕;掌,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掌心开展、竖指;勾,五指撮拢成勾,屈腕。弓步,一腿向前上步屈膝,另一腿在后直膝,使两腿成弓步;同时两臂屈肘抱于腰间,拳心向内,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沉髋,目视前方。马步,两脚平行开立,间距与肩同宽或相当于脚长的二倍,两脚尖正对前方;两腿屈膝半蹲,全脚着地,两大腿水平面平行,重心落在两腿之间,挺胸台头,两拳屈肘抱于腰间,目前平视。挺胸,塌腰,脚跟外蹬,两脚尖内或向前。【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动作准确规范,了解攻防含义及作用。练习 2:预备势、第 1 节震脚架打练习【攻防含义】挡架对方的冲拳进攻,同时冲拳向对方进行反击。【动作方法】预备姿势直立抱拳,两脚并拢,两手握拳屈肘抱于腰侧,两肩后展,拳心向上,下颚微收,头向左转,眼看左方。右脚提起在原地下跺震脚,左脚随即向左跨一步,向左转体 90°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内旋屈肘向上横架于头前左斜上方,拳心向上;右拳臂内旋向前冲出,拳心向下,眼向前平视。【练习建议】震脚架打练习可分两步:首先把震脚、架拳、冲拳、成弓步做正确,概括为“准”;第二步把后 3 个动作做得协调一致,时间顺序、动作方向、路线都正确。震脚要全身协调用力;动作顺序应是:沉腰髋—屈左腿—移重心—震跺右脚着地后要顺势稍屈膝以减少震动,避免受伤;架拳应抓好格架的方向和臂腕的旋转。弓步要抓好成弓步与步型两个环节。【注意事项】震脚时上体直立,沉腰髋屈左腿,左脚跨步时落地轻巧;架拳、冲拳、成弓步紧凑、连贯,劲力顺达。练习 3:后踢腿跑、坐位体前屈(体能训练)【动作方法】后踢腿跑,两臂屈肘前后快速摆动练习;要求脚后跟应触及臀部,逐渐加快动作频率。双脚并拢练习法坐位体前屈,双脚并拢,膝关节伸直,脚尖勾回,身体前扑,加振动用双手去抓双脚脚尖或者双脚前脚掌。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后踢腿跑摆臂时应以肩关节为轴,肩带要放松,后摆时肘不要过于向外,否则会影响跑的直线性。坐位体前屈练习时循序渐进,不可用力过猛,防止韧带拉伤等2.时间要求2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拳掌勾、弓步、马步、预备势、第 1 节震脚架打练习,后踢腿跑、坐位体前屈动作规范性优秀:身体姿势协调,眼随手动,节奏鲜明良好:动作准确,较连贯,有节奏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 自评√ 互评√ 师评2.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待进步:动作较准确,动作缓慢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练习拳掌勾、弓步、马步、预备势、第 1 节震脚架打练习、后踢腿跑、坐位体前屈等基本动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第 2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正踢腿、蹬腿、弓步(专项练习)【动作方法】正踢腿,左脚上步直立,右腿挺膝,脚尖勾起向前额处猛踢;目向前平视 挺胸、收腹、立腰。踢腿时,迅速收髋、收腹,脚尖勾起绷落,过腰后动作加快,要有寸劲。蹬腿,并步站立,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勾脚尖向前蹬出,力达脚跟。弓步动作方法同前【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动作准确规范,路线清晰明确练习 2:第 2 节蹬踢架打练习【攻防含义】压肘动作将对方来拳压制,低蹬腿攻击对方下肢。动作方法:重心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脚尖上勾向前下蹬踢,高不过膝;同时左臂外旋下压,拳心向上;右拳收抱于腰侧,眼向前看。上动不停,右脚后退还原成左弓步架打姿势。【练习建议】蹬踢、下压要有力,要抓好旋臂下沉和利用腰力。要保持身体稳定,蹬压时左移重心要及时,注意拧腰、合髋直身;撤步要快、准(指右脚放的位置要准确)。蹬踢与架打动作连贯、快速;要注意发挥腰的纽带作用。练习下压动作时可体验下压家长伸来的胶管或较软的器械,以体会动作要领,增强技击意识,提高练习兴趣,但应注意安全。由慢到快地做完整动作。【注意事项】蹬踢、下压要有力,蹬踢与架打动作连贯、快速;重心后移右脚要迅速,身体重心要平稳;架打时弓步后脚要挺直,重心移至两脚中间,拧腰、合髋、直身,撤步要快、准。练习 3:练习预备式至第 2 节【动作方法】同所学每个动作的详细介绍,协调连贯【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蹬踢、下压要有力,蹬踢与架打动作连贯、快速;架打时拧腰、合髋、直身,撤步要快、准;练习 4:开合跳击掌、平板支撑(体能训练)【动作方法】开合跳击掌,站姿跳跃,身体用力向上跳起,双脚向两侧张开,在跳跃向上的过程中双手往头顶方向击掌,再跳一次双脚并拢,双手拍大腿两侧。平板支撑,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头,肩,背,臀以及腿部要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腹肌,盆底肌收紧,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匀呼吸。【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开合跳击掌向上跳起时,双手和双腿尽量保持直线,膝盖也不要弯曲。平板支撑主要是练习核心力量,必须注意发力,力要用在腰椎骨盆胸椎脊柱周围的肌肉上,不能单纯的用腰部支撑。2.时间要求3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能说出第 2 节蹬踢架打基本动作名称,掌握相关动作方法 优秀:身体姿势协调,眼随手动,节奏鲜明和攻防含义,通过巩固练习,能 良好;动作准确,较连贯,有节奏√ 自评√ 互评√ 师评将 1-2 节的动作连贯完成。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2.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 待进步:动作较准确,动作缓慢速度等身体素质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练习正踢腿、蹬腿、弓步、第 2 节蹬踢架打练习、开合跳击掌、平板支撑等基本动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第 3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正踢腿、蹬腿、弹踢(专项练习)【动作方法】正踢腿、蹬腿动作方法同前弹踢,膝部挺直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向前弹出,小腿和脚绷住往外踢高不过腰,【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动作准确规范,路线清晰明确练习 2:第 3 节垫步弹踢练习【攻防含义】正面以脚尖踢击对方腹部。【动作方法】左腿直立,右脚向前垫步至左脚旁落地,左腿前抬,同时两臂屈肘抱拳,左脚迅速向前落步,右腿向前弹踢,脚面绷平与膝同高,眼看前方。【练习建议】垫步与弹踢要紧凑,动作主要环节是弹踢,首先应学好垫步。垫步主要抓好两个同时:前移重心收右脚同时;跳左脚落右脚同时。弹踢重点抓好左腿支撑稳固性和右脚弹踢速度和力量。【注意事项】垫步与弹踢要紧凑,弹踢时上体平稳;弹踢力点在脚尖,脚要伸直,身体要正。练习 3:练习 1-3 节【动作方法】同所学每个动作的详细介绍,协调连贯【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正确掌握重心的变化,动作转换稳定连贯,手眼协调配合。练习 4:高抬腿击掌、仰卧起坐(体能训练)【动作方法】高抬腿击掌,身体挺直,身体重心稍前倾,胳膊侧平举,大腿向前上摆至水平,两臂摆动至腿下击掌,支撑腿前脚掌着地,重心提起,用踝关节缓冲。仰卧起坐,身体仰卧于地面,屈膝成 90 度左右,脚部平放在地上,切勿把脚部固定。当腹肌把身体向上拉起时呼气,身体升起离地10 至 20 厘米后收紧腹部肌肉并稍作停顿,然后慢慢把身体下降回原位。【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高抬腿击掌时身体重心不要后仰,髋、膝、踝协调用力,注意自然呼吸和节奏。直腿的仰卧起坐会加重了背部的负担,容易对背部造成损害。千万不要把双手的手指交叉放于头后面,以免用力时拉伤颈部的肌肉,也会降低了腹部肌肉的工作量。2.时间要求3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能说出第 3 节垫步弹踢基本动作名称,掌握相关动作方法和 优秀:身体姿势协调,眼随手动,节奏鲜明攻防含义,通过巩固练习,能将 良好;动作准确,较连贯,有节奏√ 自评√ 互评√ 师评1-3 节的动作连贯完成。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2.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 待进步:动作较准确,动作缓慢速度等身体素质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练习正踢腿、蹬腿、弹踢、第 3 节垫步弹踢练习、高抬腿击掌、仰卧起坐等基本动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塑造终身体育意识。第 4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马步、冲拳(专项练习)【动作方法】马步动作方法同前。冲拳,两脚左右开立,两拳抱于腰间,拳心朝上,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猛力冲出,力达拳面,目视前方,挺胸、收腹、直腰、出拳快速有力,做好拧腰、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动作准确规范,路线清晰明确练习 2:第 4 节马步横打练习【攻防含义】以小臂或拳眼一侧横击对方胸腹部。【动作方法】右脚向前落步随即向左转体 90°成马步,同时右拳伸直由身体右后侧、向前平行挥摆横打,拳心向下,眼看右前方。练习建议:重点抓好成马步与横打的结合,抓好用力顺序和挥臂动作,使马步动作成为横打动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集全身的力量于右拳。挥臂击拳是横打的主要环节,挥臂平直肩放松能加大力臂,增加工作距离,提高摆动速度,使打击力大、健身效果好。【注意事项】右脚落地前,右拳即开始向身体右侧伸直;落步转体与横打动作要协调一致;右拳平伸,两肩要平;落地用脚跟,右脚尖内扣成马步;用腰发力,横打要有力,力点在右前臂。练习 3:练习 1-4 节【动作方法】同所学每个动作的详细介绍,协调连贯【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正确掌握重心的变化,动作转换稳定连贯,手眼协调配合练习 4:俯卧撑行走、卷腹(体能训练)【动作方法】俯卧撑行走,标准俯卧撑的起始姿势,以右手向前行走为例,右手向前一步,同时左腿提起向前靠近左手臂肘部,下至最低点,推起的同时换做左手前移右腿提起。卷腹,仰躺在地面上(最好下身垫张瑜伽垫),双腿屈膝,双手自然放于地面。腹部发力弯曲躯干,使背部弯折,但不要让整个背部离开地面,在动作的最高处,紧缩你的腹肌,保持动作 2 秒钟以上。放松身体,缓慢的下放躯干和双肩,直到上背部接触到地面。【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俯卧撑行走过程中不要出现过分弯曲扭动,控制行走的幅度与速度,循序渐进,以免受伤。在做卷腹时,不要借力于颈部,动作并不是抬起的越高越好,只要腰部要紧贴在地面,不要发力。这样才会完全使用腹部肌肉发力,最终达到训练目的与效果2.时间要求 25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能说出第 4 节马步横打基本动作名称,掌握相关动作方法 优秀:身体姿势协调,眼随手动,节奏鲜明和攻防含义,通过巩固练习, 良好;动作准确,较连贯,有节奏能将 1-3 节的动作连贯完成。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2.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 待进步:动作较准确,动作缓慢速度等身体素质√ 自评√ 互评√ 师评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练习马步、冲拳、第 4 节马步横打练习、俯卧撑行走、卷腹等基本动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第 5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撩掌、弓步(专项练习)【动作方法】撩掌是以掌根为 点,从下向上直臂弧形摆动撩击的掌法。马步动作方法同前。【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动作准确规范。练习 2:第 5 节弓步撩掌练习【攻防含义】以掌根自下而上攻击对方腹部【动作方法】向左转体 90°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变掌直臂后摆,随即向前撩出停于左膝前上方,掌心向上,左拳变掌附于右小臂,眼看右掌。【练习建议】仔细抓好脚的转动、腿腰用力的时间和方向。要把变步型和撩掌动作结合好,要借助变步型时蹬腿、转髋、拧腰力量加大摆撩的速度和力量。能否实现此目标的关键是掌握好用力顺序。蹬转、后摆接近同时,拧腰加速摆撩,步随掌到。【注意事项】转体成左弓步时,左脚尖外展,右脚跟碾蹬;撩掌时上体稍前倾;马步转弓步要以两个后脚跟为轴;右拳变掌以肩为轴贴身撩出,体现用力。练习 3:练习 1-5 节【动作方法】同所学每个动作的详细介绍,协调连贯【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正确掌握重心的变化,动作转换稳定连贯,手眼协调配合练习 4:原地蹲跳起、俯卧撑(体能训练)【动作方法】原地蹲跳起,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起,使身体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用力向前上摆,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前脚掌着地缓冲。俯卧撑,双手支撑身体,双臂垂直于地面,两腿向身体后方伸展,双手和脚尖保持平衡,身体成一条直线,全身挺直,平起平落。【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练习原地蹲跳起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腿部抽筋或膝盖受伤等情况,练习俯卧撑时,保持身体稳定,手臂与躯干夹角不要过大,控制动作节奏。2.时间要求 28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能说出第 5 节弓步撩掌基本动作名称,掌握相关动作方法和攻 优秀:身体姿势协调,眼随手动,节奏鲜明防含义,通过巩固练习,能将 1-5 良好;动作准确,较连贯,有节奏√ 自评√ 互评√ 师评节的动作连贯完成。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2.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 待进步:动作较准确,动作缓慢速度等身体素质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练习撩掌、弓步、第 5 节弓步撩掌练习、原地蹲跳起、俯卧撑等基本动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第 6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专项练习(弓步、虚步)【动作方法】弓步动作方法同前,虚步,右脚尖外展 45°,右腿屈膝半蹲;左脚向前伸出,膝关节微屈,脚前掌虚点地面,脚面绷直并稍内扣。抬头、挺胸、塌腰,重心落至右腿。【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动作准确规范。练习 2:第 6 节虚步架打练习【攻防含义】虚步为闪躲对方的下肢进攻,冲拳为反击对方面部。【动作方法】左脚蹬地起立向右转体 90°,左脚右移置于右脚前,以脚尖点地成高虚步;同时右掌变拳,向右、向上摆起,屈肘横架于头前右斜上方,拳心向上;左掌变拳收抱于左腰侧,随即向左冲出,拳心向下,眼看左拳。【练习建议】应抓各个动作的协调配合和改正错误动作。变步型主要抓好蹬腿、转髋、提腰、顶头几个环节的动作和用力顺序以及与摆右臂的配合。架拳主要抓摆臂路线、最后加速和冲拳定势。冲拳应抓好收肘使拳走直线。【注意事项】右拳横架后,左脚右移并收抱左拳,待成高虚步站定后再冲拳。成虚步时蹬腿、转髖、提腰、顶头依次用力并与摆右臂配合协调。练习 3:练习 1-6 节【动作方法】同所学每个动作的详细介绍,协调连贯【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正确掌握重心的变化,动作转换稳定连贯,手眼协调配合练习 4:并腿左右跳、跪姿俯卧撑(体能训练)【动作方法】并腿左右跳,身体保持直立,抬头挺胸,双手收紧于身体两侧,腹部收紧,节奏由慢变快至最快速度。跪姿俯卧撑,双手双膝着地,双手支持于肩关节下方,腹背收紧,双臂缓慢弯曲使躯干下沉至胸口贴近地面,发力撑起回到起始状态。【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并腿左右跳练习时,身体保持平稳,不要左右摆动,落地要轻,膝盖微曲缓冲。练习跪姿俯卧撑时保持动作标准,尽量保持动作不变形。2.时间要求25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能说出第 6 节虚步架打基本动作名称,掌握相关动作方 优秀:身体姿势协调,眼随手动,节奏鲜明法和攻防含义,通过巩固练习, 良好;动作准确,较连贯,有节奏√ 自评√ 互评√ 师评能将 1-6 节的动作连贯完成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2.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 待进步:动作较准确,动作缓慢速度等身体素质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练习弓步、虚步、第 6 节虚步架打练习、并腿左右跳、跪姿俯卧撑等基本动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第 7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虚步、弓步(专项练习)【动作方法】虚步和弓步动作方法同前【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动作准确规范。练习 2:第 7 节跳步推掌练习【攻防含义】迅速向前缩短与对手距离,同时推掌攻击对方胸腹。【动作方法】左脚稍提起,在向左转体的同时向前落步,两臂屈肘抱拳,右腿随即屈膝提起,左脚向前跳一步,眼看前方。右脚向前落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前推出成立掌,掌心向前,眼看前方。练习建议:主要抓好跳步与成弓步、推掌的连接。跳步与成弓步衔接的关键是左腿迅速屈膝送髖,前摆右腿要快而又有适宜的远度。成弓步与推掌的衔接 的关键是腿 、臂、掌各环节要依次用力,动作连贯【注意事项】左脚向前落步后,要立即向前跳远,左脚落地要轻。练习 3:练习 1-7 节【动作方法】同所学每个动作的详细介绍,组合动作协调连贯【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正确掌握重心的变化,动作转换稳定连贯,手眼协调配合练习 4:垫步直腿跳、立卧撑(体能训练)【动作方法】垫步直腿跳,身体直立,双腿伸直分开,腹部收紧,抬一侧腿屈髋伸膝,同时让对侧手触碰抬起腿的脚尖。抬起腿落地的同时用力蹬地,在前脚掌接触地面的瞬间,快速做一个原地垫步跳,同时换另一侧腿抬起并用对侧手触碰脚尖。立卧撑,先做一个俯卧撑,然后收腿、站起来。重复以上动作,趴下,俯卧撑一次,再站起来。【练习建议】垫步直腿跳 30 下/组,共 3 组,立卧撑 20 下/组,共 3 组,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练习垫步直腿跳,背部挺直,腹部收紧、对侧手触碰脚尖、原地垫步。做立卧撑时双脚略分开,保持躯干完全平直,立卧撑再收腿时靠腹部、腿部肌肉收缩。2.时间要求3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能说出第 7 节跳步推掌基本动作名称,掌握相关动作方法 优秀:身体姿势协调,眼随手动,节奏鲜明和攻防含义,通过巩固练习,能 良好;动作准确,较连贯,有节奏√ 自评√ 互评√ 师评将 1-7 节的动作连贯完成。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2.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 待进步:动作较准确,动作缓慢速度等身体素质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练习虚步、弓步、第 7 节跳步推掌练习、垫步直腿跳、立卧撑等基本动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第 8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正踢腿、弓步(专项练习)【动作方法】正踢腿、弓步动作方法同前【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态,动作准确规范。练习 2:第 8 节撩拳收抱练习【攻防含义】以拳背自下而上撩击对方腹部【动作方法】向左后转体 180°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变拳,由后向下、向前撩出停于左膝前上方,左拳变掌拍击抓握右拳背作响,眼看右拳。左脚蹬地起立向右转体 90°,两臂上举,两手变掌于头前上方交叉,掌心向前,眼看前方。上动不停,左脚收回与右脚并拢,两掌变拳左右分开下落屈肘收。两拳变掌,直臂下垂,头向右转,眼看前方,成直立。【练习建议】主要抓好弓步撩拳的步型变换和成左弓步与撩拳的结合。做两脚的转动练习。两脚前后开立,右脚在前,距离约 3 脚长,两脚内沿距离约 1 脚宽,①以右脚跟、左脚掌为轴向左转 90°;②以左脚跟、方脚掌为轴向左转 90°;③、④同①、②唯转动方向和转动轴相反。以正常速度做转身撩拳,完整练习。【注意事项】撩拳有力,拍掌响亮,收抱还原动作连贯。步型变换时脚跟与脚掌配合重心的转换稳定、连贯、及时;弓步撩拳时转体、蹬腿、转髋、拧腰、弓膝、摆臂撩拳,依次用力,力达拳背。练习 3:练习 1-8 节【动作方法】同所学每个动作的详细介绍,协调连贯【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正确掌握重心的变化,动作转换稳定连贯,手眼协调配合练习 4:碎步跑、立位体前屈(体能训练)【动作方法】碎步跑,双腿弯曲,背部挺直,双脚距离与肩同宽,双手于身体两侧小幅度挥臂,脚尖发力,快速垫步。碎步跑时挥臂及垫步动作越小、速度越快,效果越好。立位体前屈,双脚并拢开立同肩宽,垂直于地面,脚趾可以稍微向内倾斜,双腿伸直,背部处于完整状态,头部与双腿平行,手臂尽量向前伸展,手掌与地面平行,可加振动做体前屈练习。【练习建议】碎步跑 1 分钟/组,共 3 组、立位体前屈 1 分钟/组,共 3 组,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个人实际情况调控【注意事项】碎步跑时挥臂及垫步动作越小、速度越快,效果越好。立位体前屈练习时腰背平直,动作速度保持平稳,髋关节向后小幅度移动。2.时间要求 3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能说出第 8 节撩拳收抱基本动作名优秀:身体姿势协调,眼随手动,称,掌握相关动作方法和攻防含义,通 节奏鲜明√ 自评√ 互评√ 师评过巩固练习,能将整套动作连贯完成。 良好;动作准确,较连贯,有节奏2.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力量、速度等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身体素质待进步:动作较准确,动作缓慢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练习正踢腿、弓步、第 8 节撩拳收抱练习、碎步跑、立位体前屈等基本动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武术动作质性评价标准内容优秀良好合格继续努力100~90 分89~75 分74~60 分59 分及以下等级功架清楚,动作功架清楚,动功架清楚,路线明确,动作基本连贯方位、路线正确, 作方位、路线正协调连贯,劲力顺 确,协调连贯,达、手眼协调配 体现力度,眼神合,攻防意识明显 能配合少年拳第一套动作不熟练武术学练综合性评价建议权重维度内容评价要点评价建议1.学生能够说出基本功串联和少年拳中正踢腿、弓步冲拳、震脚架打等动作的名称和术语1.由教师或同伴对其课堂上的术语使用情况进行评价2.在练习中,对学生所了解的武术锻炼价值、攻防含义、习武的一些锻炼方法和安全常识进行评价2.了解其锻炼价值和攻防含义3.知道一些习武的方法和安全常识锻炼价值练习方法动作术语知识20%1.技能:掌握基本功串联中每个动作的动作方法以及少年拳第一套的完整套路,能够协调连贯、劲力顺达、形神兼备的完成动作演练评价时,要关注动作熟练规范,攻防意识明显,整体动作协调连贯,特别是动作有力度,眼神与动作配合好技能与体能武术的完整技术60%2.体能:在习练过程中发展柔韧、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衔接能力1.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集体、分组和个人演练、展示和积极参与 攻防练习,并体验到习武的乐趣主动关注 2.学练中精神振奋、意气昂扬并关注自心理调节 己的武技水平和武德体现;习练中能够表现出勇于克服困难、顽强果敢、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采用师评、自评、互评的方法,对演练的积极性、武德体现等进行评价学习行为和能力表现20%七、作业实施注意事项1.在武术作业实施过程中,因缺少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安全排查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活动,防止发生运动损伤或出现其他安全问题。2.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身心状况进行每次体育作业,对照作业要求和评价标准进行认真的自我评价,做好反馈记录。建立检查管理制度,按班级上课分组进行作业练习分组,推选小组长对学生体育家庭作业进行检查登记,教师抽查,采用适当奖罚方法督促学生完成情况。可适当引导家长配合学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督促练习的实效性。表 1:小组作业登记表课次已完成人数 未完成人数未完成者小组自评12345678表 2:个人作业登记表完成情况专项练习动作练习体能练习自我评价课次1234567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