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共圆中国梦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共圆中国梦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课时 共圆中国梦
目标提炼
课标要求(2022年版) 素养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政治认同:1.了解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2.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 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自主学习
一、圆梦大舞台
1.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2.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3.中国道路指什么?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4.中国精神指什么?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精神薪火相传。
5.中国力量指什么?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6.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二、自信的中国人
1.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3.自信的中国人:
(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
(4)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4.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课堂探究
智辨是非
1.党中央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改正: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改正: 
3.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改正: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五位一体”中的“五位”是指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五个方面。( )
改正:“五位一体”是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方面。
小试牛刀
知识点1 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1.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组成。11月30日神州十五号和神州十四号两个航天员乘组首度太空会师。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载入人类史册,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的时代。这表明我国( )
A.中国梦牵引航天梦,航天梦助推中国梦 B.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在人类探索太空领域已走在世界最前列 D.科技实力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知识点2 做自信的中国人
2.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做自信中国人要求我们( )
①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②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
③志存高远,实干兴邦,唯我独尊    ④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与祖国共成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情景练习
在本节课将要结束的时候,老师放映了下面的幻灯片:
(1)在这张思维导图中的空白处写出正确内容并分别阐明理由。
①_走中国道路 。
理由:立足中国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②_凝聚中国力量 。
理由: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或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奋斗实现中国梦,奋斗创造幸福人生。这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课后闯关
基础关
1.我国不断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在就业、教育、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诸多方面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这符合“五位一体”中的( )
A.经济建设 B.文化建设
C.社会建设 D.政治建设
2.(跨学科:语文)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名言体现这一核心的是( )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 范仲淹
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 林则徐
③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 张九龄
④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南宋 张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题3图揭示的道理是( )
A.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只要大家心往一块儿想就能实现中国梦
C.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D.中国梦确保全体公民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4.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国古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传统的“民本”思想,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地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
A.坚持中国方案 B.走中国道路
C.凝聚中国力量 D.弘扬中国精神
5.74年,人类历史长河里的“惊鸿一瞥”。中国用一瞥惊鸿的历史,创造了一马当先的奇迹。气宇轩昂、步伐铿锵,最美的中国,是自信满满的样子。自信的中国人,需要( )
①对国家有认同 ②对文化有底气 ③以我为主,开放包容 ④妄自尊大,故步自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能力关
6.在“中国梦 我的梦”的摄影作品展中,我们看到了以下美好画面。几个观展者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其中不正确的是( )
①实现中国梦,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②山间手艺人的坚守体现出他对中华文化有底气
③新农村的新面貌展现了全面小康的硕果
④山东舰扬国威体现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下表中,报告原文与新发展理念的匹配对应完全准确的一组是( )
序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 新发展理念
①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绿色
② 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协调
③ 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开放
④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企业家说,越来越多的中国行业标准正在成为世界标准;文学家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在国际载誉归来;工人说,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获得世界青睐。这说明中国人民( )
①务实开放包容 ②有民族自豪感 ③有自信的底气 ④制定世界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素养关
9.小明对以下名言警句所蕴含的道理理解正确的是( )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伟大的奋斗精神 ②“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伟大的团结精神
③“单则易折,众则难摧”——伟大的梦想精神   ④“言必信,行必果”——讲诚信,负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学生晓丽搜集了三幅图片,她想拟定一个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题10图
A.凝聚中国力量,共筑中国梦 B.发扬创新精神,建科技强国
C.坚持依法治国,建法治国家 D.传承红色基因,弘爱国之志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科学家,在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征程中,积淀形成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科学家们的言行共同表现的精神内涵。(2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
(2)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对我们做自信中国人、共圆中国梦有何启示。(8分)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圆梦大舞台
1.有信心,有能力
2.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化改革,创新,协调,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5.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6.奋斗的人生,精神
二、自信的中国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国家富强
3.国家,文化,发展,妄自尊大,胸怀理想
4.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课堂探究】
智辨是非
1.√2.√
3.×改正: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改正:“五位一体”中的“五位”是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方面。
小试牛刀
1.A2.C
情境练习
(1)①走中国道路。立足中国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②凝聚中国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或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①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努力奋斗;②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梦想,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③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④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课后闯关】
1.C2.A3.C4.C5.A
6.A【解析】分析“中国梦·我的梦”的摄影作品可知,新农村的新面貌展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硕果,山间手艺人的坚守体现出他对中华文化有底气,②③正确。①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④错误,山东舰扬国威体现了创新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故选A。
7.B【解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①正确;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现了开放发展理念,③正确;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④正确;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②错误。故选B。
8.C
9.C【解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自强精神,说明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①正确;“言必信,行必果”体现诚信,负责任,④正确;“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思是民众的生计生活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出现物资匮乏,与团结无关,②错误;“单则易折,众则难摧”体现伟大的团结精神,③错误。故选C。
10.A
11.(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
(2)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②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③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④自信的中国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