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际交往】非暴力沟通——初中班会01【课程设计思路】No.1课程信息教学方法:体验式学习、讨论法教学对象:初中年级教学时间:45分钟No.2设计理念暴力并非单指战争、争斗、打架、破口大骂,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可能比肉体的伤害更令人痛苦。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贴标签、任意打断,这样的精神暴力随处可见,影响大家的沟通效率和心理健康。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创立的非暴力沟通模式可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好的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交流,进一步融洽人际关系,提升个人幸福感。No.3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非暴力沟通的基本内容,能初步区分暴力沟通和非暴力沟通,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人文情怀—人文底蕴—文化基础)。情感目标:体验非暴力沟通这种形式带给自己的全新想法、感受,并以此来带动新的行为模式,能关切人的发展和幸福。动作技能目标:在日常交流中,学会表达观察、感受、需要和提出请求,学会尊重和倾听他人,初步学会使用非暴力沟通,能诚信友善、宽和待人(社会责任——责任担当——社会参与)。No.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非暴力沟通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学会体验内心感受,会分析感受背后的内心需要, 初步学会使用非暴力沟通进行人际交往。02【教学过程】主要环节一、观察二、感受三、体会自身的需要四、区分命令和请求Part.1观察1.学生看图片,区分观察和评论。2.练习:你在打游戏(观察);你又在打游戏(评判)。Part.2感受1.区分感受和想法。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心理活动而不是带有批评、评判、指责的想法。如:你能来,我觉得很高兴。想法:对别人的评价。Part.3体会自身的需要1.直接表达需要,如: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的事情。2.学生练习表达感受和需要Part.4区分命令和请求1.区分请求与命令:当请求不被满足时,给予批评和指责,或者利用对方的愧疚来达到目的,这就是命令。2.练习提出明确请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