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变化,能运用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有关计算。2.能结合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守恒思想,强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 2CO +O2 2CO2化学计量数 2 ______ ______扩大NA倍 2NA ______ ______物质的量 2 mol ______ ______质量 56 g ______ ______体积(标况) 44.8 L ______ ______思考1 根据上面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归纳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物质的量、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3.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思考2 5.4 g铝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请尝试用以下两种方法解答,并体会第2种方法的简便快捷。(1)m(Al)n(Al)n(H2)V(H2)(2)m(Al)V(H2)1.1.15 g金属钠与水反应,得到100 mL溶液,试计算:(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10.2 g Al2O3与100 mL 1 mol·L-1 NaOH溶液反应,求产物Na[Al(OH)4]的浓度(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1)书写格式规范化:各物理量、物质名称、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且数据的运算要公式化并带单位。(2)单位运用对应化:如果题目所给的两个量单位不一致,要注意两个量的单位要“上下一致,左右相当”。(3)如果两种反应物的量都是已知的,求解某种产物的量时,必须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然后根据量不足的物质进行计算。二、化学计算中的关系式法和方程组法1.关系式法当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然后将“关系式”当作化学方程式使用,一步计算求出未知量。(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时,首先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要找出方程式变化中的“中间量”,通过“中间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由硫黄制取H2SO4的三步反应:S+O2SO2、2SO2+O22SO3、SO3+H2O===H2SO4。反应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已知量——中间量——中间量——未知量S ~ SO2 ~ SO3 ~ H2SO41 mol 1 mol 1 mol 1 mol即S~H2SO4。(2)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上述例子中也可以由硫原子守恒直接得出关系式“S~H2SO4”。2.方程组法方程组法一般用于解决两种物质的混合物计算,一般读题时能找到两个已知量时,均可以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求算未知量。1.已知Fe+SFeS,FeS+2HCl===FeCl2+H2S↑,2H2S+3O22SO2+2H2O。将一定量的铁粉和9 g硫粉混合加热,待其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共收集到9 g水,则加入铁粉的质量为( )A.14 g B.42 g C.56 g D.28 g2.已知CO、CO2的混合气体质量共16.0 g,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 L,则该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________ g,所含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 L。1.(2022·上海徐汇中学高一月考)已知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用8.7 g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计算:(1)消耗浓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2)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3)将反应后的溶液加水稀释至400 mL,则此溶液中MnCl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2.在室温下,向100 mL CuSO4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经硫酸酸化的KI溶液,发生反应:2Cu2++4I-===2CuI↓+I2,反应完全后,用0.625 mol·L-1的Na2S2O3溶液进行测定:I2+2S2O===2I-+S4O,消耗了20 mL Na2S2O3溶液,计算原饱和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3.把1.1 g铁、铝混合物溶于200 mL 5 mol·L-1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4.6 mol·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求:(1)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2)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一、2.1 2 NA 2NA 1 mol 2 mol 32 g 88 g 22.4 L 44.8 L思考1 (1)同一个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各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也等于其体积之比。思考2 (1)设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H2),n(Al)===0.2 mol2Al+2NaOH+6H2O===2Na[Al(OH)4]+3H2↑2 30.2 mol n(H2)=,解得n(H2)=0.3 mol,所以V(H2)=n(H2)·Vm=0.3 mol×22.4 L·mol-1=6.72 L,即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是6.72 L。(2)设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V(H2)2Al+2NaOH+6H2O===2Na[Al(OH)4]+3H2↑2×27 g 3×22.4 L5.4 g V(H2)=,解得V(H2)=6.72 L,即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是6.72 L。应用体验1.设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V,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Na + 2H2O===2NaOH + H2↑2×23 g 2 mol 22.4 L1.15 g 0.1 L×c VV==0.56 L,c==0.5 mol·L-1。2.NaOH溶液不足,按NaOH的物质的量计算。Al2O3+2NaOH+3H2O===2Na[Al(OH)4] 2 21 mol·L-1×0.1 L n{Na[Al(OH)4]}=解得n{Na[Al(OH)4]}=0.1 molc{Na[Al(OH)4]}==1 mol·L-1。二、应用体验1.D [根据各步反应的定量关系,可列出关系式:Fe~FeS(铁原子守恒)~H2S(硫原子守恒)~H2O(氢原子守恒);Fe~H2(化学方程式)~H2O(氢原子守恒)。推出:Fe ~ H2O56 18x g 9 g=,解得x=28,即加入铁粉的质量为28 g。]2.2.80 6.72解析 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体积为8.96 L,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4 mol,设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则,解得x=0.1,y=0.3,CO的质量为0.1 mol×28 g·mol-1=2.80 g,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3 mol×22.4 L·mol-1=6.72 L。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1.(1)0.4 mol (2)2.24 L (3)0.25 mol·L-12.设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根据反应方程式可得关系式:2CuSO4~I2~2S2O 2 2 0.1 L×x 0.625 mol·L-1×0.02 L=,解得x=0.125 mol·L-1。3.(1)消耗HCl的物质的量:0.2 L×5 mol·L-1-0.2 L×4.6 mol·L-1=0.08 mol。(2)设Al、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2Al + 6HCl===2AlCl3+3H2↑2 6x 3xFe + 2HCl===FeCl2+H2↑1 2y 2y解得x=0.02 mol,y=0.01 mol。即n(Al)=0.02 mol,n(Fe)=0.01 mo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