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你好,我叫心理健康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你好,我叫心理健康课

资源简介

小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你好,我叫心理健康课
专题学时
40min
教学对象
三、四年级学生
授课者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课。
2、 情感目标:让学生喜欢心理健康课,与老师成为好朋友。
3、 技能目标:指导学生学会贯穿课程的关键手号和小游戏。
二、教学重点
重点:学生对心理课以及心理老师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及其突破
难点:让学生接受心理健康课,有问题主动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
难点的突破方式:知识的解答,让学生明白心理辅导并不等于心理变态。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认知法:包括多媒体教学、图片欣赏、认知改变等种方式组织教学;
讨论法:包括专题讨论、六六讨论法(有分组情况使用)。
2、学生学法
学生通过同伴讨论、探究学习来学习本课内容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题导入(12 min)
1.引入与介绍
教师自我介绍,引发学生的兴趣,什么是心理老师,心理课到底是怎么上的。
2.提问环节
看到心理学几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同学:
算命?星座测试?催眠?测试你上辈子是谁?
终极boss:知道你现在在想什么
师:心理学是一门主要研究人的科学(不是语文也不是数学)
师:什么是心理辅导,是不是只有得了精神病的人才去心理辅导?
同学回答。
师: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是正常人。
1、心理问题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像身体会感冒,心理也会感冒,就是心理问题;
2、当你觉得心里不舒服、想不开,情绪不好的时候,你都可以去心语室聊一聊,看一看;
3、心理问题有的能自行化解,化解不了求助心理老师(像身体感冒,抵抗力强自行恢复,抵抗不了求助医生)。
因此,心理辅导多是解决心理困惑,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不要害怕自己现在出现的问题,当一个人学会主动想到去解决问题时,就说明他在成长。你们都是勇敢的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解决。
设计意图:为同学们解惑,心理辅导不是心理有问题的人去的,为以后同学们主动寻求帮助做铺垫。
环节二:爱的密码(7min)
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密码的作用吗?”
同学回答。
教师分享:“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给大家的密码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我们看到密码是2、3、4。密码不能用嘴巴念、不能用手写的,不然就不能保密了,同学们想想还能有什么方式传递呢?”
学生分享。
教师总结:“这个密码是我们可以用手拍出节奏来传递的。下面让我给大家演示一下。”
XX|XXX|XX XX |
教师示范,有节奏的击掌,每小节2、3、4次。
教师邀请学生参与:“同学们听懂了吗?请和我一起尝试一下。”
教师带领学生尝试做爱的密码,当学生基本掌握时,可以尝试用跺脚或者拍桌子等不同方式,发出爱的密码。
教师点拨:看来大家都学会了爱的密码,既然我们学会了就要使用它,当我们要鼓励他人的时候,我们就用这样的形式传递信息,当我们需要勇气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给自己这样的支持。”另外以后的每一次心理课中,当听到老师拍手掌的时候,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拍动手掌,并且停止自己当前的一切活动,保持安静。爱的密码,让我们一起鼓励他人并自我约束吧。(拍手掌)
设计意图:定下规矩,方便以后心理课的操作。
环节三:体验心理现象(13)
1、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真的是这样子的吗?两条线一样长吗?(缪勒—莱耶(Maller-Lyer Illusion)错觉:1989年由缪勒一莱耶(F.Muller-lyer)设计,末端加上向外的两条斜线的线段比末端加上向内的两条斜线的线段看起来长一些,其实两条线段等长。)
2、下面的图片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师:花瓶or人脸。为什么会不一样?
师:这是心理学中的两可图形。知觉的选择性告诉我们,对待一个事物,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3、请说出下列字分别是什么颜色?
师:同学们刚刚体验到的心理现象,只是心理学中相当小的一部分。以后在心理课堂中我们会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心理现象,掌握相应的心理技能。希望在以后的心理课堂中,我们能够学习愉快。
设计意图:在体验心理现象的这一个过程中,目的是为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同时也是让同学们对心理现象有所了解。
环节四:期待与展望(5 min)
提问:你期待在心理课上收获什么?
师:内容:认识自我、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主题;
形式:讲授、心理测试、活动体验、角色扮演、互动分享等
次数:每两周一节
师: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心理课上可以:
1、真诚互信 尊重理解 ;
2、积极参与 主动分享;
3、学会倾听 表达欣赏
提问:心语室在哪里呢?
学校综合楼3楼,欢迎同学们探秘心语室,也欢迎同学们给心理老师写信,让我们共同成长,收获健康心灵。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对心理课有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认识心语室,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主动寻求帮助。
环节5:总结(3min)
教师点拨:认识、接纳自己,增进自信;接纳、理解周围的人;拥有更多积极情绪;激发潜能、提高幸福感。
教师寄语:通过学习这门课,在遇到烦恼和困惑的时候,能够自己帮助自己;在自己难以解决时,能及时地向他人(父母、老师及值得信任的朋友)寻求帮助,共同解决
六、教学预案
1、时间不足:练习(爱的密码)那里将时间缩短一点
2、时间有余:多体验心理现象
七、课程反馈
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有兴趣?
2、学生是否知道在什么时候可以求助心理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