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穿越人潮拥抱你——小学生同伴关系辅导案例
一、案例介绍
小唯(化名)和小云(化名)是小学六年级同班同学,自入学以来,两人一直都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近期,班级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以小唯为代表的“小云总是说我坏话,还跟其他同学说要孤立我”,一种是以小云为代表的“小唯总是和他们一起说我的坏话,我感觉他们是一个团体,自己融入不进去了”,直到一次班级更新板报的活动,小云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将小唯事先画好的图案擦掉,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这一举动让两人的矛盾彻底激化。
小唯性格外向,脾气直爽,有话直说,在人际关系中缺乏边界感;小云性格内敛,不善沟通,不能正面解决问题,通过背地找同学倾诉来宣泄不满,两人的冲动言论在传播过程中被无意曲解,导致彼此矛盾渐深,甚至以两人为代表成立小团体,对班级的和谐建设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分析和评估
两个人各执一词,又都有理有据,我想此时两人让令人沟通也会是以尴尬或更深的矛盾收尾,所以我首先找到与两人关系较好的朋友进行了谈话了解。在他们口中,小唯和所有人关系都挺好。小云虽然表面上和小唯还是好朋友,但是背后和其他朋友说小唯比较虚伪,一会跟这个朋友玩的好,一会跟那个朋友玩的好,没有把她们当成真正的朋友;而这些话传到了小唯的耳朵里就觉得小云在孤立他,于是便以小云人品差、背后说人坏话的理由公开宣战,在调查中我发现,小唯的性格外向让她结交了很多朋友,但是小云的性格内敛,将小唯的善于交际认定于对两人友谊的背叛,由情绪宣泄上升为语言攻击,同时,小唯曾也曾因小云在考试中拒绝帮其作弊而冷落,并嘲笑其胆小怕事,不讲义气,因此,我评估两人的问题是由人际关系冲突引发的情绪问题,表现为小学生人际关系障碍中的攻击性。
综合以上信息,我有以下三点考虑:(1)小云的孤立行为是一部分是自身的性格原因,在外向、人缘好的小唯面前产生自卑、嫉妒的心理,同时不善表达,想以冷落、孤立的方式寻求对方的关注。(2)小唯对人际关系的互相影响缺乏边界感和规则,不清楚自己的言行可能会对他人造成影响(3)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关系出现破裂时,缺乏调节关系的能力和矛盾恢复的能力,导致在言乱传播过程中被再次加工,有违初心。
三、辅导目标
帮助两人树立边界感,明白自己的言行可能会对他人造成影响。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交往品质。
在个案辅导过程中注重与团体辅导相关联,营造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的同时,也能为构建同伴间友好的相处关系创造条件。
四、辅导过程
辅导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两次个体辅导和一次团体辅导,团体辅导安排在两次团体辅导之间。
第一阶段:问题描述,聚焦目标
考虑到出现问题的两人都是我所熟悉的孩子,为防止在大家目击下了解情况会造成两人更多的局促和紧张,所以首先对性格内向的小云进行了单独谈话,时间定在可自由活动的时间,地点为较开阔的室外,希望以较为轻松的方式使小云放下警惕心,然后以板报活动为切入点展开聊天,并试探性问和小唯是两人出现什么问题了吗?
小云说:“我们之前是好朋友,但是我感觉现在被小唯他们孤立了,他们经常一群人一起说说笑笑,感觉我自己融入不进去,感觉自己很孤单。”
师:“那你回忆一下,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觉的,或者,是发生过什么事情,让你们的关系发生变化了吗?”
小云:“好像是之前有一次,他们偷偷把答案抄下来想作弊,被我看到了,我说如果作弊就告诉老师,后来看他们把答案扔了,也就没跟老师说,但是小唯说我是老师的卧底,说我背叛他们,其实,我没有。”
师:“那你没有试着和小唯解释,把误会解开?”
小云说:“我说过,但是他不信,虽然后来我们关系慢慢缓和了点,但是他人缘好,后来就不怎么一起玩了,有时候看他们说说笑笑的很开心,我就觉得他有点虚伪,甚至有时候觉得他们好像在刻意疏远我,我对这段友情有点失望。”
师:“那对这段友情,你还想去挽回吗?如果你需要,我可以为你提供帮助。”
小云默不作声的点点头,在交谈过程中,我发现小云并未恶意想要诋毁小唯,而是在对方不理解自己,并结交新朋友开始疏远自己后,失落、孤独,甚至有点嫉妒的感觉,而对那段友好的时光还是充满怀念的。
在了解了小云的真实想法后,间隔一段时间,在同样的地点又与小唯进行了交谈,由于本次冲突是小唯主动提及的,所以对于他存在的心理问题先给予肯定,并通过共情让他获得心理上的认同和温暖,由此,展开聊天。
小唯:“其实我俩原来关系还挺好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他到处跟别人说我的坏话,说我虚伪,说我两面三刀,还和别人说要孤立我。”
师:“这些话你是亲耳听到的,还是通过别的渠道知道的呢?”
小唯:“是他们跟我说的,我看他发过动态,也是这个意思,上次体育课上,我看他看着我和别人在小声说话,我走近了,他就走开了,我问他们说了什么?他们就吱吱语语的说没什么,我觉得他肯定没说好话,我觉得又生气又难过,我做什么对不起他的事了。”
师:“那你回忆一下,你们之间是不是发生过什么事情,让你们产生矛盾了。”
小唯:“没有什么事吧,就感觉他奇奇怪怪的也不怎么和我们玩了,叫他一起去厕所也总是说不去。”
在交谈过程中,我发现小唯并未提及到小云口中的“告密事件”,而且对于小云的一反常态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在小云的反常下,他开朗外向的性格并未有过多的反思,甚至觉得还拿小云当朋友的时候,小云的种种行为有种孤立他的现象,而大部分孤立他的话是从别的朋友口中传过来的。
经过对两人的分别谈话,我意识到产生冲突的原因一是在于两人性格不同,在发生矛盾时,沟通或许会出现偏差,二是冲突过程中牵扯到其他人的言论,在彻底解决两人问题之前,对于班级健康团结氛围的的营造也很重要。
第二阶段:团体辅导,设置铺垫
在班级开展以“这是你的声音吗?”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设置“传话游戏”的活动,老师给第一个同学看小纸条上的句子,由其低声讲给身后的同学,依次传下去,在这种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句子却被传的面目全非。相机引导学生明白,人们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理解,而随着信息传递的次数越多,被加工的成分越多,到最后听到的,可能有违说话者的初心。
在“我的朋友叫阿奇”的揉纸活动中,我充当“阿奇”的角色,拿出一张纸,让学生可以说一些不好评价发泄,“你长的真丑,你衣服真难看,大家都很讨厌你......”随着学生的每一句丑话,都做出难过的表情,并将纸揉一下,然后让学生说一些好的评价,“谢谢你热心的帮助我,你很聪明......”随着每一句夸奖的话做出开心的表情,并把纸展开。相机引导学生,一句诋毁的话会对别人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及时后来会采取方式补救,但依然会留有痕迹,所以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三思而后言,不要因为一时冲动,给别人造成伤害。
第三阶段:正向构建,焦点解决
焦点解决短程心理咨询理论强调寻找“例外”,帮助来访者积极地进行正向构架。“例外”就是回忆自己以前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人际矛盾冲突问题,自己是如何圆满解决的。
寻找成功的“例外”并不仅仅徘徊在难过的层面上,而会找到可以改变的途径,看到自己身上拥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其他的可用资源,用积极的心态和果断的行动来促使自己蜕变,激发与同学交往的信心和主动性,提高处理日常与同学小摩擦的能力。在深入交流后,我发现“告密”时间或许是一切冲突的起因,于是在第二次心理辅导时,率先找到了小唯,地点依然选在较为开阔的室外。
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相似的同学矛盾
小唯:好像在4年级的时候就有。那是去餐厅吃饭,我前面的同学又矮又胖,我心直口快,脱口而出:“武大娘你快点”当时就是开玩笑随便说的,但是那个女生的朋友就告诉了她,后来她就联合很多人不理我,甚至说我爱损人。
师:那后来你是怎么解决的?
小唯:没什么办法,我当时都快烦死了,跟老师说了一下,老师找她谈心,在老师的绊住下,我也真诚的向她道歉。
师:这个方法很好啊,你是怎么想的,能迈出第一步?
小唯:我觉得因为小事失去很多朋友很不值,就特别想解释清楚。
师:你能积极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并真诚的道歉,很的很不错。其实有一个情况我想你有必要了解一下,就是曾经有一次你可能有过作弊的想法,虽然没有去做,但是被小云看到了,你觉得他背叛了你们,向我告密了?其实并没有,我也是在上次和小云的聊天中才知道的这件事。
小唯:我以为,他告诉了你,所以才一气之下说他是“内奸”,让大家都提防着他点,事后,我也忘了这一茬了......上次的心理健康课,我其实也反思了一下自己,很多话我并没有亲耳听到,或许,我应该通过自己去了解一个人,而不是通过别人的话去了解。有时候我说话心直口快,伤人而不自知。
师:当你知道了那件事的真相,这一次,你认为可以怎么做呢,或者需要借助什么人,也能化解你和同学的矛盾,达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呢?
小唯:我想我知道怎么做了,但是总觉得开不了口,我想可能需要一个中间人,让我们一起,大家把话说清楚,省得中间闹误会。
一段时间间隔后也找到了小云。鉴于第一次聊天时,小云想要挽救友谊的意愿比较强烈,所以将站在小唯的角度上,换一种方式来交流。
师:如果那次你跟我解释后,我能明白你的用心,并且选择相信你,你觉得会怎样?
小云:我想我们的关系可能不会是现在这样吧。
师:如果我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但不意味着我们的关系会淡化,你是选择因为我交了别的朋友而生气,还是选择因为我,你也可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我们的朋友圈会更大呢?
小云:其实我也想交朋友,只是怕在跟其他人关系处理不好,又失去小云这个好朋友。
师:这些想法,有没有跟小唯说过呢?
小云:没有,不知道该怎么说,而且,我不确定我们现在还是不是朋友。
师:如果有一次可以面对面聊的机会,你认为可以怎么做呢,或者需要借助什么人,也能化解你和同学的矛盾,达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呢?
小唯:让我们一起,大家把话说清楚,省得中间闹误会。
当两人的观点和诉求达成一致后,我选择了一节自习课,趁操场没人的时间,以对方的名义约出对方,将偌大的操场交给他们,中间40分钟,说了什么我不得而知,当我清楚的看到两个人回来手牵手,面带微笑,走进教师后,我们三人默契一笑,在同学疑惑的眼神和下课铃声中,我漫步的走出教室。
五、效果和反思
经过两次个体和团体辅导,小唯和小云不仅将误会解释清楚,而且也意识到了与人交往时的边界感,同时提高了两人调节关系的能力和矛盾恢复的能力,最后两人的关系的关系得到了缓解。
焦点解决短程咨询适用于轻微心理问题,心理辅导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过去耿工的经验,借助自己过去的经验,用以解决当下的问题。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人际交往关系中,同伴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主题,但在实际交往中会因为新歌方面的因素,缺乏交往技能,交往边界模糊等造成心理障碍,作为教师应肩负起学生有效交往的责任,做学生的引路人,提高学生对交往的认识,加强人际交往技巧的培养,改善学生与同伴的人际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