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课 人生意义探索之旅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心理课 人生意义探索之旅 素材

资源简介

心理课 | 人生意义探索之旅
在咨询时,学生提出频率最高的一个问题就是:“老师,人生/学习/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无独有偶,在与其他同行的交流中,我发现这似乎是每位心理老师或者班主任都会被问到的问题。
那么,如何巧妙地回答这个问题呢?
让我们用一节探索人生意义的心理课来给出答案。
人生意义探索之旅
1
课程信息
适用学段:初中
课程课时:1课时(40分钟)
2
设计思路
以《床,沙发,我的人生》中的部分内容为灵感,通过贯穿整个课堂的红纸和白纸活动,让学生在探索和思考中发现自己的人生意义所在,摆脱虚无主义和存在危机。
3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人生的意义并不受世俗定义,而是由我们自己决定。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完善学案纸,探索和发现自己生活中的意义所在,掌握变得充实、体会存在的调节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体验活动,减少人生的虚无感,学会悦纳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4
教学重难点
回顾自己拥有的人际关系,体会自己与世界上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将意义感锚定在多个事物上,探索和发现自己生活中的意义所在。
5
课程准备
红色学案纸、白色学案纸
6
教学设计
具体教学设计
人生意义探索之旅
01
出发(8min)
1. 通过4个问题,进行一个快速的课堂小调查,调动课堂气氛。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同学举起红纸,没有思考过的同学举起白纸。
2. 呈现《大耳朵图图》中胡英俊所说话的截图,引起学生共鸣,快速导入课堂主题。
3. 通过呈现事例,将自己与大多数人之间建立联系,说明思考这类问题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并简单介绍虚无主义和存在危机。
02
探索(20min)
1. 拿出白色的学案纸,根据教师的指导语,分5个步骤依次探索人生的意义,每个环节思考并写作约2分钟。
2. 小组讨论,总结发现人生意义感的方法,教师在提问后进行总结。
3. 通过将人生类比为登山,提醒学生不要忽视沿途的风景,要多留心当下。
03
抵达(12min)
1. 引导学生发现人生的意义由自己定义,在红纸上创作自己的专属人生(可以从形状、图案、贴纸等方向引导,时间为5分钟)。
2. 邀请2-3名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一起对分享的同学予以鼓励,在此过程中传达“美有多种形式”。
3. 教师总结探索人生意义的途径和方法,并提醒学生,有些事情的意义需要拔高视角和时间长度才能看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