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暑假知识点预习(十一)水的净化一、知识点梳理与练习【知识点1:水的净化】水的净化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①除去不溶性杂质;②除去可溶性杂质;③除去有毒物和有害细菌净化水的顺序一般是净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列,步骤分为:沉降、过滤、吸附、蒸馏。净化流程: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主要净水方法介绍:沉降: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沉降;过滤:过滤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吸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蒸馏:蒸馏是通过加热汽化的方法而将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也是净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方法。1.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B. 过滤可除去水中杂质离子C. 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D. 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是纯水2. 净水时加明矾的作用是( )A. 除去异味 B. 杀菌消毒 C. 吸附沉降 D. 降低硬度3. 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1 A. 沉淀 B. 吸附 C. 过滤 D. 蒸馏【知识点2:过滤和蒸馏操作】过滤是将固体不溶物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原理是根据固体不能通过滤纸上的小孔,而液体可以通过滤纸上的小孔,其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等仪器组成。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一贴:用少量水润湿的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先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蒸馏得到的水称为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4. 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时,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夹持固定B. 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b进a出C. 图中所示装置,温度计的位置不对,水银球应该插入液态水中D. 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5. 某同学去郊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3)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6. 如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请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D______。(2)图中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装置组装中还存在的一处错误是______,这样组装会出现的后果是______。(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总结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指的是:①______; ②______。(4)在过滤时,若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知识点2:硬水和软水】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含有较少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加热产生水垢,是因为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在加热的情况下,会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麻烦,如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锅炉用硬水,会使锅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还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7.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B. 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C. 工业用水可以用硬水,也可以用软水D. 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叫过滤8. 长期烧水用的锅炉内会出现水垢,这是由于( )A.该地区的水属于软水B.该地区的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C.水中含有较多的不溶性杂质D.水中含有病菌9. 下列关于硬水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溶有较多钙、镁的物质的水是硬水; 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③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 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二、巩固练习1.河水净化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可以是明矾B.Y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Ⅰ的目的是除去不溶性杂质D.河水经该流程净化后变为纯水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B. 软水中一定不含有钙、镁化合物C. 矿泉水是软水D. 软水可作锅炉用水3. 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最佳方法是( )A. 观察是否澄清、透明:澄清、透明的为软水,不澄清、不透明的为硬水B. 品尝是否有异味:无异味的为软水,有异味的为硬水C. 用肥皂水进行区分:容易起泡沫的为软水,不易起泡沫的为硬水D. 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区分:不生成水垢或不易生成水垢的为软水,易生成水垢的为硬水4. 下列仪器适合于用来进行过滤操作的一组是( )A. 烧杯 烧瓶 铁架台B. 玻璃棒 铁架台 长颈漏斗 烧杯C. 烧杯 酒精灯 铁架台 玻璃棒D. 玻璃棒 铁架台 漏斗 烧杯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B. 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C. 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D. 活性炭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6. 某同学过滤操作,发现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A. 滤纸不够厚B.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C. 滤纸破损D.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7.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A. ①②③④B. ②④①③C. ②①④D. ①③④8. 在有关水净化的探究活动中,小新将浑浊的湖水水样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下一步小新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A. 溶解B. 过滤C. 蒸发D. 吸附9. 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 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B. 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C. 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D. 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10. 乌金塘水库是葫芦岛市的重要水源之一,将水库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 )A. 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B. 投药杀菌消毒C. 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D. 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11. 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B. 该净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C. 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D. 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12. 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可吸附色素,除去臭味B. 粒状活性炭可长期使用,不用更换C. 水的流向是a水口进,b水口出D. 装置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13.“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安徽境内有长江、淮河、巢湖,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B.巢湖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后可用作生活用水C.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水的循环利用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14. 某同学利用蒸馏的原理设计野外饮用水简易净化装置(如图),对非饮用水经阳光曝晒后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净水过程中水蒸发发生化学变化B. 水蒸气在上层的塑料膜冷凝成液态水C. 一次性水杯中收集到的液态水是混合物D. 该净化过程与自来水生产过程原理相同15. 以下是某自来水厂生产原理的图示(假设每一步都达到目的)。请据此回答问题:(1)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步骤是 (填序号)。(2)净水剂常用明矾,在此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是 。(3)经过以上处理的水,已经除去了大部分杂质,但是还有 等杂质(填字母)。A.悬浮的固体颗粒物B.有颜色和有气味的物质C.可溶性的物质D.细菌和病毒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A物质是明矾,可以使沉淀物质沉降,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填写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如图2)中____(填序号).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与练习1、A 2、C 3、D 4、C 5、(1)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或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之沉降)(2)D(3)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6、(1) 铁架台 漏斗(2) 玻璃棒 引流 漏斗下端管口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滤液溅出(3)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4)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破损(盛接滤液的仪器不干净)7、C 8、B 9、C二、巩固练习1、D 2、D 3、C 4、D 5、D 6、CD 7、C 8、B 9、D 10、D 11、A12、A 13、D 14、B 15、(1)⑤;(2)吸附水中的杂质,使其沉降;(3)C。16、(1)过滤 ac (2)Ⅱ物理 (3)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