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暑假知识点预习(八)原子的结构一、知识点梳理与练习【知识点1: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正常情况下,二者电荷量相同,物体对外不显电性;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不是所有的原子都会有中子,比如氢原子;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质子是区分原子种类的根本依据。1.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荷B.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C.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非常小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2. 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A. 6个质子和8个中子B. 8个质子和6个中子C. 6个质子和8个电子D. 8个质子和6个电子【知识点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①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离核越远,能量越高。②排布规律。第一层最多排2个,第二层最多排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③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容易失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容易得电子,化学性质也不稳定。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正好8个,氦为两个,不易得失,电子比较稳定。④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圆圈,括弧,数字来表示原子的结构。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原子核外电子层最少有1层,最多的有7层.3. 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1B. 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 该原子中子数为11D.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14.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1)(2) B.(2)(3) C.(3)(4) D.(1)(4)【知识点3:离子的形成】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分类: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带负电);离子带电原因: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得电子时,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形成阴离子,反之则称为形成阳离子。得失多少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相应电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先后用数字和正负号表示带几个单位的正电或负电,电荷数为1时,省略不写。5. 根据下列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____(填“得”或“失”)1个电子;(2)氯原子属于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3)上述过程中形成物质的名称为____。6. 图a是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 (1)图a是某阴离子结构示意图,写出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2)图b所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3)由图c可知,决定原子种类的是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决定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 最外层电子数 B. 核外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质子数【知识点4: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单位为“1”.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接近C-12原子的1/12,因此相对分子质量、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关系:相对分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7. 如图为小明学习原子内部结构后制作的某原子结构模型:外圈上的小球代表电子,内圈为原子核。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B.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C. 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 该原子的原子核由2个带正电的质子和2个不带电的中子构成8. 已知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Nkg,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2Nkg,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24 B. 72 C. 48 D. 36二、巩固练习1.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 原子是不能够再分的粒子C.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 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 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 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C. 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D. 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3. 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质子数是( )A. 2 B. 6 C. 8 D. 104. 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A. 2 B. 6 C. 8 D. 145. 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A. 中子 B. 质子 C. 电子 D. 质子和中子6. 如图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C. 锂原子的质子数是电子数的两倍,所以锂原子带正电D. 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7. 下列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原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 B. C. D.8. 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中的粒子数: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氢 1 0 1碳 6 6 6氧 8 8 8钾 19 20 19分析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原子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9. 如图是卢瑟福将带正电的a粒子流轰击金箔上出现散射的实验示意图。以下是根据该实验现象作出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A. 绝少数a粒子向两侧偏转,说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正电B. 绝少数a粒子偏转的角度很大,说明原子“核”外有带负电的电子C. 绝大多数a粒子仍沿原来方向穿过,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D. 绝少数a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原子中心有一个体积小而质量大的“核”10. 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发生后,福岛土壤首现剧毒放射性钚元素。原子序数为94的钚元素中,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4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原子的中子数为150B. 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44C. 该原子的质子数为94D.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011.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氢、碳、氧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的中子构成的B. 钠原子序数为11,则中子数和质子数都为11C.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l-)D.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12. 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可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m=n B. m=n-x C. m=x-n D. m=n +x13. 已知某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26 B. 56 C. 82 D. 8614. 如图为碳原子的结构模型,从模型中可以看出:(1)构成碳原子的微粒有 种,其中不带电的微粒是 。(2)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为 。(3)整个碳原子不显电性,这是因为 。15. 若1个A原子的质量为akg,1个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kg。请计算:(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1个碳1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6. 有A、B、C、D四种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为4个连续的数。B和D的原子核里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A和C的原子核里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已知B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1)根据以上事实填写下表。原子 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 电子数 核电荷数AB 10CD(2)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哪些规律?① ;② 。17. (1)已知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已知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则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共有______个原子核,_______个质子,_______个中子;(2)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核内有11个质子,则核内有_____个中子,核外有 电子。(3)铁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个,则铁原子核内的微粒总数为 ,该原子中微粒总数为 个。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与练习1、B 2、A 3、C 4、D 5、(1)失;(2)非金属;(3)氯化钠6、O2- 失去 Al3+ D A 7、B 8、A二、巩固练习1、D 2、B 3、C 4、B 5、B 6、B 7、A 8、D 9、B 10、D 11、C 12、D 13、B14、(1)3;中子;(2)6;(3)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所带电量相等且电性相反。15、(1);(2)616、(1)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A 9 10 9 9B 10 10 10 10C 11 12 11 11D 12 12 12 12(2)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合理即可)。17、(1)3;22;22;(2)12;11;(3)56;8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