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教案(图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教案(图表版)

资源简介

班级 高一21班 科目 地理 上课时间 执教者
课题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教学 目标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2、利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说明各层大气的特点、成因,并举例说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 重难点      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在生活中,有什么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缺了就不行,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空气。 [多媒体展示]“国际空间站拍摄的大气层”图 师:对了,空气是我们日常通俗的说法,在地理专业术语中我们把它叫做大气,大气指包围地球的气体,是生命乃至地球的保护层,这是国际空间站拍摄的地球的大气层。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中,我们也学习到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大气有关的内容,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新课教学】 一、大气的组成 师:大家阅读书第28页的四段话,阅读时要带着“大气究竟由什么组成”这个问题去阅读。 师:大家阅读完了吗?接下来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大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 师:回答正确。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的,其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如今的大气成分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我们在这里分析的大气指的是低层大气,指海拔25千米以下的地球大气层,所含空气占整个地球大气层的80%以上,所以我们通过了解低层大气的组成去认识大气。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干洁空气,大家一起来看图2.2,干洁空气包括了哪些成分以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25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合占总体积的99%,剩下的1%包括二氧化碳、氩气和其他气体。 师:那大气的这些组分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大气组分中含量最高的氮气和氧气的作用。 生: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师:还有一些含量很小的成分,如二氧化碳、臭氧等,它们虽然含量很小,但是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课本28.29页,说出大气中的微小组分以其重要作用。 大气的组分各组分的重要作用
【教生共同填表】各大气组分的重要作用 ①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另外,它吸收地面辐射的力强,使气温升高。 ②臭氧:能吸收太阳光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有保护作用。 ③水汽: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④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多媒体展示]图2.3“大气污染现象举例”图(人类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会造成大气污染,图为北京优良天气和重污染天气对比) 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案例】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和人类活动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毁林)。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森林面积缩小,会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约1℃,而认为增加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吸热气体极有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大气污染还包括有酸雨、臭氧层空洞等。 【知识小结】 地球大气是地球的防弹衣、遮阳伞、保温被,能阻挡大部分流星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能够吸收紫外线,对生物体具有保护作用,使地球上大部分地区保持适宜的温度,使水以液态形式存在,能提供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转折】 地面大气从地面向上,可延伸到数千千米的高空,大气的湿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是不均匀的,人们依据温度、大气运动状况和密度,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课本31-33页,填写表格。 老师帮助学生分析总结对流层特点,然后自主完成表格,并分析各层特点;找错纠错巩固知识。 垂直分层高度范围物质组成主要特点
【教师讲解】 1.对流层 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底层,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1)高度范围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在低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千米,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千米。 物质组成 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气中的污染物也多集中在这一层。 主要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的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 ③天气复杂多变,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平流层 (1)高度范围 平流层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的高空。 (2)物质组成 水汽、杂质含量很少,22-27千米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臭氧层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3)主要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②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平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 ③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鲍姆加特纳从空中跳下的高度就在平流层范围内。那里氧气稀薄、气温低,必须配备特制的宇航服。 【思考】 1. 平流层适合航空飞行的原因是什么? 2. 39千米高空的大气与地面大气有哪些不同 鲍姆加特纳为什么需要配备特制宇航服 3.高层大气 (1)高度范围 平流层以上的大气统称高层大气。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大气的密度已经与星际空间的密度非常接近。这里的一些高速运动的空气质点经常散逸到宇宙空间,这个高度可以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上界。 (2)物质组成 水汽、杂质含量很少,存在若干电离层。 (3)主要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升高,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上升,在300千米的高空,温度可达1000℃以上; ②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 鲍姆加特纳从空中跳下的高度就在平流层范围内。那里氧气稀薄、气温低,必须配备特制的宇航服。 【知识小结】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一、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 (1)定义 (2)组成及作用 2.水汽 3.杂质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垂直分层高度范围物质组成主要特点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对点练习】 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关该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 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60℃左右 右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5.2017年4月20日我国发射的“天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在高度约380千米的轨道运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 ) A.气温在-50 ℃到20 ℃之间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 ℃ D.最高气温约为40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