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课 I hear you(倾听主题心理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心理课 I hear you(倾听主题心理课)

资源简介

初中心理课 | I hear you(倾听主题心理课)
在表情的图谱中,看到眉毛、眼睛、鼻子、嘴巴,但却很少看到耳朵。
耳朵,是听觉的器官,是通往心灵的通路。
倾听,是沟通的前提,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然而,倾听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所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倾听的奥妙,让我hear you.
I hear you——如何进行有效倾听
1
课程信息
适用学段:初中
课程课时:2课时(80分钟)
2
设计思路
采用正念冥想、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情景扮演等方法,在过程中回忆曾经令人愉快的交流体验,感受有效倾听的强大魔力,学会区分有效倾听和无效倾听,并能够在生活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倾听的方法。
3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有效倾听和无效倾听的区别,明白倾听的概念和5要素。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正念冥想、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情景扮演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效倾听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过程中体会有效倾听带来的温暖,感受倾听给关系带来的改进和积极体验。
4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学会区分有效倾听和无效倾听的区别,将有效倾听的方法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
5
课程准备
视频、音乐、正念冥想文字稿、两把凳子
6
教学设计
具体教学设计
I hear you ——如何进行有效倾听
01
会“魔法”的神秘人(15min)
教学过程
播放张惠妹的《如果你也听说》歌曲MV,让同学们猜测本节课所讲的主题,提醒同学们留意MV中的主人公“渴望诉说”的一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每个人都需要一位倾听者。
播放舒缓的钢琴曲,邀请同学们进入冥想时刻,教师用轻柔的声音朗诵文字稿。
冥想结束后,请学生回忆自己的脑海中刚才浮现出了谁的脸,邀请几个同学分享那个人的形象或特征,教师指出:那个人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借助刚刚同学们的分享,完善和补充“会魔法的神秘人”的形象,从身体语言、眼神、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说明,让同学们发现这个“神秘人”的共同点。
在同学分享脑海中浮现的形象时,有一个女生说,我想到了我家的狗狗。另一个女生接着说,我想到了我家的猫。
我的预想原本是人类,但回答中出现了动物,我也觉得很吃惊。同时,也感到有点兴奋,因为这恰恰是我忽略了的地方。
于是,我接着那位同学分享的内容,说:“刚刚这位同学的分享非常棒!看来,在她难过和沮丧的时候,家里的狗狗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支持。那么,你能不能说一下,狗狗具体做了什么事情呢?”
这位女生回答说,狗狗看到她不开心就会走近她,用头拱她,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她。
可以看出,狗狗的做法正好体现了倾听的身体语言(表示支持的身体接触)和眼神(专注、共情)。
所以,我便以此为契机,首先介绍了“神秘人(事物)”的身体语言和眼神2大特征。
— 课堂实录 —
02
小A的困惑(25min)
教学过程
展示小A的困惑——“为什么我每句话都回应了对方,但是大家还是不愿意找我诉说呢?”借此展开时间回溯。
请3组同学依次根据小A和朋友的对话完成角色扮演,每组角色扮演后请小A的朋友分享感受,让同学们思考小A的问题出在哪里。
接着,2人一组进行对话,演绎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或者见到过的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倾听方式。
3分钟的互动时间结束后,邀请一些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并思考一下刚才在和同伴练习的时候,都经历了哪些“令人不舒服”的倾听。
在2-3组学生分享完毕后,教师对无效倾听的类型进行总结。
因为3分钟的对话演绎过于热烈,有些同学在时间结束后仍然止不住地和周围同学分享自己曾经的经历。
在提醒过几次没有用后,我叫了其中一个同学,请他分享一下对“迟钝地倾听”是如何理解的。
这个同学又问了一遍问题,于是,我跟他重复了一下。
他思考了一会,回答说“我不知道。”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关于倾听的绝佳例子,于是跟同学们说,感谢这位同学给大家活灵活现的演绎了一下,什么叫做“虚伪地倾听”——表面上很专注,会以微笑点头来回应说话者,但完全没有听见/听懂说话者所讲的内容。
同学们哈哈一笑,对虚伪地倾听似乎有了更深的理解。
令人意想不到的反转发生了。这个男生突然说,“其实我是在演绎迟钝地倾听。”
这一下子差点给我整懵,不过还好我反应很快。夸赞了这个男生的反应速度,感谢了他大家带来的两场精彩展示。
不过,我还是没有忘记叫他起来的原因。所以,我请他分享了一下刚才同学们对他的回答做出反应时,他内心的感受和情绪是怎样的。
他回答说,感觉很骄傲。
我说,这种感觉一定很棒,说明大家都在认真倾听你的发言,所以才能这么及时地给出反馈。那么,你可以在接下来的课堂中也及时给我一些反馈吗?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 课堂实录 —
03
话说倾听(15min)
教学过程
从“耳朵”的形状展开联想,引导学生思考倾听的定义——倾听是解读别人所说信息的过程。
接着,介绍倾听的要素——听到、专注、理解、回应和记忆,请同学进行小组讨论3分钟——为什么这一个要素属于倾听,这一要素对倾听的重要性是什么。
最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小组分享的结果,并对此进行总结和提炼。
在这个环节出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播放视频的时候出现了bug,视频需要头部旋转90度才能看清。
虽然有点小尴尬,我还是“强词夺理”了一番。
说,“看来这个视频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可能我们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状况。因为是客观原因,所以,这也对应着倾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生理'原因。”
— 课堂实录 —
04
听见你的声音(25min)
教学过程
老师邀请一名最近有烦恼且愿意跟大家分享的同学,现场为大家演绎如何进行有效倾听。
在演绎时,教师将凳子的角度摆成90度,学生的椅背背朝同学。老师在倾听过程中充分运用身体动作、眼神,在语言上适当运用重复、共情的技巧。
5分钟的聊天时间后,老师总结有效倾听的方法和技巧。
接着,请同学们4人一组,2人演绎,2人观察,思考并展开班级讨论,将倾听技巧快速学以致用。
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有小组会因为羞涩或顾虑而不好意思向他人展示困扰自己的烦恼。
在发现这个现象之后,我鼓励了大家“在遇到烦恼时敢于向他人求助才是勇敢者的表现”、“你可以大胆尝试一下,或许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
同时,我也跟同学们再次强调了保密原则,希望同学们尊重他人的隐私,耐心倾听他人的发言和分享,自觉遵守心理的的课堂约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