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理课 | 借我一双慧眼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人的道德性格的完善。——赫尔巴特学生群体普遍具有善良和正义感,在看到不公正的事件时也敢于发声。然而,近年来网络上大量的舆论反转事件却不断提醒着我们:真相可以被伪造,舆论可以被引导。那么,面对网络上繁杂的信息和各种“带节奏”式的发言,如何在真相扑朔迷离的互联网时代保护好内心的一片净土呢呢?除了朴素的正义感,还应当具有一颗理性且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同情心,能够不断提醒自己“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本节课以神探探案的形式展开,通过在两阶段的神探挑战中呈现真实的网络反转事件,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帮助他们成为善良、正直且不被随意利用的网民。借我一双慧眼1课程信息适用学段:初中课程课时:2课时2设计思路以“你有一个侦探梦吗”导入课堂主题,通过“判断好坏”和“判断真假”两个挑战,贯穿真实的网络反转事件,让学生在活动和事件中进行思考和反省。通过“再见,罗生门”环节,掌握正确的“吃瓜姿势”;同时,在课堂上签署“网络环境净化公约”,以便在日后能够更好地成为一名合格的网民。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辨别网络信息真假的方法,以及我们在了解事实真相的过程中被带节奏的原因;掌握理性思考、独立判断的“神探策略”。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神探进阶之路的两个挑战中,感受和体会网络事件当事人的感受,做到更加充分的换位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认识到自身行为给他人造成的影响,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空间中始终保持充分的共情和理性。4教学重难点认识到自身行为对他人可能造成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不随意跟风,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判断,在做出评价时也能够具有充足的共情,成为一名合格的网民。5课程准备学案纸6教学设计具体教学设计借我一双慧眼01课堂导入(5min)用两个现场小调查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展示学生熟悉的侦探图片,通过提问“你有一个侦探梦吗?”,导入课堂内容。02神探进阶之路(35min)1. 挑战一:判断好坏(15min)(1)通过刚才的提问引出本环节的教学内容。首先展示人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图片中的人物是好人还是坏人,并猜测他们的身份。(2)介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让学生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打分。借助该研究的结论,抛出疑问“好人一定永远是好人吗?坏人一定永远是坏人吗?”,让同学们在思考中发现所有事物都不是非黑即白的。2. 挑战二:判断真假(20min)(1)展示“教师体罚学生吐血事件”的事件发展始末,每进行一次反转,就让学生投票选择支持哪一方,并对学生进行适当提问。在呈现完事件反转的最终结果之后,再次询问刚才提问的学生内心感受如何。(2)以“网红SAYA殴打孕妇事件”为脚本进行适度改编,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由于交通事故与网红SAYA进行了灵魂互换,并在SAYA的身体中遭遇了一系列事件。在每一阶段的想象任务完成后,均询问学生他们此时的想法和感受,或者他们会做些什么,通过想象促进更加充分的思考和反省。03再见,罗生门(20min)1. 罗生门——真实与假象之谜以课堂上所呈现的真实事件为例,介绍罗生门的定义和表现。2. 借我一双慧眼(1)通过快速选择对象作为合作伙伴的小游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刻板印象思维,引出对刻板印象概念和表现的介绍。(2)呈现一些关于疫情防控和学生返校政策的信息,引出对确认偏误概念的介绍,即人们会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3)呈现一些微博热搜词条截图,询问学生如果只能点开一个,你会点开哪一个词条进行阅读和浏览。引出对注意偏向概念和表现的介绍。04正确吃瓜姿势(15min)小组讨论正确的吃瓜姿势,让学生在事例和应对方法的讨论中打开自己的思路,讨论完毕后,每个组别依次发言,教师对正确吃瓜姿势进行总结。05网络净化公约(5min)在课堂上签署学案纸上的“网络环境净化公约”,时间有余的情况下可以集体诵读,以便更好地发挥公约的约束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